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教育是重點內容。本文分析了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情感教育實效性不足的現狀,并且結合教育方式和方法分析了情感教育不足的原因。最后從閱讀材料的選擇,閱讀教學方式,閱讀教學過程和閱讀教學實踐等方面來提升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情感教育的實效性。情感教育一直是語文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點內容。語文教學不僅僅要學生學習文化知識,更多的是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通過語文教學學生是可以形成豐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這能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修養。中學語文的教學活動包含很多類型,比如知識教育、德育教育、情感教育等等。尤其是情感教育,能給學生的成長帶來很大的幫助。本文試圖分析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情感教育的實效性,由此來研究語文情感教育在學生素質培養中的作用和價值。
一、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教育實效性不足的現狀
中學語文教學必須包含閱讀教學內容。因為在教學過程中閱讀能讓學生迅速地盡可能廣泛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識,并且將這些知識運用到作文寫作中去。在閱讀活動中有情感教育內容,因為閱讀的材料中是包含情感和作者的主觀意識的。借著這些主觀意識和情感可以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但是,現在學生的閱讀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實際效果并沒有展示出來。
(一)學生的情商沒有得到較高的提升
現在中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非常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教育,在教學活動中將大量的時間安排在學生的知識教育上,對閱讀教學活動安排得相對要少一些。而且經過閱讀教學課程之后大多數學生的情商并沒有明顯的提升。這主要是因為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采用了放任的形式,沒有進行情感主題教育,導致很多學生將閱讀課程當成了娛樂課、休息課,情感教育的目標沒有達到。所以,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情商的目標就無法完成。
(二)情感教育被排除在教學考察之外
中學語文教學活動考察內容包括基礎字詞、短語、句式、段落、篇章等內容。有現代白話文的學習,也有古代文言文的學習。這些內容都是學生學習考察的重點內容。在學生的學習中也會根據考察的內容而加強訓練。情感教育方面因為不是重點考察內容,所以往往被師生忽視。雖然有的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將情感教育的目標明確地寫出來,但是在實際的運用中這一內容并沒有得到發揮。
(三)情感教育內容無法作用于現實
情感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培養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操。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這些情感教育的內容卻無法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我們常常說,“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實際上學生的閱讀活動是可以接受很多高于生活實際的情感教育材料的,但是學生卻無法像閱讀材料中所寫的那樣將自己的意愿表達出來。我們的情感教育與現實的運用脫節,這就降低了情感教育的實際效果。由此可見,閱讀教學中情感教育內容的效果不佳是因為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所以中學語文的情感教育目標沒有達到。
二、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教育實效性不足的原因
從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情況來看,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實效性不足與教材、教法、教學態度以及實踐運用等方面聯系在一起。具體說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閱讀材料中缺乏情感教學內容
我國的教育雖然在不斷進行改革,但是在素質教育改革之中,我國應試教育的根本還是沒有變化的。所以,為了能夠完成應試教育目標。很多的老師和學生都在重點關注教學與考試測評之間的聯系,而忽視了素質教育中要求的情感道德的培養。所以,中學語文課堂上閱讀教學活動的素材很可能是重視基礎教育內容而忽視情感教育的。沒有了情感教育的閱讀材料,情感教育就沒有了立足之基。也因此,情感教育在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常常缺席。
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更多的教師選擇了將閱讀教學時間和課堂教學直接結合起來。也就是在課堂講述過程中給學生一些與課文相關的閱讀材料,而不是專門地花時間和精力來進行閱讀教學。這種方式雖然能促進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但是卻不能較好地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培養學生的情感道德。
(二)閱讀教學中淡化情感問題
即使有部分教師在中學語文課堂上安排了閱讀教學課,他們的課堂一般也是以安靜閱讀為主。教師進行閱讀教學主要是對閱讀材料的寫作情況,作者、內容梗概進行介紹。而不會將情感作為專門的主題來介紹分析。這是因為,不同的作品情感有差異,不同的讀者有不同的理解。教師一般會將閱讀材料中的情感進行理性的分析,而不是從情感的形成、渲染和感染力方面進行感性的教育。這實際上是對閱讀內容中的情感主題進行了淡化處理。最終也就導致了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的缺失現象。
(三)閱讀教學后回避情感內容
在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情感教育是一個比較深奧的問題,要想說明一種情感或者是講透徹一個情感問題是需要很多的實踐的。而且這個內容與考試評估的結合不夠緊密。所以,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會有意識地回避情感教學內容。尤其是一些不適合學生了解的情感類型,就會被教師選擇放棄。
(四)情感教育與實踐活動脫節
在語文閱讀中,也有部分教師對學生進行了情感教育,并且提煉出了教學主題,學生也接受了情感教育的內容。學生在課堂上學得比較好,但是卻沒有落實到實際的生活中。很多情感教育的持續時間很短,難以達到對學生的現實生活產生影響的狀態。所以,閱讀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際效果沒有發揮出來。
上述內容分析了閱讀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際效果沒有展示出來的主要原因。為了配合素質教育的目的,中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必須注重情感教育,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為社會的發展提供高情商的人才。
三、利用閱讀教學提高情感教育實效性的方法
(一)閱讀材料貼近學生生活
一般中學語文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的閱讀材料由老師安排和選擇。除了教材所選用的閱讀內容以外,很多教師都會從互聯網或者報刊雜志上選擇內容。實際上很多材料并不適合學生去閱讀,教師需要根據自己所講述的情感教育主題來選擇相關的材料,而且材料必須是貼近學生生活的。因為只有貼近學生的生活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可。教師可以根據主題結合我們的教材,從互聯網上選擇教育內容。
(二)利用主題式情感教育感染學生
教學中開展的語文閱讀課程并不是隨心所欲的,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需求與教育的目的來進行有計劃的教學。首先在教育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教育主題,比如父母之愛、愛國教育等,圍繞這個主題進行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以提高學生的情感感受為目的,促進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
(三)將情感教育貫穿在教學全過程
中學語文教學活動是與語言文字有關的內容。教師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的時候需要注意將情感教育貫穿到教學的全過程。不僅僅是在知識的學習中注重情感的培養,在材料的認識和理解中更要抓住作者的情感進行講述。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為學生營造一個語文學習的感性世界。
(四)進行情感教育與實踐的結合
學習的目的是指導我們的實踐活動。在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情感教育必須和實踐活動結合起來,通過親身體驗來加深學生的認識和理解。比如,在講述父母之愛的時候不妨安排學生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在父親節和母親節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情感;在國慶節的時候可以寫出一些表達祖國之愛的作品等等。將情感教育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將會提高情感教育的實效性,推動學生素質教育的發展。
總之,在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情感教育始終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話題。在進行情感教學的時候教師要注重材料的選擇,多角度多思維地進行學生的情感教育。并且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努力通過學生的閱讀活動來提高他們的情商,來提高學生應對未來社會生活的能力。
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課題批準號:GS[2016]GHB1115。
參考文獻:
[1]趙盼.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情感教育研究[D].信陽:信陽師范學院,2014.
[2]王小芳.論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人文教育[D].海口:海南師范大學,2014.
[3]閆曉靜.教育生態學視野下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贛州:贛南師范學院, 2013.
[4]李待軍.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審美情感教育[J].中國新通信 2016,(09).
[5]張盼.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人文教育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0.
(趙振江 甘肅省白銀市第八中學 73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