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華
摘要:計算思維是教育教學領域的關鍵問題,計算思維是學習的基本技能,需要每個人都進行掌握的一種基本技能,是在數學思維基礎上,學生用來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算法與程序設計》是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選修部分,其中的算法、程序編寫、解決問題程序設計有利于學生計算思維的發展。本文結合筆者自身的工作經驗,就培養學生計算思維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算法與程序設計》教育教學。
關鍵詞:計算思維;高中信息技術;算法與程序設計;教學研究
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如何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提升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從原來的“學什么”到現在的“如何學”,重視學生的學習結果,教師需要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過程。計算思維是人的一種思維方式,計算思維就是將復雜問題變得簡單化,在解決問題中恰當的運用一些原則與方法,利用轉化、簡化的方式去思考問題。計算思維是人的思維,具有靈活性、多變性。《算法與程序設計》的教學中,主要的教學目的就是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解決問題,幫助學生了解結局問題的步驟,形成算法,深入理解數學模型與算法之間的聯系,理解算法與解決問題之間的關系,這部分教學內容有利于學生計算思維的培養。鑒于此,本文就計算思維下的《算法與程序設計》教學開展研究與探討。
一、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在任何的學習活動中,學習態度都是具有關鍵因素的,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對信息技術形成正確的認識,提升其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算法與程序設計》的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著名心理學家帕特金森的成就動機理論具有重要的意義。《算法與程序設計》這門課程的難度比較大,因此這門課程得不到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也看不到其中對于思維發展的重要價值。基于此,教師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算法與程序設計》這門課程對于數學學習、數學思維、邏輯思維、計算思維的關鍵作用。在筆者所在的浙江省,這門課程是高考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新的高考方案“7選3”實施以來,技術課程成為其中一個重要的選項,學生必須學習基本的信息技術與通用技術能力,對學生自身的發展具有關鍵的作用。教師還可以采取其他形式,讓學生意識到《算法與程序設計》的關鍵作用,例如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的開展,這項活動與程序設計的教學具有很大的關聯,教師要找出其中的切合點,并且找到優秀的學生去參將競賽,為學生的學習設定目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學生學習的氛圍,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程序設計活動中來,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二、重新構建教材體系,調整教學內容
《算法與程序》設計的教學活動,對高中生來說是一門比較困難的課程,在入門的時候就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的時候概念、語句、語法都是學生學習的攔路虎,如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些知識成為非常棘手的問題,教師需要適當的調整教學內容,調整教材的體系,幫助學生順利的過度學習的初級階段。總體來說,一般第一階段的學習主要有VB程序設計與自己笨的文件操作內容,第二個階段的學習主要有基本的語句、程序結構等等知識,主要學習順序、選擇、循環三個結構,第三階段主要學習控件屬性、算法的相關知識。按照這幾個階段進行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如果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就讓學生學習函數、屬性、概念的知識,學生一入門就遇到了巨大的難題,望而卻步,差生恐懼與排斥的心理,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更不利于學生的思維發展。
三、采取形象化的教學策略
在高中信息技術《算法與程序設計》教學中,“形象化的教學”是一種非常好的教學法,結合學生的身邊實際開展教學活動,有利于將教學內容化難為易、化簡為繁、化抽象為具體,通過形象化的比喻,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并且運用知識,解決相關的問題。形象化的教學活動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形象化的教學活動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選擇恰當的、科學的、有意義的教學實例,形象化的展示算法,將教學內容展示出來。同時,在利用形象化的教學策略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要讓描述與模型一一對應起來。同時,在教學中,還需要引導學生,形象化的教學策略是手段毛病不是目的,逐漸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想象能力,讓學生的思維從形象思維過度到抽象思維上,形成科學的理論體系,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的規律性,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展。
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動手能力
《算法與程序設計》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如果僅僅讓學生分析算法而不讓學生精心動手實踐,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得不到發展,因此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學的時候,教師要注重深入淺出的教學策略,從簡單的例子出發,讓學生了解一些道理,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與畏懼心理。在實踐教學中,可以采取“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的學習布置任務,從人物入手,讓學生逐漸分析需要學習到額知識與技能,然后講解必備的知識點,基本的流程是“任務分析→算法設計→程序流程圖→VB 語言實現算法→程序測試→程序調試”,逐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五、基于“任務驅動”的小組協作學習模式提升教學質量
基于“任務驅動”的小組協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可以激發學習興趣。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能激發學生求知欲和學習的主動性,它更容易調動學生學習的激情和內在潛力。教學中根據學生實際設計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體驗到成就感和優越感,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精神和創新能力。這種方法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與創新精神,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總而言之,《算法與程序設計》的教學對于學生的思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信息技術教師需要轉變教學理念,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進一步的發展與探索,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玉主動性,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張福祥.VB 程序設計基礎 [M].中國電力出版社,2003.8.
[2]倪暢 VB 程序設計教學方法初探《福建電腦》2009.6
[3]汪曉明 初中VB 程序設計教學方法初探《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0.14
[4]周仕東 連堂課的科學探究教學實踐與反思《中國教育學刊》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