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鑫
摘要:本文通過對手動變速器換擋過程的詳細分析,分析得出了手動變速器換擋吸入感發生的最佳時機、以及換擋吸入感的來源。并通過理論分析,提出了通過改變換擋撥頭的“M”槽角度的方法來提高手動變速器換擋吸入感。
關鍵詞:換擋質量;同步器;M槽
1 緒言
隨著國民生活素質的提高,轎車在各個家庭越來越普及,顧客對整車選換擋性能的要求已經不僅限于操作的簡單和省力,而更加追求駕駛過程中操縱的精準和過程的享受。因此,本文提出了汽車換擋質量的概念。
所謂換擋質量是指在保證手動變速器傳動系統壽命的前提下,能夠快速而又精準且平穩舒適換擋的過程,其評價指標可分為舒適性、精確性、耐久性。舒適性主要是從駕駛者的主觀感覺來考慮,要求換擋過程輕便平順,不能使駕駛者產生疲勞的感覺。例如:換擋沖擊、換擋噪聲、換擋卡滯等。
2 手動變速器換擋過程
手動變速器的選換擋機構的零部件主要包括:撥叉軸、撥塊、撥叉、互鎖機構、自鎖機構、操縱蓋總成等。
該變速器換檔的主要過程是:通過換擋軸的軸向移動壓縮彈簧,使換擋頭移動到不同檔位的撥塊叉口,實現目標擋位的選擇;換擋的主要過程是:當目標擋位選擇到位時,通過選擋軸的旋轉運動,帶動換擋撥頭轉動,克服換擋阻力,使換擋軸撥動撥塊,由于撥塊、撥叉軸和撥叉之間為剛性連接,使撥叉帶動同步器齒套沿軸向移動,直到同步器工作,實現換擋目地。
3 換擋吸入感的發生時機
從以上換擋過程的分析可知,換擋是一系列零部件的順序動作,換擋“吸入感”并不是貫穿整個換擋過程。下面對某一單錐滑塊式同步器的換擋過程進行分解,確定換擋“吸入感”發生的最佳時機。
整個換擋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3.1 預同步階段
這個階段從同步器開始動作到摩擦副面開始接觸為止。開始時齒套與滑塊一起運動,當位移達到滑塊端隙時,滑塊與同步環開始接觸。同時,換擋定位套筒從最低點開始沿換擋頭“M”槽向上爬行。
3.2 同步階段
在這個階段,由于摩擦錐面存在相對運動,從而產生同步力矩Ms。另一方面。鎖止面上的作用力對同步環形成撥環力矩Mt。在同步力矩Ms的作用下,經過同步時間,被嚙合齒輪與同步環達到同步,同步過程結束。同時,選換擋定位套筒繼續沿換擋頭“M”槽向上爬行,并越過“M”槽最高點。
3.3 同步中斷階段
當被同步齒輪與同步環到達同步,不存在轉速差,由于齒套和同步鎖環之間仍有接觸,撥環力矩Mt使同步環連同被同步齒輪一起相對于齒套運動,由此造成齒套與被同步齒輪之間產生新的不同步轉動。當齒套和同步環相對轉過一個角度后,齒套和同步環的鎖止分離,進入自由滑移階段。與此同時,選換擋定位套筒沿換擋頭“M”槽開始下滑。
3.4 自由滑移階段
齒套和同步環鎖止分離,與接合齒接合之前,齒套通過該階段無任何阻礙,故稱自由滑移階段。同時,選換擋定位套筒沿換擋頭“M”槽迅速下滑,在定位套筒彈簧力的作用下,使操作手柄上有明顯的自動吸入的感覺,即換擋的“吸入感”。此階段即是發生換擋“吸入感”的最佳時機。
3.5 完全結合階段
齒套與接合齒完全接合,檔位鎖止產生。此時即真正完成了換擋。
4 分析計算過程
根據以上分析可得,選換擋定位套筒和換擋頭對換擋吸入感的產生起著重要的作用。需要對兩者進行詳細分析。
4.1 選換擋定位套筒的主要功能
1)空擋時,選換擋定位套筒處于換擋槽“M”槽的底部,起到精確定位的作用;
2)換擋時,起到增強換擋手感的作用。
4.2 換擋撥頭的作用
換擋撥頭與選換擋定位套筒相互作用的部分在“M”槽,形狀如下圖所示。在換擋過程中,可以看作是選換擋定位套筒的鋼球沿著“M”槽爬行,并且爬行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1)從“M”槽底部沿斜面向上爬行;
2)沿“M”槽斜面下滑。
結合換擋過程的幾個階段可以發現:
1)如果當齒套進入自由滑移階段,選換擋定位套筒的鋼球處于沿“M”槽斜面下滑時,換擋吸入感將會有明顯提升。
2)如果換擋撥頭夾角變小,換擋吸入感將會明顯增加。故將換擋撥頭“M”槽夾角改變前后的狀態進行分析計算。
4.3 分析過程
換擋吸入感的感覺產生于進檔速度的快慢,當人手施加的力一樣時,鋼球移動的快慢決定吸入感的良好程度。故需要將換擋撥頭在換擋過程中鋼球行進速度的變化計算出來,對換擋吸入感進行量化比較。通過對選換擋定位套筒彈簧進行位移分析,即可得到選換擋定位套筒鋼球的位移情況,也就得到了換擋撥頭轉動速度。
4.4 計算過程
本文以第二階段即沿“M”槽斜面下滑階段為例,進行計算說明。如下圖所示所示,隨著鋼球的位移,彈簧也將隨之發生變形。所以,只要知道了彈簧變形的快慢,就可以知道吸入感產生的強烈程度。
4.5 計算結果
通過上表中的關系式,將彈簧變化量x的計算式編入EXCEL表中計算,可以得出整個換擋過程中,換擋頭旋轉角度和彈簧變化量x的曲線,將兩種狀態的換擋頭的“M”槽曲線進行比較。
對于換擋頭不同的“M”槽夾角,可以得出不同的彈簧變化量曲線,尤其在下滑階段,狀態2的彈簧變化量比狀態1的變化量大。換擋“吸入感”是以換擋的某一過程中換擋力的變化對應行程變化的比值,即直線的斜率來評價。斜率越大,說明換擋力的變化劇烈,換擋吸入感就會越明顯。下圖中轉過同樣的角度,狀態1的X變化量為2mm,狀態2的變化量為3.5mm,根據F=kx,可算出狀態2的力變化量更大,吸入感更強。
5 結論
在換擋過程中,通過對彈簧變形量的計算,將原來由乘員主觀感覺進行判斷的換擋吸入感進行量化,提出了改變換擋撥頭“M”槽的形狀以提高手動機械式換擋吸入感的方法。結果表明:換擋頭“M”槽的夾角由狀態1更改為狀態2后,大大增加了手柄球的換擋“吸入感”。即此方法得到了驗證。
參考文獻:
[1]陳家瑞 汽車構造(第五版 下冊)
[2]哈爾濱工業大學理論力學教研室 理論力學(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