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素娟
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應該實施賞識教育從而真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我們英語教學是在第一語言環境中學生的習得與學習,接受肯定會有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我們做教師的能以寬容的心態來看待我們的學生,以賞識教育貫穿于我們的英語教學之中,真正地激發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一、課堂上的鼓勵和贊揚
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是課堂的主導,是課堂氣氛的調節者。教學活動主要是學生的積極參與和配合,所以教師要講究藝術,更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不失時機的給學生肯定和鼓勵是必不可少的。英美國家的人性格豁達、開朗,他們善于贊美別人,也樂于接受別人的贊美。作為英語教師,就應營造一種學外語的氛圍,讓學生切身體會和感受這一習俗。而由于中國人的含蓄和謙讓,卻對此感到不好意思或不以為然,這在英語課堂上顯然是不協調的。那么英語教師就應言傳身教,讓學生體會中外文化習俗的差異。比如,在課堂上教師要面帶微笑富于表情、而不要緊繃著面孔,大有拒人千里之外的冰冷感覺。這樣,學生就容易消除心理上的距離。另外,講課時眼睛要掃射全班,而不應只光顧和停留在那些學習程度好的學生身上;提問時要盡量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言,當然可以讓不同的學生回答難度不同的問題;等待學生回答問題時眼睛要充滿鼓勵,不要像審訊犯人似的,讓人有種芒刺在身的不自在感。可以設身處地的想一想,我們自己喜歡這樣嗎?俗話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當學生回答正確的時候要給予表揚并道謝。即使回答的不很理想或不正確,也要用委婉的語氣給予安慰,而不要不耐煩地以嚴厲的口氣去批評,甚至挖苦、嘲諷,那樣會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積極性。教師要正確看待學生的差距,不要總是橫向比較,而要用善于用發現美的眼睛對每個學生進行縱向的比較,這樣你就會驚訝的發現,每個學生都是可愛的。
二、作業批改中善于發現優點,給予中肯的評價
批改作業的時候,很多教師因為人數多、任務量大而怕麻煩,干脆只批個日期了事,或者只批個“good”,“better”,“excellent”等簡單評語,對英語書面表達只批個分數。學生拿到作業本后,嘴上不說,而心里是多么希望老師能多給些評語呀,哪怕是批評性的評語也表明老師自己的關注。所以老師應不厭其煩,認真批閱學生的作業,并給出中肯的評語,當然這些評語要切實、具體,而不是籠統的,比如 “you have made progress”;“you have done very well”等等。這些評語就顯得比較空洞,讓人有敷衍的感覺。那具體應該怎么做呢?中肯、合理的評語應該說的有理有據而有詳細、具體,比如學生字跡比以前工整了,老師就可以恰如其分的給出評語 “your handwriting is cleaner and tidier than before .”如果學生在寫作中有精彩的句子,老師不妨在下面劃線并及時給予表揚 “the sentences underlined are wonderful,which expresses what you have thought. I like them very much,and if you work harder,you will make much more progress.” 學生肯定會感受到老師的用心并接受忠告。只要老師能抱著一顆善于發現和不吝贊美的心,就會發現每一個學生都是那么的可愛,他們身上都有閃光點。只要教師盡情地敞開善待的心扉,學生定能體驗到成就和成功的喜悅,有了美好的心情怎么能不滿腔熱情地去學習呢?
三、靈活地公布學生的考試成績
很多老師在考試后老是在教室點名念分數讓學生過去領卷子,甚至當著全班學生的面批頭蓋臉的就對學生進行批評和教育,并把成績單貼在教室的前面,這樣做似乎是順理成章的,沒什么可指責的。但實際上卻在無形中使好多學生顏面盡失,自尊心嚴重受損。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聽到自己那可憐的分數從老師的口中念出來,就好像一把利刃直插胸膛,真恨不得立刻找個地洞鉆進去,我們也許都經歷過這種心路歷程。那么我們做教師的又何必把這種做法強加到學生身上呢?班里有那么多學生,怎么可能每個學生的學習都會是優秀學生。我們何不來個異曲同工的做法呢?比如找個既公布了成績又維護了學生自尊的辦法。具體做法是:考試過后,老師讓課代表把試卷分發下去,然后把考試成績打印出來,列出一個簡表,劃出成績段,分析成績分布圖,但不寫學生的姓名,貼在教室的前面,讓學生自己去看,這樣既讓學生知道了自己的成績又發現了自己的位置,同時也不至于傷害后進生的自尊心。
在教學當中,不要讓學生覺得自己是不起眼的小人物,這樣會內心充滿自卑、喪氣和平庸的感覺,哪里還會有學習的動力和熱情呢?甚至有的學生會產生對抗和逆反心理,成為讓老師頭痛的學生,我們做老師的應該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一視同仁、不偏不倚。對學生的優點要用“顯微鏡”去觀察并給與承認和贊揚,給他們鼓起前進的風帆并最終駛向理想的彼岸。可以這樣說不會開發學生巨大潛能的老師,是教育工作者的莫大失職和人類自身的遺憾。我們所說的成功教育,賞識教育的真諦在于“喚醒”學生那被冷落、幾近麻木的神經,為他們注入關注和贊美的鮮活血液。我想,每一個覺醒的力量都是排山倒海、勢不可擋的。
成功教育即賞識教育,要求教師除了傳授知識外,還要在細微處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道德和人格等方面的“情商”。其實,正如法國雕塑家羅素所說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而真誠的贊美和欣賞就是心理學家夢寐以求的靈丹妙藥,從而撫平心靈的創傷、助人擺脫自卑并樹立自信。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和塑造者,教師只有用自己的真誠和愛心去看待自己的學生,即把自己的情感滲透到教育教學中,去發現每個學生的優點和進步,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