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發展,小學體育教育事業也在不斷的提高,但是小學體育教學質量依然不容樂觀,因此,本文對影響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因素進行了分析,并對小學體育教學質量提高的途徑與策略進行了研究,為小學體育教學提供幾點建議。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教學質量;途徑與策略
引言:
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關系到小學生以后的學習與生活,對于小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體育課上,學生的學習壓力可以得到放松,使學生拋棄文化科目的束縛,能夠使學生的心情變得愉悅起來,從而使學生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因此,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顯得尤為重要,我們應該加大對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視,不斷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不斷發展。
一、影響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因素
(一)教師方面
千里馬易找,但是伯樂難尋。所以說,教師作為一名教育者與引導者,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小學體育教學質量具有深遠的影響。如果老師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是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對于體育教學的質量將極大的提高。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許多老師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對于體育教學不夠重視,在課堂上進行一些粗略的講解,就讓同學自己安排課堂時間,雖然這樣給予學生充分的自我發揮空間,但是學生在進行練習的時候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沒有結合體育知識,對于一些體育基礎知識不能充分的掌握,從而使小學的體育教學質量嚴重下滑,最終影響小學生的發展,對小學體育教學的進步起到了阻礙作用。
(二)學生方面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有的教學方法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發展而實施的,如果學生對體育學習興趣平平,將嚴重阻礙體育教學的質量。小學生之間是存在許多差異的,有些同學可能積極好動,但是有的同學由于嬌生慣養,不愿意吃一點苦頭,所以在體育學習方面不愿意投入精力,無論老師花費多大的精力,這些學生依然無動于衷。另外,許多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體育觀,認為只要學好文化科目就可以,類似于體育這些課程在以后的學習與生活中根本起不到作用,沒有對體育學習起到足夠的重視,把其當作影響學習的一種因素,從而抵制對體育知識的學習,最終導致小學體育教學質量不佳,無法達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1]。
(三)學校方面
學校是學生學習與活動的主要陣地,但是,有些學校卻沒有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對于體育教學沒有起到足夠的重視,所以在對一些體育設施進行配備時,沒有嚴格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為了節省教學資本,只是安裝一些陳舊的、過時的體育設備,根本無法滿足小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要求,甚至有些設備存在著安全隱患,嚴重的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另外,在對小學體育教師的選拔過程中,由于不夠重視,所以對于體育教師的選拔不夠嚴格,沒有一些專業的要求,認為教學體育教學非常簡單,不需要浪費太多的資源,只要做個樣子就可以,以此來應付教育部的檢查,然而,這樣嚴重的影響了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使學生得到不到良好的體育教育,嚴重阻礙小學生德、智、體、美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二、小學體育教學質量提高的途徑與策略
(一)優化課堂設計,豐富課堂內容
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只會讓課堂變得枯燥無味,不能激發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雖然老師依照大綱要求,把所有的體育知識與技能都講解給學生,但是,卻沒有使學生靈活的運用,根本無法達到教學要求。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不斷的豐富課堂內容,對課堂進行充分的設計,使小學體育課堂變得豐富多彩,創造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轉變到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保證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體育課堂設計為多種模式,如課堂基礎知識學習,體育設備運用學習,以及參加體育活動,使體育課堂靈活多變,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直保持在高昂的狀態,促進學生有效的掌握體育知識,而不是一直延續一種教學模式,沒有一點創新觀念[2]。
(二)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
具有良好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小學體育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小學體育教學質量更上一個層次。無論哪一種教學方法,都應以學生為主體,結合學生實際的學習狀況與身體素質,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設定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當中,給予學生足夠的鼓勵,讓學生體會到體育學習的快樂,激發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
例如,在進行跑步教學時,老師可以采用競賽游戲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體育水平差異,將學生進行分小組比賽,并且區分男女之間的差異化,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水平,并在每組比賽結束之后,將每組的前兩名同學集合起來,然后在進行分組比賽,最后選出前三名,給予一定的獎勵,使他們保持積極性,對于一些成績比較差的同學,不應該對他們進行批評或者忽視,應該及時給予他們鼓勵和指導,促進他們體育水平的發展,從而使教學質量一步步提高。
(三)重視體育道德,提高教學質量
在進行體育活動時,難免會出現一些競爭現象,必然會有勝負的存在,所以在進行體育教學過程中,老師不僅需要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還應該正確引導學生處理勝負的問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競爭觀,培養學生良好的競爭意識,促進學生體育道德向著積極健康的方面發展,為以后的學習、生活與工作中建立正確的競爭觀。競爭與合作是相對的,有競爭既有合作,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培養小學生良好的競爭觀念,還應該培養小學生團隊合作意識,使小學生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為以后的發展提供有效的保障[3]。
結語:
綜上所述,影響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因素存在于教師與學生以及學校之中,對于小學體育教學起到嚴重的制約作用,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不斷的做出努力,優化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發展,為以后的學習生活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祁曉華.小學體育教學質量提升策略分析[J].學子(理論版).2015(21)
[2]袁秀麗.創新角度下小學體育教學方法的完善方法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28)
[3]紀旭明.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