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雙漆
摘要:當今世界,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越來越重視數學這門學科。因為不管是哪個行業都需要應用到數學方面的知識。本人是教小學數學的,在崗位上已經堅持了十幾年,對如何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有了一些初步的認識。
關鍵詞:教育;課堂;數學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可塑性較強,是培養學習品質,發展智力的良好時期。在小學啟蒙階段,我們教師就要注重發展學生的智力,并且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計算數學在小學數學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數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習的基礎。記得不久前我看了一部關于抗日戰爭末期訓練飛行員的電視劇,一個日本教官問了許多關于數學方面的知識,下面的八路軍學員聽了結果什么都不懂,那個教官直搖頭說:現在把教本放在一邊,我們從最初的四則運算學起,我看了感到很震驚,同時也讓我看到了我國當時和發達國家的差距,落后就要挨打,要強國就必須先強教育。我覺得首先培養學生準確,靈活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和諧的課堂。興趣是什么,我認為興趣就是愛好,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作為一個數學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走進孩子那五彩繽紛,魅麗神奇的情感生活中去,欣賞他們心中的數學世界,讓他們對數學產生興趣,主動去探索,首先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例如有一個數學題目:媽媽從超市買回一根20厘米長的火腿腸,把它切成相同的小段,切了4次,每段長多少厘米?很多同學會這樣做:20÷4=5厘米,有的同學會這樣做:20÷5=4厘米,為什么會出現不同的解題方法呢?教師首先對學生的解題方法給予肯定的評價,然后糾正錯誤的解題方法,教學時可以找一根橡皮泥當著學生的面平均4次,讓學生看一看把這根橡皮泥分成了幾段,這樣學生就會立刻明白為什么要用20÷5.數學來源于現實,也扎根于現實,并且廣泛應用于現實。由現實生活抽象慨括出數學知識,再把數學知識廣泛應用于現實生活,所以數學脫離不了生活,同樣生活中有許多問題需要用數學知識去解答,我們可以利用他們之間的關系來激勵學生努力學習數學,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在教學中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做到易學易懂,與生活實際貼近,在課堂上教師適時的表揚,鼓勵對學生學習給予肯定的評價,這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總之,學習數學的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學習中培養起來的。只有學生有了濃厚的數學學習興趣,才能積極主動探求新知,有一個好的學習基礎。
二,數學學習的基礎在于計算,計算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據重要的地位,首先培養學生準確,迅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所謂的計算能力就是從基礎的四則運算學起,計算對于學生而言本來就是枯燥的事情,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又短,天性愛玩使得他們不能長時間認真做。如果布置的計算題較多,學生錯誤得就多,也體現不出學生計算水平高低,做到后面草草完成。所以我覺得每次計算做10道題就可以,讓他們大多數人體驗成功的喜悅,讓他們從思想上接受,這樣就不會產生排斥情緒,計算錯誤也相對減少了。不管何種原因的錯誤我們都要引起重視,分析錯誤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采用下面一些方法:一,提高口算能力,口算是計算的基礎,口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天兩天練成的,是通過每天的訓練而慢慢提高的,要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技巧,關鍵是要持之以恒堅持訓練,是學生形成熟練的口算技能技巧,達到正確的口算目的。針對一些學生的注意力先集中后分散的特點,要讓學生在做口算時,如果時間允許應進行驗算,這樣找出的錯誤就多,正確率就提高了。二,在計算中養成良好的習慣,要求學生在計算時,要細心,力爭算一題,對一題。低年級學生在做題時邊算邊把題目讀出來,這樣避免粗心,減少失誤率。高年級學生做計算題是同樣要求他們看清題目,不要抄錯數字,邊做邊檢驗,這樣錯誤就少了。當然計算錯誤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正確率的前提,因此我們應培養學生養成自我檢查的好習慣,只有這樣學生的計算能力才能逐漸提高。
三,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現階段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知識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數學解題作為一個特定的教學領域,研究學生數學解題中的錯誤也具有特定的價值,意義。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一個思維的過程,小學生的思維表現為具體形象思維,并逐漸向抽象邏輯思維過度,所以在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時候,應先從形象思維著手,再過度到抽象邏輯思維,例如:甲數是10,比乙數的2倍少2,求乙數?學生的錯誤解法通常是:10÷2-2=3,產生錯誤的原因是將條件錯誤地理解成了“乙數比甲數的一半少2,導致列式出錯。教師可以用畫線段的方法來講解,先畫一根線段代表甲,再畫一根線段,正好是乙數的2倍少2,這樣通過畫圖的方法就一目了然了。我們必須用10+2=12這樣才正好是乙數的2倍,再用12÷2=6,就求出了乙數。在小學階段數學思維的方式與能力尚處于不成熟的階段,很容易存在相應的思維方法的偏差與能力的缺陷,導致解題過程中多種形式的思維性錯誤。我們教師要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要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找出生活實際中的問題,嘗試去解決,平時不斷積累,有了堅實的基礎,這樣步步走來,我們的目標就不遠了。
總之,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靠平時不斷地努力,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讓孩子們在興趣中學習,用現代互聯網的技術,不斷優化教學過程,創造適合孩子學習的數學課堂,充分調動學生情感和參與的積極性,挖掘他們的潛能,通過不斷的積累,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數學能力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建筑的開始——小型建筑設計課程 傅祎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5
[2]建筑的復雜性與矛盾性(美)羅伯特·文丘里 中國水利水電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