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開風
【摘 要】
現代班會課中,教師要做的既包括嚴厲的的指導和約束,又包括有溫暖的關懷和理解以及幫助。只有這樣,班會課才會在一定的紀律下,體現出自身特有的溫柔。這是提升現代班會課質量的必然選擇,也是教師更好的發展和提升學生的能力的必然要求。在實際班會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將這樣的觀點積極的引入到班會課中,并且在實際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的調整教學的對策,找到提升教學質量的最有效的辦法。
【關鍵詞】
人文教育 班會課 改革與建議
學生是有感情有思想的,除了需要知識的播種,還需要知識的澆灌,理想的培育,規范的引導。班會課是對學生實施信念教育,理想教育和規范意識教育的一個重要平臺。在一堂成功的班會課上,老師不僅是親切的朋友,還是一位循循善誘的長者,潤物無聲。相對于平時的口頭說教,我們用心、用情、用愛語重心長地去上好一堂班會課,是我們做班主任的獻給學生的一份暖口的心靈雞湯。根據多年的班主任工作體會,我對上好班會課有以下幾點體會。
1.情感教育,讓學生樂聽
閃亮登場,讓學生愛你沒商量。我個人認為,上好每堂班會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一環。把每次的班會課都看成是一次靈魂凈化和心靈洗禮的契機。“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每年看到起始年級新生們一張張陌生的面孔,看著他們帶著初考的喜悅與成功,對中高考的向往與憧憬,走進了校園。我一般都會在第一節班會課上在“新”上做文章。把新鮮感轉化為人生目標的確定和奮斗上去。其次是在情感上下功夫。我會把學生當做立體的彩屏,用情感的鼠標去點擊他們的心靈。同時放下稻草人般的尊嚴,露出甜蜜的微笑。告誡學生中學不要忘記人生目標的追求;不要忘記父母的殷殷期待;不要忘記三年中學時光的寶貴。真誠的話語既可以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真摯的語言可以激發對未來美好生活追求;珍惜關愛可以點燃不斷進取的決心。開始比較陌生師生通過第一堂班會課就可以讓學生對老師產生依戀感和信賴感。“親其師信其道”,他們也開始對面對的中學生活充滿信念。在新的班集體中感到一種自豪。
感情的投入是良好互動的基礎。首次亮相對于教師取得學生信任是很重要的。“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我用詩化的語言去撥動學生的心弦,用催情式的技巧去喚醒學生去發現、去感動、去聯想。把家長的希望與學生的未來聯系起來,使他們感到時不我待,任重道遠。列舉的實例具體而生動,學生樂意聽,這樣做往往比空洞的說教要事半功倍。
2.掌握心理,讓學生心服
我培養學生的自信是從賞識和表揚開始的。現在的中學生最看重學習成績,他們會從成績的變化中讀出自己的未來,加之一些學生的個人能力、基礎、學習方法的差異,他們逐漸喪失學習進步的自信是難免的。特別是中學二年級一些個學生成績明顯拉開了差距。“知人善任”,“知人善教”就是此是教育成功的法寶。每次大型考試后我都會在“揚起自信的風帆”的主題班會課上之前,分別召開不同類型的學生會議。因人而異,因成績而異,用大量成才的例子感召他們。此外,我還聯系任課教師“對癥下藥”,和我一起去撥開學生心理的迷霧,讓他們先“了解自我”,最后“戰勝自我,“超越自我”。對于后進生我不光看到他們的學習成績,行為表現,還要努力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及時加以鼓勵和表揚,目的就是要使這些無數的“閃光點”凝聚成個人和班集體發展的正能量。學生是千變萬化的,我始終把塑造學生靈魂作為第一要素,為他們所思所想,所急所需。同樣,“響鼓也要重錘敲”,批評也是班會課的一把不生銹利劍。有句順口溜說,“一等人不用教,二等人用嘴教,三等人用手教”,如果極少數學生到了用棍教的程度,我會用精神的皮鞭去抽打他們怠惰的靈魂。而這“精神的皮鞭”就是批評教育,講究方法,敬其人格,做到以理服人。
3.授其技巧,讓學生愛聽
在學習方面,很多學生很刻苦,可是成績卻不與付出成正比。這里除了智力因素外,還有一個學習方法問題。曾經看到央視一個節目,一個小女孩因為知識淵博連闖六關,獲得歐洲十日游的獎勵。原來這孩子的技巧用得非常好,遇到自己不懂的知識,她就在幾個答案中比較,選擇,排除,從側面著手,也是屢屢得手。可以說她的勝出是知識與技巧的結合。掌握學習技巧不僅能雪中送碳,還可以錦上添花。班會課上常常請較突出的學生介紹經驗,會讓學生聽得進,愛聽。
4.人文關懷,讓學生升華
文化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規范人們行為的同時,對人們的日常價值觀也有著重要的培養意義。因此,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對日常文化進行一定程度的引導和宣講。這樣能夠進一步促進學生的能力的發展和素養的提升。教師如果有一點詩人氣質,理想追求,青春活力,創造的沖動應該注意在班會課上把要講的故事很好的和理想結合起來。因為學生的成功、成才都與理想有關一個沒有理想的人,不可能走得很遠,同樣,一個班級、學校也是如此。所以班會課應該把學生召集在理想的大旗之下,弘揚主旋律,高唱正氣歌,激發正能量即是班會課的首選和必選內容。平時對學生施以人文關懷,介紹名篇名著,讓經典走進學生中間,讓文化滋潤學生心田,讓班級充滿書香氣息。所以,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進行思想行為的教育以外,更加重要的是要進行人文關懷,對學生進行文化的熏陶。通過這種方式,教師能夠比較好的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的發展,讓學生在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找到自身發展的最有效的道路。
5.利用紀律更好的約束學生
在班級的班會課上,對學生的人文關懷不僅僅體現在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同時也體現在對學生的嚴厲的要求。現代教育必須要清楚的認識到,對學生的培養絕不僅僅是寬容,在必要的時候,教師必須要強調紀律的重要性。這是因為,沒有紀律的保障,學生就沒有辦法真正的約束好自己。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自我約束的能力是比較差的。這主要是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年紀比較小,在家庭生活的過程中,也受到了家庭的比較大的寵溺。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就在一定程度上養成了恃寵而驕的壞習慣。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也可能會將這種習慣表現出來,這個時候教師要做的不是寬容學生,而是應該嚴厲的批評學生,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行為的錯誤,通過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和錯誤,教師能夠引導學生進行反思,找到自己的行為的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和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現代班會的質量才會得到真正的有效的提升。所以,在批評了學生以后,教師必須要以和藹的與其和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打開心扉,勇敢的說出自己的問題,找到自己的問題的根源,同時配合教師一起積極的解決好這些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感受,讓學生認識到,能力的發展是學生的素養的提升的關鍵,如果自己不能夠勇敢的解決好自身存在的種種的問題的時候,那么其能力也就沒有辦法真正的得到提升。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正視自己的問題,同時勇敢的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好這些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對自身的問題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同時還能夠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相關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明確自己的角色名,那就是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和學生能力提升的推動者。
上好班會課也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工作,它需要一種精神,更需要一種境界,即愛學生所愛,想學生所想,這樣才能站在一個高度,從容而優雅的做好學生教育工作。當情與愛交融在每一次班會課中,學生必然會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動,進而有所為。
【參考文獻】
【1】朱斌,方小春.班會課管理:反思與策略【J】.班主任,2009(11)
【2】陳啟興.班會課的課型初探【J】.班主任,2009(11)
【3】張顯國,伍陵.主題班會課的組織與實施【J】.四川教育,2015(02)
【4】張克龍.主題班會課的生成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7(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