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坤?オ?
[摘要]新課改注重學生興趣和能力的培養,鼓勵其活動鍛煉,實現素質的提升。在教學中,我們會發現學生個體間存在技能水平差異的現象,如果采用傳統的分組模式,統一教學內容和標準,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吃不飽”“吃不了”的問題,最終導致整體素質的低下。鑒于這一點,我們要結合學情,引入分層模式,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促進學生有效發展。
[關鍵詞]高中體育分層模式理論依據實際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6)360101
所謂分層教學,就是在同一選項中,根據學生素質水平分成若干個不同的層次,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采取不同方法實施,以此實現課程目標。對比傳統教學中“齊步走”模式,這是實現素質教育有效的途徑,不僅能把握學生差異,貫徹因材施教原則,還能為其營造良好氛圍,引導其快樂運用。
一、高中體育分層教學的理論依據
1.素質教育的要求
素質教育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在充分了解個體實際情況后精心設計教學,使其能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一定的發展,由此激發其興趣,促進潛力的挖掘、發揮,實現學生基本素質的提升。久而久之,學生在活動中就能不斷發展,逐步達到規定的合格標準,最終實現自身能力的提升。
2.體育課程的要求
新課改要求在體育教學中不僅要關注學生心理,了解其想法,適當改善,還要關注個體間差異,確保教學讓每一位學生受益。分層模式的引入就能貫徹體育教學新理念,針對性地解決問題,給體育課堂增添活力。
3.教學原則的要求
教育學理論認為,教學要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堅持“以生為本”的理念,在設計時注重與學生知識技能水平的銜接,在確?;顒禹樌_展的同時,豐富學生體驗,讓其能享受課堂趣味,以此充分實現教學目的。
二、高中體育分層教學的實際運用
1.科學分層,做好準備
學生分層是實施課程的前提和關鍵,會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因此,筆者會根據學生身體素質將其分層,讓其明白自己所處的位置,了解自身素質,積極融入,主動參與活動,在不斷鍛煉中實現提升。
一般,筆者會設置多項測試,包括100米跑、立定跳遠、男生引體向上、女生仰臥起坐、投擲實心球以及男生1000米長跑、女生800米長跑。等到學生測試完,就會根據綜合成績將其分成A、B、C 三個小組。其中,A組為綜合素質較高的學生,B組為綜合素質一般的學生,C組為綜合素質較低的學生。這樣的分層面向全體,不僅能滿足教學需要,為活動的實施做好鋪墊,還能為學生提供自我認知、發揮的機會,讓其在原有的基礎上改善、提升,借助活動增強學習自信。
2.精選內容,激發興趣
教學環節主要以各種項目訓練為主,根據學生不同水平分別展開,輔以不同的目標,以此達到調動學生積極性的目的。在內容的選擇上,我們要充分考慮學生心理,盡可能地做到合理、易開展。
比如,A組學生身體素質較高,可以提高要求,將內容設置得廣泛一些,像是橄欖球、足球、籃球、排球等,讓學生自由選擇,主要以技能訓練為主,旨在培養其自覺參與體育活動的習慣和能力。B組學生相較于A組在身體素質方面弱一些,對于這一差別我們要重視,在訓練中盡可能地以田徑、體操、武術為主,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引導其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掌握自我鍛煉的方法,能夠形成參與意識。最后是C組的學生,他們是班級中素質較差的群體,出于其自信的建立,我們要給其充分的關注,在課堂上以素質練習為主,允許其自主選擇一項球類練習,指導其正確的方法,幫助其掌握技巧,提升素質,最大化地彌補素質不足,以此達到增強自信的目的。
3.有效調控,優化課堂
分層模式是促進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不僅打破了傳統教育的壁壘,開辟了嶄新的體育課堂,還為學生的校園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基于剛開展不久的情況,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問題,影響教學的效果。對于這一點,我們就要做好充分準備,做到科學調控,靈活應對,以此達到優化課堂的目的。
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我們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完成相應的目標,促進課堂教學的優化,充分發揮模式的作用。像A組學生都有良好的素質基礎,我們要考慮其“吃不飽”的問題,在原有的活動中加入一些理論知識的傳輸,促進其對技巧的掌握,在持續的練習中啟發其積極性和創造性。對于B組的學生,訓練主要以田徑、體操為主,相對來說比較枯燥,這時我們就要注重“趣味性”的添加。具體實施時,嘗試著發現學生閃光點,鼓勵其發展自己感興趣的專項。這樣,學生就能在良好的氛圍中積極訓練,促進自身素質的提升。C組的學生,雖然在素質上差了點,但都是潛力股,對于他們的培養,我們就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精講多練,適當地降低要求,增加簡單的素質訓練,避免其“吃不下”的情況,以此培養其對學科的自信心和責任感。
總之,分層模式的引入是促進高中體育教學的有效途徑,不僅關注學生差異,積極貫徹因材施教的理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還為學生發展提供了空間,不斷改善活動,促進其發展。
(責任編輯陳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