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保芹
新課標對高中物理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究式教學方法也應運而生.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實施探究式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一、探究式教學的意義
探究式教學從根本上來講其含義是,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探究學習知識.探究式教學主要以問題為出發(fā)點,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掌握知識.因此,在探究式教學中,要求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并能夠主觀提出問題,然后通過自身以多種形式與方式收集資料證明問題,最后通過學習探究為所提假設提供實際科學理論證實依據.
二、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實施探究式教學
1.創(chuàng)新問題情境.
高中生在課堂外部接觸到越來越多的物理知識,并大致構建了物理學習結構.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把學生帶入到提問與回答的境地,使學生在情境中解決問題.例如,在講“伽利略落地實驗”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如果手中有兩個鐵球,大小不一樣,在同一高度丟下去,哪個先落地?學生互相爭論,把探究推向高潮.然后教師停止學生間的討論,接著站在椅子上,把兩個鐵球在同一高度同時丟下去,在學生驚訝的眼神中,兩個鐵球同時落地.在學生好奇為何同時落地的疑問中引入當天的課程,為接下來的教學提供良好的氛圍,并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欲望與探究欲望.
2.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
學生往往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能掌握更多知識.例如,在講“加速度”時,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兩個網球,然后做兩個道,一個是直的,一個是彎的.上課時,教師提問:哪個球先落地?在學生的討論聲中,請兩個學生到講臺上來,在其他學生緊張又充滿期盼的眼光中讓這兩個學生同時松手,在學生驚嘆、奇怪和歡呼中發(fā)現(xiàn)彎道的小球先落地.然后教師停止學生的爭論,把興致高昂的學生引入到今天的課程中.這樣,讓學生時刻保持著旺盛的求知欲與探究欲,使學生在動手研究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并擁有一對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的眼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又如,電壓表與電流表的實驗.兩種儀器分別是用來測電壓和電流的儀器,電流表常用的量程有0.6A和3A兩個量程,而電壓表的常用的量程有3V與15V.對量程的選擇應是考慮安全性與準確性相結合的原則,不是量程越大越好.如果實驗過程中指針所指的最大位置不足表盤的三分之一,說明選擇的量程過大.也就是說,一個用電器得到的最大電壓是4V,那么我們應選用檔位量程為3V,這時也許有學生認為不安全,不科學,教師可以解釋:所用的儀表中,電路里都有滑動變阻器的保護,不會對電表造成損傷.這樣,對電壓的測量就會非常準確.營造不同的教學情境,能夠引導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學會探究,使學生保持主動學習的心態(tài),時刻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在設計情境教學時,教師要從實際的生活角度出發(fā)、從學生平時也許忽略掉的小處出發(fā),使學生在了解后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同時要注意,設計教學情境萬萬不可使學生不明所云,不知道教師的用意所在,提不起興趣、提不起探究欲望.教師應該時刻牢記,興趣才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
3.注重團隊合作
新課程要求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在思索與探究中掌握知識,提高團隊協(xié)作能力.在實驗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小組或者是班級同學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實驗目標.因此,探究式教學要結合團隊合作模式,使學生在探究中掌握知識.探究離不開實驗,而小組之間的團隊實驗是幫助學生學習、掌握知識技能的重要途徑.同時,合作探究、合作發(fā)現(xiàn)、合作學習是探究學習的重要形式.在探究式教學中,團隊協(xié)作有深刻含義.小組成員在合作交流時應該學會分工合作、各司其職,做到探究明確,思考方向合理,步驟清晰,結論準確.在學生小組探究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的引路人、合作人的角色出現(xiàn),幫助學生解決在探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指出學生思考的誤區(qū);觀察每個小組的研究動態(tài),傾聽他們的討論,觀察他們的研究方法,并以客觀中肯、充滿鼓勵的方式進行評價.教師還應該注意自己介入的時間,太早介入會阻礙學生的思考,太晚介入會使學生在思考誤區(qū)中越陷越深,耽誤時間.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探究領域中時刻保持高度的自覺性,建立信心,遇到問題與挫折要迎難而上,使學生時刻保持求知欲與探知欲,從而提高物理教學效果.
總之,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實施探究式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遇到問題積極思考,動手解決,學會團隊合作,提高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