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寒梅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109-01
"師者,傳到授業解惑也。""為師者,欲解生之惑,必先自通也。"筆者在近幾年的教學視導和教學指導中,發現當前農村小學部分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存在以下困惑:
1.年輕教師的困惑:教什么?
此處界定的年輕教師主要是指教齡在五年以內,年齡在30歲以下這部分教師。他們剛從學校出來不久,教齡不長,對整個語文知識體系還沒有整體認知,對課標教材不太熟悉。教學處于朦朧迷茫探索期。面對一本書、一篇課文,一堂語文課究竟該給孩子們教學什么是這部分教師最大的困惑?他們在教學中往往容易出現兩種情況:一類是固守圣典,循規蹈矩。這一部分老師往往會把教師用書、學校購買的教案、學案及各種教輔資料作為自己教學的圣典。有的教學甚至全搬教案書,作業布置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對學生學情了解不足,一旦學生出現和教案預設不一致的地方就不知所措;另一類就是跟著感覺走。覺得這節課該教什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既不看一些教輔資料做參考,也不以課標為指導。一堂課上下來教學目標不清楚,教學任務不清楚。這類老師常常不清楚學段目標,上低段的老師可能會把篇章段落作為重點,上高段的老師也可能會字詞句的教學作為重點。去年我到一個鄉村學校聽課,上課的是一位年輕的女教師,教齡兩年,上二年級下冊《筍芽兒》。一節課就主要教學生拼音,完成生字的拼寫任務。后來我問她,二年級的學段要求主要是什么?她茫然不知所措。
2.中年教師的困惑:怎么教?
中年教師是指教齡在8年以上25年以下,年齡在30至45之間的這一群老師。這群教師是最能把握時代脈搏的一個群體,他們經歷了青年教師的迷茫與困惑,積累了一定教學經驗,對語文教學逐步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和認識。對新生事物的接受度高。能用網絡、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中堅力量。由于這個群體的老師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手段多樣,因此,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他們的困惑就是怎么教?這樣設計教案也行,那樣的教學手段也不錯,這節課重在訓練學生的朗讀也可以,培養學生寫作能力也需要。這篇文章是重在培養孩子的語文能力好呢?還是傳授語文知識重要?究竟哪樣教學的效率最高?效果最好?一個詞:糾結。一句歌詞可以概括他們對語文的心態:"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到"我終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越教越不曉得語文該怎么教了,是他們的心聲。
3.老年教師的困惑:教得累!
老年教師的界定:教齡在25年以上,年齡在50歲以上的老師,這部分老師由于臨近退休,幾十年戰斗在教育崗位上,身體和心理都容易處于疲勞期,在加上對新生事物和新的教學手段接受相對滯后。他們的困惑就是:教學累。思想跟不上了,思維跟不上了,精力跟不上了,教學手段跟不上了,教學心態也老了,"孩子們喜歡年輕漂亮的老師,我們這些老頭老太學生家長都不喜歡"。"跟不上時代了!""現在是年輕人的天下了""教書好累,就盼著早點退休哦!"好多老教師在單位受到照顧,領導對他們客客氣氣,勞苦功高;年輕人對他們恭恭敬敬。這類教師處于一種工作安穩的狀態,可是在業績考核上,由于工作量少或者工作業績不突出,大多數比不過年輕教師,因此心里有失落感,更容易出現職業倦怠感:事業沒了奔頭了,憑幾十年的教學經驗也可以混日子了。養身等退休成為主要任務。心累了,身也累的狀態表現明顯。
針對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當前存在的困惑,筆者給出以下建議:
3.1年輕教師應加強學習,注重積累,厚積薄發。觀摩是基礎。在學習課標,理解課標,解讀教材、關注學情方面下苦功夫。夯實語文知識,培養語文能力方面從自身做起,加強語文理論知識積累。多讀書:讀文學書、讀理論書,觀看優秀教師的課例。積極參加學校的師帶徒和各種教研活動。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大膽展示自己以獲得更多人的幫助和指導。韓興娥的海量閱讀、竇桂梅的主題教學、管建剛的指向作文的閱讀教學、繪本教學、群文閱讀——當前語文教學的課改成果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每一種教學風格都是年輕教師值得好好學習的范本。一句話:好學刻苦和努力一定會幫助這部分教師走出迷茫期。
3.2中年教師應大膽實踐,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創新是靈魂。許多名家如:薛法根、竇桂梅、韓興娥等都具有典型明顯的教學風格。因此:指向作文的閱讀教學、主題教研、海量閱讀等當前正在全國推廣的研究成果得以蓬勃發展。我們的中年語文教師,身強力壯、精力旺盛,正是從事教學研究形成自己教學風格的大好時機。為此,結合教學實際,加強教學研究,相信自己,挑戰自己,超越自己。就一定會在語文教學這塊天地中闖出一塊屬于自己的陣地。如果這部分教師善于思考、敢于嘗試和提煉,也許下一位于永正、管建剛、竇桂梅就是你。
3.3老年教師應充分發揮經驗優勢,傳承帶新。融入是關鍵。老年教師經驗豐富,經歷過語文改革的多次浪潮,對語文教學有深刻的認識。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整理一生教學所得,形成著作。也可以在學校師帶徒的活動中,主動申請帶領年輕教師,和他們一起研究教育教學。對自己的教育是一個總結,也是留給年輕人的一筆寶貴財產,既給年輕一輩樹立好的標桿,也是對自己在教育崗位幾十年的一個交代。同時也為小語界留下寶貴的財富。
"語文是一座巍峨而冷峻的守護人類文明的長城,語文是一座滋養人類生命的后花園,人類的生活有多寬廣,語文的事業就有多高遠"。作為我們小語人,只要擁有一顆對語文教育摯愛的心,我們必將在語文教育這條道路上越走越寬廣,越走越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