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雷
護理流程重組對早產低體質量兒喂養效果的影響
鄭曉雷
目的探討護理流程重組對早產低體質量兒喂養效果的影響。方法從2015年7月—2016年9月診治的早產低體質量兒中抽取78例作研究對象,按隨機抽簽法分組,研究組(n=39)采取綜合護理模式,并將護理內容予以流程重組,形成護理循環貫穿于早產低體質量兒的喂養中;對照組(n=39)采取常規護理,分析兩組早產兒喂養不耐受率和恢復正常體質量時間。結果(1)研究組早產低體質量兒的喂養不耐受率是 7.69%,低于對照組的 25.64%(P< 0.05);(2)研究組的恢復正常體質量時間短于對照組(P<0.01)。結論護理流程重組對早產低體質量兒喂養效果有正性影響。
護理流程重組;早產低體質量兒;喂養效果
早產低體質量兒指的是胎齡不足34周、體質量低于2 kg的新生兒[1],如何加大對早產低體質量兒的營養支持,促使其正常生長、發育是兒科領域的研究熱點。既往臨床上多通過常規護理進行喂養,但早產兒不易耐受,有必要探索新型護理模式,以減少喂養不耐受情況,促使早產兒早期達到標準體質量。本研究為明確護理流程重組對早產低體質量兒喂養效果的影響,對39例早產低體質量兒以護理流程重組方式使用綜合護理干預,并以常規護理模式作為參考,現報道如下。
本組早產低體質量兒共78例,均在2015年7月—2016年9月就診,排除消化道存在先天性畸形病變者、先天性遺傳病者、無呼吸系統支持治療者,本組患兒出生后1 min、5 min的Apgar評分均在8分以上,其父母知情同意。隨機分成研究組、對照組,均39例。研究組中男20例,女19例;胎齡28~34周,平均胎齡是(30.16±1.03)周;對照組中男21例,女18例;胎齡29~34周,平均胎齡是(30.17±1.01)周;兩組早產低體質量兒平均胎齡、性別等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在喂養過程中應用常規護理模式,即采取普通胃管間歇喂養法,并配合以口腔清潔、觀察呼吸等基礎性護理;研究組則在喂養期間應用予以非營養性吸吮、喂養后體位護理、微量泵間斷胃管喂養、腹部撫觸等綜合護理干預,并將上述四項護理干預措施以流程重組方式形成一種護理循環,貫穿于早產低體質量兒整體喂養護理中,具體如下:
(1)非營養性吸吮:在胃管喂養前,使用空橡皮奶頭讓患兒進行5~10 min的非營養性吸吮。
(2)喂養后體位護理:喂養后,將早產兒擺成仰臥位,頭肩部抬高15°,以專用臥墊,使其保持1 h左右的仰臥位;在專用臥墊內灌注溫水3 600 ml,置入預熱的暖箱內,依據其身長置放凹形枕。
(3)微量泵間斷胃管喂養:依據早產兒的身體狀況,控制微量泵,調節好胃管喂養速度,保持勻速,并每隔2 h喂養1次,每次1 h。
(4)腹部撫觸:俯臥后、再次喂養前,應予以5 min腹部撫觸,將掌心置于早產兒腹部,將臍部作為中心,以從內向外、順時針方向,予以均勻的撫觸。同時,以手指指腹輕揉早產兒左側腹部,時間是8~10 min。另外,嚴密觀察早產兒臨床表現,若有哭鬧、膚色改變等反應則立即暫停撫觸。
(1)統計喂養不耐受率,包括嘔吐、胃殘留、腹脹等情況。(2)記錄恢復正常體質量時間;恢復正常體質量標準如下:早產兒體質量與同齡正常小兒相同。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輸入本組研究所得數據:計數資料使用(n,%)表示,使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共39例,嘔吐者1例,腹脹者1例,胃殘留者1例,其喂養不耐受率是7.69%;對照組共39例,嘔吐者3例,腹脹者5例,胃殘留者2例,其喂養不耐受率是25.64%;兩組對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χ2=4.523,P<0.05)。
研究組恢復正常體質量時間是(7.95±1.29)d,對照組恢復正常體質量時間是(11.98±3.75)d,兩組對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t=6.427,P<0.01)。
早產低體質量兒因其胃腸功能尚未發育成熟,喂養期間容易出現不耐受情況,而早產兒低體質量兒因營養滯后,生長發育往往落于正常新生兒之后,并因先天不足,其生長發育與正常新生兒相比需要一個較長的追趕過程[2-3]。因此,如何通過早期護理干預,加速早產低體質量兒的生長發育進程,降低其出生時低體質量危害性,是優生優育的重要問題[4],而早產低體質量兒喂養是否成功,與其生長發育有密切關系[5]。
既往多項臨床研究[6-7]證明,常規護理模式在優化早產低體質量兒的喂養效果方面有一定不足,需采取新興的、“以病人為中心”的現代化護理模式,其中以綜合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確切,但缺乏足夠的實驗依據,需做進一步分析。綜合護理干預模式強調護理內容的全面性,可有效彌補常規護理的缺陷,為患者提供全面、優質、綜合的護理服務。在早產低體質量兒喂養期間應用綜合護理干預,建議提供非營養性吸吮、喂養后體位護理、微量泵間斷胃管喂養、腹部撫觸四項護理服務。其中,非營養性吸吮可興奮早產兒口腔感覺神經纖維,刺激胃腸道發育、成熟;喂養后體位護理可減少消耗,促進消化吸收;微量泵間斷胃管喂養可提升早產兒對于喂養過程的耐受性,而腹部撫觸則可促進胃腸蠕動,增加進食量。此外,將上述護理內容以流程重組方式形成良性循環,可進一步改善喂養效果。結果提示:研究組喂養不耐受率較低,恢復正常體質量時間較短,證明了護理流程重組對早產低體質量兒喂養效果的積極影響。胡細娥[8]曾對36例早產低體質量兒應用護理流程重組模式,結果顯示研究組患兒體質量恢復時間是(7.4±3.6)d,與本組結果相一致,進一步驗證了護理流程重組用于早產低體質量兒喂養中的突出效果。
[1] 郭小燕,張瑛,周蕓. 延續護理干預對早產低出生體質量兒生長發育的影響[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31):3746-3748.
[2] 羅燕. 營養護理干預對早產低出生體質量兒營養狀況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7,23(14):187-189.
[3] 呂翠媚. 發育支持護理對早產極低體重兒體質量和睡眠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90-91.
[4] 陸春梅,胡曉靜,張玉俠. 1例650g超低體質量極早早產兒的早期護理[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9):63-64.
[5] 周毅先,王俏艷,羅燕,等. 1例超低出生體質量早產兒的護理體會 [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20):224-226.
[6] 鄔慧明. 院外延續護理干預對極低出生體質量早產兒生長發育的影響 [J]. 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4):24-25.
[7] 趙英榮. 品管圈干預下純母乳喂養對極低體重早產兒生長發育的影響 [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18):211-212.
[8] 胡細娥. 護理流程重組對36例早產低體質量兒喂養的影響[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5,24(14):124.
關于作者署名
論文作者對內容負責,又為文獻檢索中的作者索引提供讀者查詢。作者署名不宜過多。作者應是(1)參與選題和設計、資料分析和解釋者;(2)起草或修改論文中關鍵性理論或其他主要內容;(3)對編輯部的修改意見進行核修,在學術界進行答辯,并最終同意該文發表者。集體署名的文章必須明確負責的關鍵人物,其他有貢獻者可以列入文章最后的致謝部分,作者中如有外國人,應征得本人同意。人名后一般不注明學銜職稱。作者單位地址書寫格式通常由小到大。并注明郵編。
Feeding Effect of Nursing Process Reengineering on Diet in Preterm Infants With Low Body Weight
ZHENG Xiaolei Pediatrics Department, General Hospital of Tonghua Mining Group, Baishan Jilin 13430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feeding effect of nursing process reengineering on in preterm infants with low body weight.Methods78 cases of premature and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July 2015 to Sept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grouped randomly, the study group (n=39)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mode and nursing content was process reengineered, the formation of circulating was throughout the care of premature and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the control group (n=39)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feeding intolerance rate and recovery time of normal body mas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1)The feeding intolerance rate of premature infants with low body weight was 7.69% in the study group, which was lower than 25.64%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2) Time of body mass returned to normal in study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1).ConclusionThe nursing process reengineering has positive inf l uence on the feeding effect of premature and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nursing process reengineering;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feeding effect
R615
A
1674-9316(2017)20-0145-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0.075
通化礦業集團總醫院兒科,吉林 白山 1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