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芳
電子醫囑聯合PDA在神經內科護理的應用
錢芳
目的探究電子醫囑聯合PDA在神經內科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1—6月實施電子醫囑與PDA后的臨床護理相關內容為研究資料作為研究組,主要包括護理人員對醫囑的執行效率及準確性、患者的滿意度以及投訴情況,另將將電子醫囑與PDA聯合使用前2015年1—6月的6個月作為對照組,對實施前后的效果進行分析。結果研究組患者生命體征的監測時間、發放藥物時間、交班報告時間以及輸液、注射時間等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電子醫囑聯合PDA可減少護理人員的差錯發生,減少患者的投訴。結論電子醫囑聯合PDA對于神經內科護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有積極的影響,減少了護理中的差錯發生情況。
電子醫囑;PDA;臨床護理
隨著醫療機構信息化水平的大力提升,電子醫囑及PDA的應用越發廣泛。電子醫囑將以往傳統的手工書寫、審核、錄入等人工模式轉變為微機錄入、審核、打印、簽名等電子化模式[1]。PDA也已應用于臨床護理工作中,PDA可以運用網絡將患者信息共享,在收集數據、整理工作量、記錄相關的治療效果等方面簡單易查,護理人員不必去護理站就可以實時查詢與患者疾病有關的記錄,操作簡單、攜帶方便[2-3]。本次研究根據我院應用電子醫囑聯合PDA在臨床護理上的應用,取得了非常好的臨床效果?,F將研究資料總結如下。
取2016年1—6月我院神經內科聯合使用電子醫囑與PDA前后6個月的臨床護理相關內容為研究資料作為研究組,主要包括護理人員對醫囑的執行效率及準確性、患者的滿意度以及投訴情況,將電子醫囑與PDA聯合使用前2015年1—6月的6個月作為對照組。
2015年1—6月的對照組僅使用電子醫囑,2016年1—6月的研究組采用電子醫囑聯合PDA的方法,具體如下:
1.2.1 電子醫囑執行流程 在醫生辦公室相關醫生的電腦界面下達醫囑,下達正確后提交醫囑,護理人員在護理站的電腦系統中復查各項下達的醫囑并收費(自動生成),在確定無誤后打印相關的條形碼,若發現所下達的醫囑有誤,則護理人員可以選擇此項醫囑,點擊返回按鈕,將該項醫囑退回醫生電腦界面,并會提示醫生,使之重新核查該項醫囑是否正確,核查無誤后可再次提交,執行醫囑同上,護理人員最后可持PDA對患者進行核實,對各種用藥及輸液、注射卡進行掃碼核實[4]。
1.2.2 PDA用法 使用的系統為訊寶科技MC50手持PDA床邊移動護理系統,醫院的信息網為其軟件支撐平臺,掌上電腦為其硬件平臺[5]。具體使用方法:(1)錄入?;颊咴谌朐汉螅o理人員對其進行詢問病史,采集相關數據,護士可直接將患者的生命體征相關參數、血糖、體質量等錄入PDA,將錄入的信息保存后可直接聯結到護理站和醫生辦公室電腦系統。(2)核對。入院患者在辦完住院手續后,將攜帶患者信息的腕帶戴于患者手腕上,對患者進行治療、手術或檢查時可通過掃描腕帶條形碼確認患者,而且對患者每日進行發藥、輸液、注射時還可經腕帶條形碼掃描確認各種操作是否正確,使誤差縮到最小,核對以后該系統記錄執行操作的時間以及相關的責任人。(3)查詢。應用PDA可直接了解到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各項醫囑的執行情況,還可了解患者的體溫、血糖的監測情況,各項檢查化驗單的情況。
觀察電子醫囑聯合PDA使用前后患者生命體征的監測時間、發放藥物時間以交班報告時間以及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采用SPSS 19.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生命體征的監測時間、發放藥物時間、交班報告時間以及輸液、注射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電子醫囑聯合PDA可以減少護理人員的差錯發生率,降低護理人員的投訴,見表2。
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進步,信息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臨床護理工作中,電子醫囑和PDA就是應用較為廣泛的醫療信息技術,兩者聯合應用可極大地提高護理質量。電子醫囑和PDA聯合應用的主要優勢有[6-7]:(1)最大程度地簡化護理流程,節約護理時間,護理人員在執行醫生的醫囑的時候,不必抄寫各種處置卡片,避免在繁瑣的過程中出現差錯,常規的處置工作量大,給護理增加了很大的難度,而采用電子醫囑后,護理人員可以省去很多繁瑣的程序,只需驗證醫囑的內容,若醫囑正確,進行復審、打印。提升了護理人員的護理效率,增加直接護理患者的時間。(2)對醫囑的規范化書寫。電子醫囑的應用減少了手寫時錯誤的發生,醫囑的處理也更加程序化,在執行醫囑時由于系統化處理,不會再出現遺漏或者用藥劑量單位錯誤的情況發生。(3)PDA能為護理人員展示患者的全部情況,護理內容,長期醫囑主要包含有護理級別、飲食及用藥等全部情況,臨時醫囑包含有各種檢查結果,手術的麻醉部位、方式、手術過程中的記錄以及出院信息等,醫囑單上的內容均可顯示在PDA上,方便護理人員隨時了解患者狀態,并查驗相關醫囑是否準確執行。(4)回顧性檢查。對PDA相關的執行項目進行回顧性查看,醫囑項目前無對勾者表示尚未執行,使護理人員能夠一目了然的發現哪項醫囑尚未執行進而避免了醫囑的漏執。(5)下醫囑的時間真實、準確。常規的手寫醫囑無論是那個時間段下的,一般均會習慣性寫一個時間點,若發生醫患矛盾糾紛時,時間的錯誤可能成為引起糾紛的主要關注點,而電子醫囑會自動默認下醫囑時的時間,任何人不能改變,因此可作為避免糾紛的疏漏點,電子醫囑更適合臨床的護理工作。
表1 兩組患者應用效果比較( ±s)

表1 兩組患者應用效果比較( ±s)
分組 生命體征的監測時間(min) 發放藥物時間(min) 交班報告時間(min) 輸液、注射時間(min)對照組 10.24±2.52 38.26±1.13 11.29±1.21 28.45±1.47研究組 6.35±1.68 30.51±1.15 5.85±1.12 17.39±1.25 t值 7.034 9 26.328 5 18.071 5 31.393 9 P值 <0.05 <0.05 <0.05 <0.05

表2 電子醫囑聯合PDA使用前后護理人員差錯及投訴例數的對比[n(%)]
為探究電子醫囑與PDA聯合應用臨床護理效果,將聯合使用前后護理情況作為研究對象,結果顯示電子醫囑聯合PDA使用后其患者生命體征的監測時間、發放藥物時間、交班報告時間以及輸液、注射時間均短于聯合使用前,且電子醫囑聯合PDA可以減少護理人員的差錯發生,降低護理人員的投訴,對于現代護理工作應用價值極高[8-9]。
綜上所述,神經內科護理工作中應用電子醫囑聯合PDA效果顯著,將先進的信息技術從醫院護理工作站延伸到患者的床旁,節省護理人員來回跑動的時間,減輕其護理的工作量,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些許缺陷,但總體來說提升了護理質量,減少護理過程中差錯的發生,也降低了患者的投訴,電子醫囑聯合PDA值得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借鑒使用。
[1] 張余,何靜,沈劍. 規范電子醫囑處理及查對流程的效果及體會[J]. 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15,12(2):94-95.
[2] 王靜,韓宇洲,蔣孝慧. PDA在患者安全核查中的臨床應用[J].醫學信息,2016,29(13):111-112.
[3] 陳淑萍,張小詠,邊旭娜,等. 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防范電子醫囑風險中的應用[J]. 護理學雜志,2013,28(17):64-65.
[4] 張艷,毛樹松,范德蘭,等. 物聯網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 護理學雜志,2012,27(23):79-80.
[5] 顧慧. 護士執行電子醫囑過程存在缺陷分析及對策[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15(22):178-180.
[6] 王洪干,張怡. PDA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應用的效果分析[J]. 中外醫學研究,2013,11(15):87-88.
[7] 支美娜,王玲,閆淑芳. 移動護士工作站在護理不良事件中的應用與觀察 [J]. 中國數字醫學,2014,9(6):35-36,41.
[8] 支煥清. 電子醫囑在臨床應用中常見問題的分析及應對措施[J].護理研究,2014,28(6):746-747.
[9] 邵偉. 電子病歷質量控制及保障措施研究[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13):4-5.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Medical Consultation Combined With PDA in Nursing of Neurology Department
QIAN Fa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00,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lectronic medical consultation combined with PDA in nursing care of neurology department.MethodsFrom January to June 2016, the contents of clinical care and PDA we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group, which included the implementation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of the nursing staff,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complaint.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lectronic doctor's advice with the PDA in the first six months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5.ResultsMonitoring time of vital signs, drug delivery time, transfusion report time and injection time in study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mbination of electronic medical advice and PDA can reduce the mistakes of nursing staff and reduce the patient's complaints.ConclusionThe combination of electronic advice and PDA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neurology care and reduces the occurrence of errors in nursing.
electronic medical advice; PDA; clinical nursing
R615
A
1674-9316(2017)20-0194-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0.101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福建 廈門 3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