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盛 黃惠珍 吳美財
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早期急性乳腺炎中的臨床效果探究
沈良盛 黃惠珍 吳美財
目的對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初期急性乳腺炎中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方法將門診接診的初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抽取88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44例。對照組使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研究組使用綜合護理干預。隨訪時間為3個月,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與護理效果、治療結局。結果研究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紅腫熱痛消失時間與炎癥消退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護理效果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治療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護理中應用綜合護理,能夠有效縮短癥狀改善時間,提升臨床治療效果。
綜合護理;初期;急性乳腺炎;療效分析
急性乳腺炎在哺乳期婦女,尤其是初產(chǎn)婦中具有很高的發(fā)病率,有文獻報道急性乳腺炎初產(chǎn)婦患病占50%,初產(chǎn)婦與經(jīng)產(chǎn)婦之比為2.4:1[1]。臨床研究證明,不正確的哺乳姿勢、擠壓乳汁、乳頭皸裂等都是急性乳腺炎的致病原因。早期癥狀主要有疼痛,哺乳時更甚、乳汁分泌不暢,乳房腫塊或有或無,皮膚微紅或不紅,或伴有全身不適,食欲欠佳,胸悶煩躁等。若延誤治療時機不僅會影響嬰兒的喂養(yǎng),還將導致乳腺膿腫[2]。基于急性乳腺炎的高發(fā)病率,探究更為科學的治療與護理方式具有重要意義。本次研究使用隨機抽樣方式選取88例初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對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初期急性乳腺炎中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報告如下。
從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門診接診的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抽取88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44例。本次研究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全部患者自愿參與。納入標準:全部患者臨床癥狀為急性乳腺炎,未發(fā)展成膿腫,乳房體積有所增大,存在腫塊,但界限不明顯,局部紅腫,體溫升高、畏寒,診斷標準與第六版《婦科學》相符。排除標準:乳腺腫瘤患者、心肺系統(tǒng)疾病患者、甲狀腺腫大患者。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 1 對比不同組別患者臨床資料
全部患者使用相同的治療方式,口服或靜脈滴注廣譜抗生素等,將青霉素(生產(chǎn)單位:天津藥業(yè)焦作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1020094)溶解于生理鹽水中,注射在炎癥腫塊周圍。
對照組使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包括飲食干預、日常護理等。研究組使用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操作為:
心理干預:早期乳腺炎患者由于生理上的不適以及對嬰兒喂養(yǎng)的擔憂,心理上難免出現(xiàn)焦慮、不安等情緒,護理人員要使用親切、耐心的語氣對其問題進行耐心解釋,協(xié)助住院患者辦理好入院相關手續(xù);在患者進入病房前將病床整理好、提前通風、準備熱水,盡量滿足一些患者對環(huán)境的要求。若無法滿足,與患者耐心溝通,將原因解釋清楚;將醫(yī)院情況與主治醫(yī)生主動介紹給患者,緩解患者陌生情況給患者帶來的不安。與其他乳腺類疾病有所不同,急性乳腺炎的發(fā)生與患者自身情緒具有緊密聯(lián)系[3]。在產(chǎn)婦分娩后,若出現(xiàn)產(chǎn)后抑郁癥將增加該病發(fā)生率[3]。因此,護理人員要加強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認識,積極與患者溝通,向患者解釋急性乳腺炎發(fā)病機制;幫助患者認識到在當前醫(yī)療水平下,該病有很高的治愈率,引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鼓勵患者加強與嬰兒的交流,并循序漸進運動;將患者患病期間心理上可能發(fā)生的變化告知患者家屬,幫助家屬認識到家庭支持的重要作用,要求家屬多多關心、鼓勵患者。
外敷與按摩護理:在操作前征得患者同意,使用干凈的熱毛巾熱敷患處24 h,還可把新鮮蒲公英、銀花葉各60 g洗凈加少許醋或酒,搗爛外敷。在按摩時,護理人員站在患者患側,把潤滑劑均勻涂抹在患側乳房,沿乳頭方向從乳房基底部到乳暈進行均勻按摩,按摩次數(shù)為使淤積乳汁流出為最佳。
日常哺乳護理 :在患者生產(chǎn)后盡早吸允,保持適當吸允的頻率,并且將正確的哺乳姿勢指導給患者,及時糾正乳頭凹陷,盡量避免讓嬰兒使用奶嘴,若母乳量缺乏,讓嬰兒充分吸允兩側乳房后再使用母乳替代品喂養(yǎng),務必將乳汁排空,防止乳汁淤積;不能將乳頭長時間放置在嬰兒口中,保持嬰兒口腔清潔的環(huán)境。若乳頭出現(xiàn)皸裂,使用乳頭保護器,在哺乳結束后使用乳汁保護乳頭。
(1)臨床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3種梯度。顯效:患者乳汁排出基本上完全通暢,腫塊消失或明顯減小,體溫恢復正常;有效:乳汁排出時存在阻礙,腫塊雖然有所減小但是并未完全消失,疼痛有所改善,體溫不高于38℃;無效:癥狀未改變甚至更為嚴重,發(fā)生膿腫。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4]。
(2)護理效果。包括紅腫熱痛消失時間、炎癥消退時間與護理效果滿意度。
(3)治療結局。包括花費的治療時間與轉歸率。
數(shù)據(jù)資料用SPSS 19.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2。

表 2 對比不同組別患者治療效果[n(%)]
研究組患者紅腫熱痛消失時間與炎癥消退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護理效果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 3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
對研究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后全部患者成功轉歸,對照組患者中有2例發(fā)展為膿腫性急性乳腺炎,研究組患者花費的治療時間比對照組短(P<0.05)。見表4。
表 4 對比不同組別治療結局(±s,d)

表 4 對比不同組別治療結局(±s,d)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時間研究組 44 4.84±0.32對照組 44 7.26±0.79 t值 - 18.833 P值 - 0.000
急性乳腺炎在哺乳期婦女中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尤其多見于初產(chǎn)婦,為乳腺急性化膿性感染的一種,通常由于乳汁淤積、感受外邪而發(fā)病。按照病情的發(fā)展,該病分為早期、中期、晚期,早期癥狀主要有乳房腫脹、局部硬結,進而發(fā)展成紅腫熱痛,部分患者出現(xiàn)腋窩淋巴結腫大[5]。在治療中不僅需要對癥治療,緩解患者癥狀,還要使用科學的護理方式與其相配合。
相較于常規(guī)的護理方式,綜合護理服務模式不僅具有全面性,還具有一定針對性,能夠基于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與實際需要選擇相應的護理方式[6]。該種護理方式將生理與心理上的護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重視健康知識的宣傳與教育,從患者心理出發(fā),及時進行心理上的疏導,鼓勵患者克服擔憂與不安等情緒,防止對治療效果造成影響。在綜合護理中使用手法按摩方式能夠促進患者乳房位置的血液循環(huán),加快循環(huán)速度,促進原本淤積在內(nèi)的乳汁排出,減少膿腫的發(fā)生[7]。健康知識的教育能夠幫助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擠壓乳房,喂奶時間保持在20分鐘以內(nèi)。護理人員還要將正確的哺乳姿勢教授給患者,防止乳汁淤積[8]。本次研究中,對照組使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研究組使用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與護理效果、治療結局。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紅腫熱痛消失時間與炎癥消退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護理效果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治療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說明相較于常規(guī)的護理方式,綜合護理干預能夠取得更為顯著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在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護理中應用綜合護理,能夠提升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治療結局。
[1] 王慧,楊玉梅. 綜合護理在產(chǎn)后乳腺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21):137-138.
[2] 林敏,張思義,盛偉. 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乳腺炎患者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 湖北理工學院學報,2012,28(5):51-53.
[3] 朱慶芬. 早期急性乳腺炎的綜合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 河南醫(yī)學研究,2014,23(7):144-145.
[4] 凌艷清. 早期急性乳腺炎的綜合護理干預及療效觀察[J]. 世界臨床醫(yī)學,2016,10(1):122.
[5] 姬潤調. 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應用綜合護理干預的療效分析[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6,1(22):178,180.
[6] 郭田英,謝起鳳,李曉英,等. 早期急性乳腺炎綜合護理干預的療效觀察 [J]. 基層醫(yī)學論壇,2015,17(23):3270-3271.
[7] 徐桂鳳. 護理干預對急性乳腺炎患者的效果研究[J].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6(1):155-156.
[8] 彭向莉,陳琮英,鄭愛秋,等. 綜合護理干預在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療效觀察 [J]. 吉林醫(yī)學,2013,34(19):3900-3901.
Clinical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Early Acute Mastitis
SHEN Liangsheng HUANG Huizhen WU Meicai Department of Breast Surger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early stage of acute mastitis.Methods88 patients with acute mastitis in outpatient service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randomly,44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methods,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follow-up time was 3 months, 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 nursing effect and treatment outco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time of redness and swelling, the disappearance of heat pain and the time of inflammation subsided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effec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The treatment tim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In the early stage of acute mastitis,comprehensive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time of symptom improvement and improv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treatment.
comprehensive care; initial stage; acute mastitis; 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R615
A
1674-9316(2017)20-0163-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0.084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乳腺外科,福建 廈門 3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