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榮
5步式敘事護理干預對老年PCI術后患者服藥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楊秋榮
目的探討5步式敘事護理干預對老年PCI術后患者服藥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心內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0例行冠狀動脈介入(PCI)術后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為對照組,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0例同病種和年齡段的PCI術后患者作為觀察組。對照組術后給予常規護理和出院后社區延伸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5步式敘事護理干預方法。對比兩組患者出院后半年內服藥依從性和生活質量調查結果。結果兩組患者出院時服藥依從性和生活質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第1個月和第6個月時觀察組服藥依從性和生活質量平均得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老年冠心病PCI術后患者接受5步式敘事護理干預,能改善患者對術后服藥的自我管理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敘事護理;老年冠心病;PCI術后;服藥依從性;生活質量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為我院心內科近年廣泛開展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主要人群,多采用經橈動脈或者股動脈穿刺心導管技術進行狹窄、閉塞的冠狀動脈管腔疏通,以改善患者急性心肌缺血恢復血流灌注[1]。PCI患者術后和出院后的社區延伸管理對保證手術效果和減少術后并發癥都相當重要,尤其對于生理功能和認知功能減退的老年患者群體更需要加強管理,以降低死亡風險及改善生活質量[2]。敘事護理是我院近兩年開展的以敘事療法為基礎的優質護理服務新項目,是以護理人員對護理對象予以傾聽、吸納、幫助、重塑的護理干預服務模式[3]。我們將該服務模式應用于PCI術后老年患者,以促進患者術后自我管理過程中的服藥依從性從而提高其生活質量,實施后取得滿意效果,現總結如下。
選取我院東院區心內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0例行冠狀動脈介入(PCI)術后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為對照組,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0例同病種和年齡段的PCI術后患者作為觀察組。對照組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齡60~84歲,平均年齡(70.12±6.64)歲;觀察組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齡61~84歲,平均年齡(70.18±6.66)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 給予患者PCI術后常規護理,包括病情觀察、基礎護理、穿刺肢體保護及治療、用藥、飲食相關健康教育。患者出院前發放健康指導手冊,出院后做好社區延伸護理服務,第1個月的每周電話隨訪1次,月底入戶隨訪,第2月起每2周電話隨訪1次,第6個月結束再次入戶隨訪并進行服藥依從性和生活質量調查。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5步式敘事護理干預法:
(1)素材訪談收集法:采取護理人員與患者面對面訪談或者電話訪談形式,將提前備好的敘事素材訪談提綱引導患者述說其PCI術后需要配合的服藥相關事項:服藥的種類、時間,服藥的原因,不能按時按量服藥的后果,需要家人或者醫護人員幫助的事項,目前服藥的自覺性等。
(2)敘事內容評價法:依據敘事護理干預目標原則,評價與選擇所收集到的敘事內容,篩選保留出對患者自主、按時服藥行為有影響的敘事內容,并分為促成和阻礙因素(積極和消極內容)兩部分。
(3)敘事內容編輯法:將篩選出的促成和阻礙因素主題給予提煉,按照主題撰寫視頻對話劇本,全體護理組人員反復推敲修改劇本后,拍攝成主題式微視頻。視頻內容以角色扮演和圖片展示方式,提醒患者按時用藥,指導相關藥物的用法用量,定時返院復查的重要性,以及出院后適當的飲食、運動等方面的健康指導。
(4)敘事視頻放映法:出院前與患者及患者家屬組成微信或者QQ群組,推送敘事微視頻并提醒患者和家屬收看。
(5)訪談式主題干預法:患者出院并收看視頻1周后進行電話回訪,之后的定期電話及入戶隨訪時,著重引導患者訴說視頻觀看后感想,了解其對PCI術后服藥依從性的態度與行為現狀,幫助分析影響其服藥依從性的態度與行為的促成和阻礙因素,強化不能自覺和按時服藥的不良后果的教育,引導和修正患者對用藥依從性的錯誤認知和行為。
(1)用藥依從性評分;參照慢性病自我效能表(DSES)自行設計用藥依從性評價調查表[4],包括2級評分法共20項:按時復診、按時服藥、合理飲食、作息規律、自我調整、適度運動,各3項,戒煙戒酒2項,每項目1分,0~20分,分值與依從性成正相關。
(2)生活質量評分:運用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WHO quality of life scale,WHOQOL-BREF)測定個體近2周的生存質量[5]:對患者進行生理、心理、社會關系和環境共4個領域進行指導測評,總分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存質量越好。
(3)評定時間:于患者出院時、第1個和第6個月月底入戶家庭隨訪時進行測評,由護士提問患者回答。
本文數據均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兩組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出院時服藥依從性和生活質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第1個月和第6個月時觀察組服藥依從性和生活質量平均得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和表2。
表1 兩組患者服藥依從性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服藥依從性比較(±s)
組別 例數服藥依從性出院時 出院第1個月 出院第6個月觀察組 30 3.85±2.12 9.51±1.43 16.31±2.13對照組 30 4.07±1.88 5.12±1.24 7.12±2.21 t值 - -0.402 6.891 16.864 P值 - 0.689 < 0.001 < 0.001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
組別 例數生活質量出院時 出院第1個月 出院第6個月觀察組 30 43.66±11.23 58.56±10.17 81.12±12.12對照組 30 44.21±12.64 51.37±10.31 56.44±12.01 t值 - -0.596 2.65 8.963 P值 - 0.553 <0.01 < 0.001
我院近年開展的冠心病PCI術成功搶救了多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治療效果好,住院治療時間也極大的縮短,減少了醫療成本支出。但存在的缺陷是術后患者接受相關健康知識指導不足,對術后自我管理如服藥的依從性不高,存在導致術后病情再次復發或者加重的高危因素,為冠脈再次狹窄率和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因素[6]。
敘事療法,是目前受到廣泛關注的后現代心理治療方式,它擺脫了傳統意義上將人看作為問題的治療觀念,透過故事敘說、問題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變得更自主、更有動力[7]。以敘事療法為基礎的敘事護理模式是我院近年開展的優質護理服務拓展項目之一,倡導敘事護理中的陪伴、貼近、共情的意義,指導護理人員與患者、患者家屬、同事及家人進行心貼心的溝通交流,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細致入微的開展人文關懷[8]。
我們將敘事護理應用于PCI術后老年患者,針對老年人生理特點,通過敘事的故事敘述使問題外化,從而對深層次事件進行挖掘,應用情景微視頻以老年患者更易接受的故事形式達到健康教育和指導的目的,作為社區延伸護理形式,臨床效果顯著,觀察組患者在出院后第1個月的用藥依從性和生活質量優于對照組,第6個月時兩組對比結果更為顯著,說明接受形式護理模式的觀察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質量都得到提升,使患者出院后的康復和延伸護理得以全面開展。
[1] 鄭志偉,陳翠儀,康彥紅,等.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后造影劑腎病的危險因素研究[J]. 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12,18(1):17-19.
[2] 王靖,劉慧敏,張燕. 護理風險管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經橈動脈途徑PCI術后嚴重不良事件的影響[J]. 河北醫藥,2013,35(12):1911-1912.
[3] 焦晚珍,李俊英,李秀珍,等. 我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實踐及成效 [J]. 全科護理,2012,10(1):72-73.
[4] 范福玲,劉淑霞. 服藥依從性自我效能量表測量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信度和效度評價[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20):1502-1505.
[5] 賀伶,武彥昭,張蘭,等. WHOQOL-BREF量表評估喉癌患者兩種術后生存質量的比較[J]. 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1,32(10):1154-1156.
[6] 張阿蓮,卞玲,胡靖超,等. 行急診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間死亡因素分析[J].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4,28(8):113-115.
[7] 高燕. 敘事輔導法理論與實踐研究[J]. 心理技術與應用,2015,3(6):46-50.
[8] 楊成芬. 敘事療法在前置胎盤孕婦期待治療期的應用[J]. 護理研究,2016,30(28):3540-3543.
Effect of 5-step Nar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Patients After PCI
YANG Qiurong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yungang, Lianyungang Jiangsu 222000,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5 step nar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patients after PCI.Methods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5,3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intervention (PCI)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Between January 2016 and January 2017, 3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the similar age after PCI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are and post hoc hospital car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5 steps of nar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quality of life survey results discharged after six month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0.05). The average score of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first and sixth months of discharg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5 step nar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after PCI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diseas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narrative care; elderly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CI after surgery; medication compliance; quality of life
1674-9316(2017)20-0168-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0.086
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心內科,江蘇 連云港 222000
R61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