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蘭
(重慶市萬州區龍沙鎮農業服務中心,重慶404005)
龍沙鎮榨菜無公害栽培技術
吳 蘭
(重慶市萬州區龍沙鎮農業服務中心,重慶404005)
文章以重慶市萬州區龍沙鎮為例介紹了榨菜無公害栽培技術,主要從良種選育、適期播種、適時移栽、田間管理、適時采收等方面進行闡述,以期為榨菜的栽培提供參考。
榨菜 無公害 栽培技術
榨菜屬于被子植物門,多為草本植物,用其莖為原料腌制的成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榨菜做工獨特,用料也十分考究,是世界三大著名腌菜之一。同時,榨菜有著較高的營養價值,含有多種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纈氨酸、色氨酸、蘇氨酸)和人體所需要的微量元素(鋅、碘、硒等)。為將榨菜的知名度做得更大,更好為廣大消費者服務,我國榨菜栽培人員采用多種方法,改善現有栽培技術以達到榨菜無公害栽培的要求。
無公害農產品即以國家頒布的《食品衛生標準》為衡量的金標準,農藥、重金屬、硝酸鹽、有害生物(包括有害微生物、寄生蟲卵等)等多種對人體有毒物質的殘留量均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的農產品。
無公害榨菜栽培技術是在傳統栽培過程中采取優化手段,即從種子選育到病蟲害防治均采用優化措施的栽培技術。
榨菜品種多種多樣,根據加工和市場需求選取合適的榨菜品種,主要分為原料加工榨菜、早熟鮮食、晚熟鮮食等類型。目前,龍沙鎮使用加工原料菜主要以“永安小葉”為主,早熟鮮食菜栽培主要是“涪雜2號”,晚熟鮮食菜栽培主要為“涪豐14”。
(1)播種。榨菜不宜過早播種,否則會出現先期抽薹,并且蚜蟲危害嚴重。適宜的播期一般為9月上旬,如果遇到連續高溫晴天,可以適當推遲榨菜的播種期,可將播種時間延遲到10月中下旬,波動時間大約為1個月。“永安小葉”在9月10~15日播種,10中下旬移栽,2月中旬采收。“涪雜2號”在8月 15~25日播種,苗齡在25~30 d,定植后60 d可采收。“涪豐14”播種期為10月10~15日,苗齡35~40 d。
(2)榨菜苗床的選擇和管理。苗床地應選土質為沙質土壤,土壤肥沃、排灌良好、背風、向陽的地方。在播種前30 d,結合深挖床土進行消毒,每667 m2用生石灰150 kg與床土混勻,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與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按1∶1比例混合噴霧,以防苗期病害和根腫病。
當菜苗4~5片真葉,苗齡25~35 d時及時移栽。拔苗移栽時,若苗床干燥,應前1 d澆水讓床土濕潤,減少拔苗對根系的損傷,提高成活率。移栽宜在陰天或晴天的下午進行,忌在雨天或雨后土壤濕度過大的情況下進行。移栽前用多菌靈噴霧,使幼苗帶藥移栽,減少病蟲害的發生。移栽時,株行距33.33 cm,6 000~7 000株/667 m2,肥土宜稀,瘦土宜密,早播宜稀,晚播宜密。
(1)加強肥水管理。掌握“增施基肥,早施提苗肥,重施中期肥,看苗補施后期肥”的施肥原則。基肥每667 m2施腐熟堆肥2 000~4 000 kg,過磷酸鈣15~25 kg,硫酸鉀10~15 kg,或榨菜專用復合肥50 kg。追肥通常有3次,第1次在移栽后7~10 d進行,每667 m2用清糞水2 000 kg,5 kg尿素;第2次在移栽后30 d左右進行,每667 m2用糞水3 000 kg,10 kg尿素,20 kg過磷酸鈣;第3次在移栽后65 d左右進行,即菜頭進入膨盛期時,每667 m2用人畜糞2 500 kg,尿素3 kg。作為鮮食的榨菜,在收獲前20~30 d停止施肥。
(2)中耕除草。第2次施肥后,在菜株未封行前,進行中耕,除去雜草,如土壤濕度過大,則應該提前行間深中耕,配合施提苗肥,提高植株的生長勢,為高產打下堅實的基礎。
(3)加強病蟲害防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病蟲害防治原則。從苗期開始,要做好苗床的消毒,排水減濕,盡早防治;加強肥水管理,確保植株健壯,提高其抗病能力;必須按照無公害蔬菜生產要求,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
以加工榨菜為目的的,在2月中下旬(雨水節前,菜頭剛開始冒頂時)采收;作為早熟鮮食栽培的,應結合市場需要,分期分批采收,當單個菜頭重量大于150 g以上就可以采收,從而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在無公害榨菜生產整個生育期,適時觀察其生長狀況,適期適量澆水及追肥,水過多會造成爛根,過度施肥會出現燒苗現象。對于生長過程中出現的病蟲害,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在未發現病蟲害之前,可以適當噴灑預防藥劑;發生病蟲害后,宜選用低毒、低殘留的無公害農藥進行防治,盡可能早地進行防治,以保證榨菜的產量和品質。在收獲期,禁止使用任何藥劑防治病蟲害。
[1] 楊品貴.榨菜直播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福州農業報,2010,(5)
[2] 譚春.珍榨菜無公害規范化栽培技術應用研究.鄉村科技,2016,(4)
[3] 謝麗君,楊林窄.榨菜無公害規范化栽培技術.四川農業科技,2015,(2):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