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曉玲
摘 要: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培養服務于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創新創業型人才是我國社會發展和經濟轉型新常態下對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新要求。由于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開設得比較晚,所以課程設置沒有形成體系。本文在分析了高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培養目標的理論依據基礎上,以鞍山師范學院為例,重點探討了高校創業教育課程“金字塔”體系的構建,以期為地方師范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提供新的發展思路。
關鍵詞: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地方師范院校;金字塔;創新創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創業教育是充分挖掘學生潛能,提升學生創業基本素質,培養學生創業綜合能力的教育,是將創新和創業融為一體的教育,更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2014年,李克強總理首次提出要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勢態。在此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全面展開,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總體上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目前來看,多數高校仍然只開設公共選修課程,不僅沒有創建相應的創業學科體系,更缺乏必要的研究和專業性指導,因而構建一個科學的完整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顯得極為迫切和必要。本文試就地方師范院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進行探討。
一、確立創業課程體系的培養目標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及《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12〕4號)精神,推動高等學校創業教育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建設,切實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創業教育工作,教育部制定了《普通本科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試行)》。教育部文件明確規定:“普通高等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內容以教授創業知識為基礎,以鍛煉創業能力為關鍵,以培養創業精神為核心。”
1.教授創業知識
創業知識是指在創業實踐過程中對個體具有指導意義的知識系統及知識結構,主要包括專業知識、經營管理知識、綜合性知識等,是多層次的綜合知識體系。具體包括:一是創業史,即國內外創業歷史和創業者的成功經歷、失敗教訓等;二是專業知識,即創立某一行業所必須具備的深厚專業知識;三是經濟管理類知識,即創業所必須了解和掌握的金融知識、營銷知識、財務知識和管理知識等常用的創業實務知識;四是綜合知識,即創業過程中所必須具備的形勢政策、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方法、法律知識、公共關系、協調人際交往等創業綜合性知識。系統的創業基本理論和技能,通常是創業者創業能力能夠得以充分發揮作用的工具,在今后創業活動中起著經常性、基礎性、關鍵性的作用。因此,在創業教育中,豐富大學生的創業知識是創業教育的主體內容。
2.鍛煉創業能力
創業能力是一種以智力為核心,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綜合性和創造性的,影響創業實踐活動效率,促進創業目標順利實現的特殊能力。大學生的創業能力應包含以下三個方面的要素:一是專業技能,即大學生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必須了解和掌握與要從事的創業經營項目有關的新技術的能力以及所從事或者經營主要項目的必備職業能力;二是行為能力,即包括機會識別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形勢判斷能力、風險分析能力、創業決策能力、協調溝通能力、創造創新能力、領導能力等;三是創業心理品質,即在創業過程中創業者必須具備創業熱情、獨立自信、意志堅韌、誠實守信、社會責任感及集體主義精神等特質。全面的創業能力將影響創業者未來的創業活動的效率和成敗。因此,在創業教育中鍛煉大學生的創業能力是創業教育的核心。
3.培養創業精神
創業精神(entrepreneurship)是指在創業者的主觀世界中,那些具有開創性的思想、觀念、個性、意志、作風和品質等。創業精神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發掘,即對機會的追求,是追求環境的趨勢和變化,特別是尚未被人們注意的趨勢和變化。第二個層面是創新,創業管理的關鍵在于創業過程能否“將新事物帶入現存的市場活動中”, 包含了求新、求變、求發展——即開發新產品、提供新服務、建立新制度、實施新流程或者設計全新的商業模式等。第三個層面是增長,創業精神所關注的在于“是否創造新的價值”, 創業者追求增長,他們不滿足于停留在小規模或現有的規模上,創業者希望他的企業的規模能夠盡可能的增長,員工能夠努力工作。因為創業者們在不斷尋找新趨勢和機會,不斷地創新,不斷地推出新產品和新的經營方式。通過創業教育教學,培養學生善于思考、敏于發現、敢為人先的創新意識,挑戰自我、承受挫折、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善于合作的職業操守,以及創造價值、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因此,創業精神是一種積極的思想觀念和精神狀態,對于指導創業實踐和未來的職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創業教育中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精神是創業教育的靈魂。
二、構建“金字塔式” 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因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是教育教學活動的載體,依據確立創業教育培養目標,構建和設置與培養目標相適應的課程體系,是目前地方高校有效實施創業教育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1.“塔基”創業課程體系的構建
創業教育的“塔基”培養是面向全體學生的,也就是要讓百分之百的在校學生接受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其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構建相對成熟的課程體系,使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成為高校高素質人才培養的必修課。鞍山師范學院于2013年成立職業發展教育與創業就業指導教研部,在全校范圍內開設“創業基礎”等公共必修課。通過課堂理論與案例教學相結合的教育,能很好地調動在校大學生創業的學習積極性,幫助有志于創業的大學生,使他們多些知識準備,早做心理準備。創業基礎課深入淺出的十二講,告訴學生如何認知創造、創新、創意和創業,如何識別創業機會,如何組建創業團隊,如何籌措創業資金,如何防范創業風險和如何撰寫創業計劃書等。系統、豐富的創業基礎課程豐富了大學生創業知識、強化創業精神、鍛煉創業技能,使大學生以創新的思維方式主動思考如何進行創新創業或者如何做好就業準備。此外,創業教育不單單要教會學生創業,而且還要與專業教育相結合,成為地方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的有機組成部分。為了更進一步推動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地方高校應該“專專結合”,即學生在創業過程中碰到了所學專業方面的難題,可請所在二級分院的專任教師進行具體答疑與指導,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經營方面的問題,如渠道開拓、創業團隊的組建、創業融資等,應由高校從事創業教育的專業教師或者高校聘任的校外創業導師——企業家給予分析與指導。因此,地方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必須不斷夯實“塔基”——實現創新創業教育引導的百分百全覆蓋。
2.“塔身”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創新創業教育的“塔身”培養是面向有創業意向的部分學生,也就是要對百分之三十至地三十五的在校學生實施創新創業培訓課程,培養學生具體的創新創業技能,實現課程、活動與實踐的有效融合。鞍山師范學院面向有創業意向的大二、大三學生開設企業經營模擬運作、網絡創業模式、KAB、SIYB創業培訓(GYB、SYB、IYB、EYB)等一系列創業公共選修課程,培養學生發現機遇,分析問題,制訂戰略、組織實施的綜合創新創業能力。通過創業選修相關課程的教學,提高學生對企業運行流程的了解,包括了解創業項目選擇的方法、產品的定位、企業戰略的制訂和財務能力的分析,進而增進管理意識,學到管理知識,掌握管理技巧,感受管理真諦,最終在未來的創新創業中加以靈活運用和創新發展。此外,模擬創業更是“塔身”課程體系的重要組織部分。學生通過模仿創業或嘗試創業的學習、體驗及參與,深刻認識企業運行的競爭態勢,將所學的相關創業理論知識與所模擬的管理實踐更好地融會貫通,進而找到最適合自己才能發揮的創業方向與項目,為今后全身心投入創業實踐中奠定知識與能力的基礎。因此,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還需要不斷筑強“塔身”——鞍山師范學院以三大平臺系統地培養百分之三十至三十五有創業意向的創新創業學生,即全國“挑戰杯”競賽導向平臺、“大創項目”練兵平臺和“創新創業選修”培訓平臺。
3.“塔尖”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創新創業教育的“塔尖”培養是面向有強烈創業意愿、創業實戰訴求或者創業項目的學生,也就是要對僅百分之五左右的在校學生實施創新創業精英強化培訓課程,幫助其掌握較為系統的創業知識,了解創業整個過程,接受創業訓練與輔導,最終找到合適的創業項目,進入學校創業孵化基地、實現自主創業。鞍山師范學院在“塔尖”的課程目標是開設創業先鋒班,通過多種形式的培訓,培養出有創業精神、創業眼光、創業膽魄和創業能力的精英學生。“塔尖”的課程體系開展模塊化教育,包括創業素質評估、創業項目選擇、市場分析、人力資源管理、企業設立流程、創業政策解讀、法律實務、市場營銷、電子商務、財務管理等內容。除此之外還增加了專題講座、企業實習、企業家訪談、創業導師指導等。通過課程講授,培養出一批熟悉國家有關創業的方針、政策和法規,掌握創業管理基礎理論和創業管理專業技能,具備創業素質和創業能力,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創業家精神的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在課程考核合格后頒發由學校和鞍山市中小企業局統一認證的創業培訓結業證書以及通識課學分2學分。創業先鋒班對學員進行創業意識、創業基礎知識以及有關經濟、法律法規的培訓,激發出學生的創業熱情,挖掘出學生的創業潛能,使學生掌握好必備的就業知識,進而實現個人的創業夢想。因此,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旨在塑造“塔尖”——孕育百分之五優秀創新創業實踐人才,選擇出產業前景好、擁有優秀創業團隊和以“專業為基礎、創新為內涵”的創業項目,通過設立大學生創業投資基金、創業孵化基地、大學生創業咨詢專家團等形式予以引導和扶持,同時拓展校外企業孵化基地,從場地扶持、引入風險投資以及創業項目培訓與指導等諸多方面開展一體化的扶植與幫助,共同孵化我校學生的創業項目,促進學生創業成果轉化和創業項目實際落地,從而實現創業項目以及創新創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翟 英.對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的思考[J].長春大學學報,2010(4).
[2]李 梅.高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探討[J].紡織教育,2009(1).
[3]鄧漢慧,劉 帆,趙紋紋.美國創業教育的興起發展與挑戰[J].中國青年研究,2007(9).
[4]木志榮.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探討[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