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蓉
摘 要:當前,在水利項目建設中,怎樣更好的保證水庫項目的質量,提升其安全性,正變得越發重要。但是由于我國現有的水庫年代已久,已經發生各式各樣的問題,造成其穩固性大打折扣。本文就此論述了水利水電項目之中水庫的加固手段。
關鍵詞:水利水電;水庫;加固
中圖分類號:TV5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當前,水利項目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到現在我國已有約為八萬多座的水庫,同時水庫現在已經成為水利項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水庫不僅可以起到防洪防澇的作用,同時也是人們農業用水以及生活、生產用水的重要來源。然而由于水庫的運行時間不斷延長,其中的各項設施已經發生老化情況,造成部分水庫發生不同程度的質量問題,造成水利的正常效益得不到發揮,也使下游群眾的正常生活,甚至是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所以有必要對水庫實施加固處理,避免災害的出現。
1.做好施工之前的工作
因為現在和病險水庫有關的數據、資料還相對較少,所以在對水庫實施加固處理之前,施工方需要對施工現場實施實地測量以及勘察工作。一是,要求對水庫大壩的安全情況實施鑒定,也就是通過實地勘察來明確水庫中所出現的各個問題和與之有關的安全系數;二是要求委托具有資質的相關企業再次考察以及核實鑒定結果,并基于此來制定出水利水電水庫加固方案以及有效的施工管理對策,以使水庫項目的加固工作可以順利完成,同時施工的安全性也得以保障;三是,應當綜合水庫功能加以有效定位,從而使更多的新技術和新設備可以被投入到施工作業中。
另外在進行施工作前,還需要設計方和施工方就設計圖紙問題進行交底,同時共同探討分析圖紙中所存在的各個問題,以使圖紙問題在施工之前即得到解決,保證管理工作的落實效果。同時各分部分項項目在施工作業之前,應當要求施工負責人基于現在的施工安全環境來完善和優化施工方案,并在施工作業之前,要求各個施工員了解以及掌握施工圖紙、相關安全章程以及質量標準,并將這些內容落實到項目建設中,從而使施工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2.做好施工環節的各項工作
2.1 注重壩體結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為了使壩體結構具有更強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對于壩坡相對較陡的水庫大壩,由于其發生滑坡問題的幾率會相對較高,同時經檢測后發現,水庫大壩壩坡所具有的抗滑能力和其相關安全系數要求存在差異,則可以考慮將坡腳加厚,從而使壩坡的坡度放緩,使其抗滑能力得到提升。
2.2 護坡的使用
在對水庫大壩進行加固處理時,需盡可能地避免原有的壩基被改變,若是損壞程度較輕,可考慮對大壩進行整修處理,或者是更換部分大壩。若是大壩高度被控制在20m之內,則需要把硅六方預制塊結構的厚度控制在10cm,若是大壩高度大于20m,則需要將預制塊的厚度提升到13cm,同時將草皮護坡布置于大壩下游區域。
2.3 科學加固處理泄洪道
為了使水庫具有更強的洪水抵抗能力,需要嚴格的計算好水庫的消能防沖能力、泄洪能力與其水面線,同時還需要核定與明確水庫大壩應當使用的消能方式。另外需要有目的地檢查和復核消力地護坦、泄槽底板區域、控制段以及邊墻作結構,之后則需要以審核結果為基礎,保證大壩加固方案的科學性、有效性。若是部分泄洪道出現嚴重的損害情況,則應當及時的整修,從而使大壩所具有的泄洪作用達到正常。
2.4 處理好滑坡
滑坡指的是大壩中所存在的泄洪道以及涵洞等問題,為了使滑坡得到有效地處理。一定要對山體滑坡的發生原有進行詳細地探究,勘測出山體的地質狀況,并對山體滑坡的大小、出現原有、性質以及范圍等展開詳細的探究,同時分析滑坡區域的地質情況、滑坡體所具有的土層力學參數等,以明確出滑坡體應當具備的最小以及最穩定的安全系數,并通過有效的方案來對滑坡體實施處理,像是加固坡腳、減緩坡度、疏通排水系統、降低大壩壩頂區域的負載等,在使滑坡得到處理之后,需要對處理效果實施再次檢測,尤其需要對其穩定性進行檢查。
2.5 大壩涵洞治理方式
若是大壩發生涵洞情況,同時涵洞的涉及面積相對較大,已經達到了1cm~2cm,同時涵洞周圍不存在結構性毀壞情況,則需考慮使用內部加固手段、填充水泥漿液或者是整修裂縫等來使涵洞得到處理。若是涵洞非常大,涵洞埋得較深,或者是已經造成大壩的安全性降低,則應當考慮深挖并且做重新建設修整處理。若是埋得過深很難直接地處理涵洞險情,則需要全部封阻,并且重新建設用水項目。在進行封堵設計時,為了保證封堵效果,需要對裁斷外管壁以及大壩壩體之間的滲漏區域。若是大壩相對較矮,則可以考慮虹吸管方式,若是大壩非常高,則使用虹吸管會很難取水,為此需要重新開鑿隧洞并進行取水。
2.6 科學處理排水棱體
若是排水棱體發生排水非常不通暢情況,一般可以考慮使用深挖翻修方式,以避免更大險情發生。具體來說也就是在水庫下游區域,采用垂直向下方式深鑿出一條導滲井,并將滲水引進堆石棱體之內。其中垂直導滲井除了能夠當作是導滲沙井使用,也可以設立加放毛細透排水管。若水庫中尚未設立水棱體,則需要建造使用毛細透排水帶。
2.7 合理進行攔河大壩的加固工作
需要基于本地區的歷史險情,根據復核計算成果,考慮到本項目的具體情況,并結合地質資料來制確定大壩加固方法,并通過對各個加固處理方案進行對比分析來確定出最為合適的加固措施。一般大壩的加固手段需要考慮到溢洪道整治方案,在對壩體以及壩坡分別實施防滲和抗滑處理時,需要考慮到上、下游壩坡整理狀況。在對部分水庫進行大壩加固處理時,可以使用以下辦法:背水側壩應當增加戧臺或者是放緩下部壩坡,實施壩腳填塘,或者是壩腳排水體等,從而提升抗滑強度以及抗滲穩定性。對于迎水側壩坡則需要添加使用黏土斜墻,同時壩坡也需要鋪設土工膜,和布置由現澆混凝土方式制成的防滲護坡。另外大壩迎水坡護坡則需要考慮選取混凝土護坡,并將草皮護坡方式投入到背水坡護坡區域。
2.8 通過土工合成材料提升大壩的加固質量
土工合成材料具有較強的防滲性能,屬于是一種相對新穎的施工材料,其同樣可以應用在水利項目防滲處理上,比如說可以應用于堤壩結構的防滲斜墻上,垂直防滲墻區域的圍堰防滲處理等。由于土工合成材料具有非常優越的防滲效果,所以其已經被投入應用到眾多水庫項目中,尤其是堤壩內埋管材料的防滲處理上,以及造價較低的隧道項目中。
現在垂直鋪塑防滲方式是土工合成材料最常應用的防滲途徑,也就是先在土體上通過往復式或鏈斗式的鋸槽機保持垂直的方向開出一個槽孔,并通過泥漿材料進行護壁。之后需要根據槽深大小來確定土工膜材料的長度,并將該土工膜材料整卷地放到槽內,同時把軸卷倒轉,以促進土工膜伸展,之后需要通過搭接手段來連接各個卷材。之后需要由膜兩側開始進行填土,從而形成防滲帷幕,在進行回填施工中,應當將黏土材料回填到槽底中,并將黏土的厚度保持在1m以上。以保證封閉的質量,防止水下面出現滲透情況,然后需要繼續進行土料的回填施工。等到下沉狀態趨于穩定之后,需要在槽內繼續開展填土壓實作業,待土工膜已經出槽時,需要把其連接到相關建筑項目的防滲體行,并防止外露。
結語
總體而言,有序開展水庫項目的加固工作,提升其安全性,可以使人們的正常生活得到保障,生命安全得到維護,同時還可以推動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前進。為此有必要積極的查考滲漏問題的出現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另外施工方也需要不斷地總結經驗,對和水庫相關的各項新技術和方法進行及時地了解、引進,以使水庫的安全性更有保障。
參考文獻
[1]周創兵.水電工程高陡邊坡全生命周期安全控制研究綜述[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3(6):1081-1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