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晶,王璇,鄭穎楠,劉明慧,井學敏,楊紅霞,邢秀亞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北京100069
癌性疼痛的護理評估及護理干預進展研究
何晶,王璇,鄭穎楠,劉明慧,井學敏,楊紅霞,邢秀亞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北京100069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與社會環境的改變,癌癥的發病人群逐年增多,作為癌癥患者常見臨床癥狀之一的癌性疼痛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繼體溫、呼吸、血壓、脈搏四大生命體征之后,痛成為了第五大生命體征。該文針對癌性疼痛的護理評估與護理干預進展進行綜述,旨在為癌癥患者的疼痛護理提供一定的參考。
癌性疼痛;護理評估;護理干預;進展研究
作為一種潛在的或現存的組織損傷,疼痛會給人帶來情緒上與感覺上的不愉快感,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癌性疼痛是癌癥患者較為常見的癥狀,但也極易被忽視。癌性疼痛主要為慢性疼痛,同時存在伴隨性爆發疼痛,造成疼痛的因素較復雜。研究表明,在癌癥晚期患者中,其疼痛癥狀出現的比例高達90%,可見癌性疼痛的普遍性。近年來,隨著癌性疼痛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疼痛已成為四大生命體征之外的第五大生命體征,使其成為護理過程中科學給藥、有效評估的重要依據。最新臨床研究顯示,采用正確的手段對疼痛進行評估,同時進行科學用藥與護理,癌性疼痛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與緩解,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作為癌癥控制過程的首要環節,癌性疼痛的評估應遵循客觀性、持續性、主動性的原則,并在此基礎上應用科學合理的措施對患者的疼痛進行控制。現階段國內外的疼痛評估方式多種多樣,主要分為生理指標測定法、行為評估法以及自我評估法。
1.1 生理指標測定法[2]
對患者的生命體征、掌心出汗程度、呼吸方式、肌肉緊張程度等進行監測,間接掌握患者的癌性疼痛的程度。該評估方式雖較為客觀,但是易受多種因素的干擾,因此僅能作為一種了解患者疼痛程度的輔助手段。
1.2 行為評估法[2]
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是東安大略兒童醫院評分法(CHEOPS),主要是針對兒童的疼痛情況進行評估。
1.3 自我評估法[3]
自我評估法包括面部表情疼痛量表、數字評分法、五指評估法、PHPS評估法、中國人疼痛評估工具、視覺模擬評分法6種評估方式,下面分別進行說明。一是面部表情疼痛量表。采用由微笑向哭泣逐漸遞進的6種面部表情來表示疼痛的程度,讓患者進行選擇。該方法便于理解且較直觀,可用于任何年齡及文化背景的患者,同時無需其他設備的協助。二是數字評分法。以0~10的數字來表示疼痛的程度,0為無痛,10為最痛。患者選擇一個能夠體現自身疼痛程度的數字。該方法使用率與有效性均較高,對于文化程度較低、年齡較大的老年患者較為適用。三是五指評估法。五指分別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小指表示無痛,拇指表示劇痛,食指表示重度疼痛,中指為中度疼痛,無名指表示輕度疼痛。該方法直觀且容易使患者接受,能提高評估效率與準確率,適用性較高,成為臨床首選的評估法。四是PHPS評估法分為五個等級:0分表明咳嗽時未出現疼痛;1分表明咳嗽時出現疼痛感;2分表明深度呼吸時出現疼痛;3分表明靜息狀態下有輕微疼痛感;4分表明靜息狀態下出現無法忍受的劇烈疼痛。該評估方法主要應用于胸腹部手術、氣管切開以及保留氣管導管無法說話的患者。術前需要訓練患者使用5個手指來表示由0~4五個等級的疼痛程度。該方法簡單易行,7歲以上患者均適用。五是中國人疼痛評估工具。該評估方法是鐘慧儀于1998年制定的,主要從疼痛強度、疼痛信念、藥物應用、心理社交與身體功能等6大方面,共56項指標來進行評估??偡种蹬c患者的疼痛程度成正比,即總分值越高,則疼痛越嚴重。該方法具有較強的層次性,適合于文化背景多元化的中國人使用。六是視覺模擬評分法。該方法就是在紙上畫一條直線,其長度為10 cm。0與10兩個端點分別表示無痛和最痛?;颊呖稍诰€上標注最能體現自身疼痛程度的點。其中0分表示無痛;1~3分表示輕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9分則為重度疼痛,10分為爆發疼痛或劇烈疼痛。作為眾多疼痛評估方法中最為敏感的方法,視覺模擬評分法現已標尺化,便于攜帶和評估。該方法具有可比性,能夠實現動態評估,臨床應用廣泛。
一是患者方面。由于患者對癌性疼痛缺乏基本的認識,對藥物的效果產生懷疑,從而造成其拒絕或排斥疼痛治療方案,對于醫護人員的各項治療及護理措施消極對待,最終影響醫護人員對癌痛的評估,也難以實現理想的止痛效果。有研究表明,患者控制疼痛的信念越強,越容易出現違背醫囑的行為[4]。此外患者的情緒、年齡、心理狀況、人格特質等也會從一定程度上影響評估的有效性。
二是醫護人員方面。由于醫護人員缺乏對癌性疼痛患者進行持續的動態評估及記錄,導致其對癌癥患者的疼痛護理具有很強的隨機性。相關研究顯示,在腫瘤病房的相關護理人員當中仍有一部分護理人員對止痛藥的使用及效果評價缺乏充分的認識,對于癌性疼痛相關知識回答的準確率較低?;颊叩男膽B及對癌痛程度的表達容易受醫護人員在評估時的暗示性話語及語態影響,從而使醫護人員在進行疼痛評估時出現偏差,可見醫護人員對于疼痛評估的準確性受其知識掌握程度及對癌性疼痛重視程度的影響[5]。因此,醫護人員必須增強自身的專業知識,對癌性疼痛的認識,并對其進行連續性、準確性地評估以及記錄,實現對癌痛患者有效及時地護理。
3.1 準確評估癌性疼痛
對疼痛進行準確地評估是護理人員的一項重要職責。由于護理人員是與患者接觸最為頻繁的群體,因此在同患者接觸的過程中,應注意觀察并判斷患者的疼痛強度、性質等相關情況,從而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治療癌性疼痛的首要步驟便是準確評估疼痛。疼痛作為一種主觀存在,目前尚無儀器能夠將患者的疼痛程度直觀地反映出來[6]。癌性疼痛的準確評估仍需要患者、家屬、護理人員三者對癌性疼痛樹立正確的認識并形成互相協作的關系。護理人員需要評估的內容包括:①患者的疼痛部位;②疼痛的性質;③誘發與緩解因素;④疼痛的起始時間、持續時間與發作規律;⑤患者的臨床癥狀與體征;⑥疼痛對患者日常生活與心理狀態的影響;⑦患者對先前與目前鎮痛治療的反應。值得注意的是,不管使用何種方式評估癌性疼痛的程度與性質,都應將患者的主訴作為最關鍵的信息。
3.2 及時并正確給藥
癌癥疼痛作為癌癥患者中較常見且難以忍受的癥狀之一,常給癌癥患者帶來巨大的煎熬,令患者苦不堪言。針對部分已不具有根治性抗癌治療可能性的患者而言,止痛治療是部分患者能夠接受的唯一治療手段。其原因在于止痛治療能夠使患者在無痛的狀態下帶癌生存,因此應重視癌性疼痛護理。世衛組織于2000年提出三級止痛方案,該方案是現階段世界各國均在運用的癌痛藥物治療準則,依據患者的疼痛程度(輕度、中度、重度)按3階梯用藥,有序地逐漸增強藥物治療。
3.3 心理護理
對于任何一位癌癥患者都會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礙,如焦慮、抑郁等,這些不良的心理狀態會增加其疼痛感。語言暗示能夠對患者的疼痛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7],因此在對患者進行強效鎮痛藥物治療時應進行相應的語言暗示,從而提高護理效果。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性格、年齡、應對方式與疼痛經驗的不同來實施針對性的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通過一系列科學有效的措施來緩解患者的心理負擔,加強其對疼痛的忍耐力,提升其痛閾值。
在三階梯止痛治療中,主要對5個方面進行強調,分別是口服、按階梯、個體化用藥、按時用藥、關注患者的不良反應。作為護理干預的重點,評估藥物的止痛效果及不良反應對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與療效具有直接影響[8]。
4.1 評估藥物治療效果
在止痛治療的初始階段即治療的前三天,應對患者疼痛程度的變化進行密切關注并準確評估,對于患者的爆發痛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結合患者情況來調整藥物使用劑量,其中最為關鍵的環節就是使患者在短期內實現無痛進入維持治療,對其依從性也會造成較大的影響[9]。護理人員應在患者服藥滴定后每2~3小時進行一次疼痛評估,使用藥物時應分析個體差異,同時結合不良反應與臨床效果來調整藥物劑量與種類[10],直至找到適用于患者的劑量及藥物為止。對于處在維持階段的患者仍然要進行定期的療效評估[11]。
4.2 患者是否按時服藥對維持治療階段藥物療效有重要影響
在用藥時應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使其掌握正確的服藥方式,保證其按時服藥而非出現疼痛時才服藥,告知患者止痛藥的停用或減量應在抗腫瘤治療后在醫生的指導下實施[12]。大多數處在維持治療階段的患者因自行漏服、停服或為按時服用而導致爆發痛或疼痛加重的現象。為此,護理人員在實施護理干預時應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及用藥指導,保障患者正確、按時用藥[13]??蒯尰蚓徑鈩┬褪蔷S持治療階段的常見用藥類型。為了在較長的時間內保持鎮痛藥物有效血藥濃度的穩定性[14],充分發揮止痛效果,應將即釋型滴定轉換為等效劑量的控釋劑型或緩釋劑型,以減輕患者的不良反應。
4.3 重視患者用藥后的不良反應
阿片類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一般出現在用藥初期,主要有頭暈、嘔吐、便秘、嗜睡等,個別患者會出現呼吸抑制或神經錯亂等癥狀[15]。有數據表明,60%左右使用阿片類藥物的患者會出現不良反應,惡心、嘔吐為使用即釋劑型患者較為普遍的不良反應,約占75%。采用緩釋劑型的不良反應多為便秘,約占65%。嘔吐、惡心、頭暈、嗜睡大多是可耐性、暫時性的,對于嗜睡、頭暈現象無需進行特別處理,此類癥狀一般會在一周內減退或消除。若患者出現較為嚴重的嘔吐癥狀,可給予患者嗎丁啉、胃復安等止吐藥[16]。對于便秘這類難以緩解、不可耐受的癥狀,應給予患者緩瀉劑進行治療,如乳果糖等,對于癥狀較嚴重的患者可采用硫酸鎂、番瀉葉或灌腸等手段來予以緩解。此外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來加強對患者的護理。護理人員可以建議患者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排便正常;指導患者對腹部進行按摩,促進腸胃蠕動[17]。飲食方面應注意食用纖維含量較高的食物。對于出現呼吸抑制或精神錯亂這類不良反應的患者應調整藥物劑量,也可采用納絡酮等藥物進行治療。
4.4 患者的并發癥情況
呼吸抑制,患者在使用阿片類止痛劑之后會出現呼吸抑制現象,但多次反復用藥后,此類并發癥的危險性將逐漸降低。腹瀉,由于交感神經阻滯后迷走神經的興奮性加強,腸蠕動加快,導致腹瀉,這也是手術成功的一種體現[18]。因此,在排除其他原因導致的腹瀉之后,應向患者解釋出現腹瀉的原因,減輕患者的焦慮情緒。同時要對患者大便的量、次數以及性質進行分析,叮囑患者補充電解質與水分,避免脫水。
4.5 患者的心理狀況
癌癥患者難免會產生抑郁、焦慮、恐懼、絕望等心理反應,因此必須從精神上給予其安慰與鼓勵,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配以個性化的心理護理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的不良反應。此外護理人員在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的同時也要對其家屬普及相關的癌性疼痛的知識,對于患者的疑問進行耐心講解,提倡患者加強自我管理,進而提升其治療的積極性。另外加強健康教育,也能夠實現降低疼痛,緩解其他臨床癥狀的目的。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提升癌癥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其生存時間成為醫學界研究的重點之一[19]。加強對癌痛患者的護理需要患者與護理人員的共同配合,有利于實現預期的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作為癌痛患者疼痛程度的評估者,護理人員應為其提供24 h不間斷護理,同時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增強其對癌癥的認識,減少其對疾病的擔憂,促使患者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為更好地執行我國的癌痛控制規劃,護理人員應積極參與相關培訓,加深對癌癥的認識,增強癌痛管理技能[20],將護理干預在癌性疼痛患者治療中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從而免除患者疼痛,保障患者的基本權利。
[1]曹志紅,袁靜紅.癌癥患者的疼痛護理進展[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19(8):15-17.
[2]王麗麗,王玉玲.癌性疼痛的護理評估及護理干預進展[J].天津護理,2013,21(4):374-375.
[3]謝娟.癌痛規范化治療的護理進展[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8):136-138.
[4]蔡春妙,劉金鳳,蔡瓊珠.癌性疼痛患者疼痛評估及護理干預[J].吉林醫學,2013,34(11):255-257.
[5]馮萬芹,楊宏.癌性疼痛的評價及護理策略分析[J].中國療養醫學,2013,15(2):748-749.
[6]侯樂,言克莉,林征.體感誘發電位刺激儀在癌性疼痛護理評估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12):36-41.
[7]陳璐,宋姍姍,張書穎,等.協同護理模式在癌性疼痛患者中的應用[J].河北醫藥,2014,36(10):1562-1564.
[8]肖開陽,洪滔.護理干預對癌性疼痛患者疼痛的影響[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3,33(6):938-940.
[9]HollidayS,Hayes C,DunlopA.Opioid use in chronic non-cancer pain Part2-Prescribing issues and alternatives[J].Aust Fam Physician,2013,42(3):104.
[10]Maxwell K.The challenges of cancer pain assessment andmanagement[J].Ulster Med J,2012,81(2):100.
[11]Harsh V,Viswanathan A.Surgical/Radiologicalinterventions for cancer pain[J].Curr Pain Headache Rep,2013,17(5):331.
[12]Gupta S,Atcheson R.Opioid and chronic non-cancer pain[J]. J Anaesthesiol Clin Pharmacol,2013,29(1):6.
[13]馬秀鳳.護理干預在癌性疼痛患者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2014,7(2A):95-96.
[14]俞苗,沈飛燕,陳黎明.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在晚期肝癌患者優質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9):99-101.
[15]胡家婷.放松訓練聯合心理疏導在緩解腫瘤患者癌性疼痛中的應用[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4,21(2):241-243.
[16]孫菱花.綜合護理干預對癌癥患者癌性疼痛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4,35(35):7987.
[17]曹彩芳,呂曉霞.晚期癌性疼痛的護理干預[J].大家健康,2014,8(21):191.
[18]杭惠麗.疼痛護理對提高晚期癌病患者生活質量的效果評價[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4,1(10):1789-1790.
[19]周素荷.癌痛護理在基層醫院的實施與進展[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20):95-97.
[20]康慧清,祁康寧,吳賀,等.臨終護理在晚期肝癌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30):249-250.
Research on Progress of Nursing Evaluation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Carcinomatous Pains
HE Jing,WANG Xuan,ZHENG Ying-nan,LIU Ming-hui,JING Xue-min,YANG Hong-xia,XING Xiu-ya
You’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100069 China
With the change of people’s lifestyle and social environment,the incidence population of cancer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year by year,carcinomatous pain,as one of the common clinical symptoms of cancer patients,arouses more and more people’s attention,pain has become the fifth vital sign after body temperature,respiration,blood pressure and pulse, the paper elaborates the progress of nursing evaluation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carcinomatous pains in order to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pain nursing of cancer patients.
Carcinomatous pains;Nursing evaluation;Nursing intervention;Research on progress
R473.73
A
1672-5654(2017)01(a)-0188-04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1.188
2016-10-08)
何晶(1978.10-),女,北京人,本科,中級護師,主要從事肝病與腫瘤微創介入護理工作。
邢秀亞(1964.2-),女,北京人,本科,主要從事肝病與腫瘤微創介入護理工作,E-mail:1355218523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