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尤溪縣環保局
福建尤溪:統籌部署畫藍圖,真抓實干出成績
文|尤溪縣環保局
尤溪縣地處福建省中部,目前,已獲得“省級生態縣”“省級森林縣城”稱號,被評為全國水土流失治理生態文明縣,2016年在全省58個縣級行政區空氣質量排名中,尤溪位列前十,其中8月排名位居全省第一位。
近幾年來,尤溪縣委、縣政府先后提出“建設新型工業縣、打造朱子文化城、構建和諧新農村”實現“我家在景區”一系列戰略目標,清楚認識到環境保護工作在上述戰略目標實現過程中的重要意義,充分肯定并依托環境監察執法力量,為守衛“清水藍天”,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尤溪縣明確要求,要集中力量“處罰一批、關停一批、拘留一批、移送司法一批”,重點圍繞打擊惡意違法排污、督促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等,全面強化與公安部門銜接配合,在練中學、在學中練,推動環保監察隊伍能力素質不斷提升;公安局必須密切配合環保局執法工作,對環保局移送的適用行政拘留及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從快、從嚴辦理;從畜禽養殖整治、“河長制”推進、最小生態下泄流量、鉛鋅礦采選整治等方面,統籌全縣生態環境保護全局、細化環境保護責任目標、夯實網格化監管格局。
面對不斷變化的環境執法現狀、越來越嚴格的環保執法要求以及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改善越來越強烈的關注,尤溪縣環境監察大隊保持業務學習不放松,專研法條,靈活運用。
2015年是“史上最嚴”環保法實施的第一年,面對法律賦予的各項新的執法手段,尤溪縣環境監察大隊所有執法人員沒有觀望,而是認真學習,大膽實踐。尤溪縣環境監察大隊每一個監察人員手里都有一本最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每周一的大隊例會都變成了一次“讀書交流會”,他們會把上周現場檢查的情況拿來研判,把工作難點拿來分析,力求最快的“吃透”這本新的法典,然后用嚴厲的手段來嚴懲那些環境違法人員,真正的守護這一方藍天綠水。
通過深入的執法實踐,尤溪縣環境監察大隊能夠更靈活地掌握和運用新環保法及其配套辦法,精準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熟能生巧”這句話同樣適合環境執法工作者,只有通過不斷的執法實踐,在復雜多變的執法環境中不斷磨煉,不斷積累、總結經驗,才能熟練掌握監察工作要點,使執法水平在實踐中得到提升。
隨著環保執法的加強,企業偷排也花樣翻新。尤溪縣環保局和三明市環保局聯合查處尤溪縣彩豐造紙廠利用隱蔽性極強的暗管偷排高濃度造紙廢水一案,查處過程可謂一波三折,該案的最終破獲得益于執法人員在長期執法實踐中練就的敏銳判斷力和不屈不撓的深挖調查。對該廠進行突擊檢查時,執法發現該廠各類污染治理設施均正常運行,但是總排污口的出水清澈,猶如自來水一般,這與收集池中的高濃度廢水顏色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該廠的廢水處理設施運行效果真有這么好嗎?細心的執法人員發現,污水曝氣系統雖在運行,但池中的活性污泥含量卻很少。經驗和直覺告訴執法人員,該廠有“貓膩”。執法人員又繞著污水處理設施走了幾圈,還是沒能發現問題出在哪。苦于沒有證據,執法人員佯裝在總排污口取了一瓶水樣,然后驅車離開,去檢查另一家企業了。
檢查完另一家企業后,執法人員再次折回彩豐造紙廠。為了尋找暗管,執法人員將鞋子脫掉,赤腳走進小溪,排查小溪岸邊的情況,終于在岸邊一堆新土里,發現了一根水泥管,管里還殘留著暗紅色的廢水。企業負責人鎮定表示,這是一條新建的雨水管,是用來排放廠區雨水的。殘留有暗紅色的廢水,是因為原料堆場的滲濾液通過縫隙滴漏到雨水溝。執法人員通過試驗,確實如此。突然,執法人員發現收集池邊上有一個圍堰,該圍堰看起來有點與眾不同——地板用十幾塊白色瓷磚鋪蓋的,與四周用水泥漿粉刷的建筑墻體形成鮮明的對比。而且圍堰是防止廢水跑冒滴漏的,一般建設在工廠的車間,怎么會出現在收集池邊?一看執法人員注意到了圍堰,負責人異常緊張起來,立即走進圍堰中要掩蓋什么。這更引起了執法人員的興趣。執法人員走進圍堰,俯下身來仔細觀察每塊瓷磚的不同之處,并用手指關節叩擊。其中,靠收集池墻體邊上的一塊瓷磚,發出了與眾不同的聲響。執法人員移開瓷磚上的碎石,輕輕一摳發現瓷磚居然可以移動。搬開瓷磚后,執法人員發現瓷磚底下有一個管口,手伸入管口約30厘米,取出了一個可移動的金屬套管。不過執法人員不管如何用勁,閥門始終不能旋開。企業負責人雙手一直發抖,不知如何是好。在執法人員的勸說下,該負責人從倉庫里取出了一套工具,在杠桿作用下將閥門旋開。之后,收集池中的廢水通過池子底部一根直徑10厘米的暗管排入際后溪。
在執法實踐中,尤溪縣環境監察大隊與縣公安局之間建立起了聯合執法長效機制,面對環境違法行為打出“組合拳”,精準、高效、優質地偵破了一系列環境違法案件。
2016年6月21日,尤溪縣環境監察大隊接到舉報稱,該縣中仙鄉華仙村有人從事非法竹漿浸泡加工。環境監察人員迅速出動,初步摸排的情況顯示該案涉嫌排放有毒物質污染環境犯罪。環境監察大隊大隊長在接到這一匯報后,一方面安排隊員繼續緊盯犯罪現場、秘密錄像取證,另一方面立即聯系縣公安局治安大隊大隊長,安排公安干警火速前往現場支援,兩方負責人在前往現場的路上商討案情、制定抓捕方案、調動人員布防,力求人贓并獲一舉搗毀該非法竹漿浸泡加工點。經過兩個部門的周密部署,收網行動開始后四處逃竄的犯罪嫌疑人被成功阻截、犯罪現場得到較好的控制、犯罪證據得以完整的保存、取證采樣工作有條不紊的開展,精準高效打擊環境違法犯。
有網友在新浪微博上發帖舉報稱尤溪縣坂面鎮有人正在進行非法冶煉作業,但地址不詳。尤溪縣環境監察大隊在關注到這一網絡輿情后,即組織執法人員立即前往坂面鎮,會同坂面派出所干警、鎮政府領導和環保站工作人員,在坂面鎮全鎮范圍內進行拉網式排查。排查過程中攔截一部裝載廢棄印刷電路板的貨車,現場盤問得知該貨車裝載的廢棄印刷電路板與網友舉報的非法冶煉有關,在執法人員的詢問下貨車駕駛員供述了該非法加工點的具體位置,坂面鎮派出所干警隨即對該貨車當場扣押。尤溪縣環境監察大隊執法人員迅速前往違法現場,對非法熔煉廢棄印刷電路板加工點的違法事實進行調查取證,同時立即向縣公安局報警,縣公安局治安大隊馬上派出干警前往現場與尤溪縣環保局開展聯合執法,調查發現該違法加工點現場有20~30個作業和管理人員(部分人員已往山上逃竄),場地堆放大量廢棄印刷電路板、熔煉后的廢渣以及成品多金屬錠,建有熔煉爐一座、變壓器一臺、電表兩臺、發電機一臺等設備。尤溪縣公安局干警到達現場后立即對相關賬本等證據材料等進行扣押取證并控制相關人員,在犯罪嫌疑人指認完犯罪現場后,新陽鎮政府主要負責人對犯罪現場遺留的廢棄印刷電路板、熔煉后的廢渣以及成品多金屬錠通過有資質的單位進行過磅稱重并進行查扣封存,派專人進行看管。
該案中涉及的廢棄印刷電路板屬危險廢物名錄中HW49其他廢物,廢物代碼為900-045-49,危險特性為T(T代表毒性),該涉案人員多且牽涉多個省份,涉案金額高達1000多萬元,被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列為掛牌督辦案件。公安部門深入調查后,經檢查院批準,逮捕犯罪嫌疑人9名,1名取保候審。三明市人民檢察院對該案主要罪犯蘇大和等人污染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提起公訴,要求被告對熔煉廠周邊被污染環境承擔修復義務、對危險廢物無害化處置費用承擔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