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立
(湖北省恩施市舞陽辦事處農業服務中心,恩施 445000)
信息技術在農機技術推廣中的應用研究
肖 立
(湖北省恩施市舞陽辦事處農業服務中心,恩施 445000)
隨著我國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技術也隨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更新,信息技術在農業經濟中的應用日漸廣泛。我國農業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運用信息技術對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信息技術可以應用于農業土地測量、農田灌溉、農田施肥等環節中,有助于提升農業作業的效率和效果,進而提升農產品質量,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持續繁榮。文章首先指出了農機技術推廣工作面臨的困境,分析了信息技術在農機技術推廣中的具體應用現,提出了改進的策略。
信息技術 農機技術推廣 農業發展 農業現代化
農耕事業自古以來在我國備受重視,農業作為我國的第一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農機技術的普及和推廣是提升農業產值的重要舉措。我國很多地區的農業機械設備和技術已經難以滿足農業發展的需要,很多設備老化和存在故障,農民科學文化素質較低,農業技術培訓力度不夠,農機技術與農業生產的實踐結合力度不足,導致部分地區農業生產相對滯后,農業現代化步履維艱,因此,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推動農機技術推廣勢在必行。
目前,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但必須清醒的認識到閑雜農業發展面臨的問題,農機技術更新緩慢,農業機械設備數量不足,設備老化嚴重,地方投入有限,財政撥付力度較小等,這都是制約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原因。首先,農機技術水平較低,部分農機是人為操作的機器,缺乏信息化、智能化設備的采購和使用,如GPS農田定位系統等等。其次,農機技術與現代社會發展之間存在巨大的距離,很多地區的農機技術與市場上流行的技術之間差距較大,農機產品與農業生產實際不符。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解決,會阻礙農機技術在農業范圍內的普及,也會制約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為了提升農機技術的普及率,突進農業技術在實際生產經營中的使用,有關人員必須要將信息技術與農機技術有機結合,促進農業現代化、智能化的發展。
2.1 基礎物聯網信息技術的應用
物聯網技術是一種綜合的分析技術,主要是指對農業的各類數據和信息進行收集和分析,如農田溫度、濕度等等。物聯網主要是將數據信息與實際的物體聯系起來的一種方式,并根據有關數據建立管理網絡,建立農業生產管理網絡,可以利用電子終端實現對農業生產過程的監控。如蔬菜大棚溫度傳感器,可以通過現代設備隨時監測蔬菜大棚內的溫度,感知大棚內的氣候變化,進而及時調整溫度與濕度,促進蔬菜的健康快速生長。
2.2 信息技術在農業灌溉和施肥中的應用
信息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最具體的可以表現在灌溉和施肥上。首先,信息化技術可以應用在農田灌溉工作中,通過建立自動灌溉系統,這個灌溉系統由水分傳感器、灌溉網絡、控制器組成,土壤的水分傳感器可以監測出土壤的水分含量數值,然后將土壤缺水時將信息傳達給中央處理器,實現自動灌溉,當水分達到標準值時停止灌溉。其次,信息技術利用于農田施肥也是十分常見的,利用信息化系統檢測土壤養分盈虧情況,根據土壤樣本數據,結合農作物的種植特點和生長需要,配比合理的農藥,如氮磷鉀、微量肥等肥料,開展針對性的施肥。有效的運用精準灌溉和施肥技術可以有效提高收益,降低成本。
2.3 信息技術在植物產量分析工作中的應用
分析和研究植物產量是農業科研機構每年都要進行的工作,植物產量分析是較為復雜的工程,傳統的分析過程要依靠大量的人力資源,進而確保數據和信息的準確性。但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利用現代設備實現數據的精確計算,這樣可以減少不必要的人力資源消耗,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時可以保證計算的準確性。網絡技術可以實現對農作物生長趨勢的監控,便于收集植物生長數據,進而為植物產量分析提供必要的依據,在農作物收割機上安裝導航傳感器,進而對農作物產量進行科學的分析。
2.4 農機監控中信息技術的實際應用
信息技術還可以應用于農業監控,利用網絡化技術實現對于機械設備運作的觀察和監控,加強數據收集和處理,實現無人操作的智能化監控,可以有效優化農機作業。另外,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實現農業機械操作的遠程監控,比如在拖拉機或聯合收割機安裝監控系統,機械作業時,可以將監控資料傳入網絡中斷電腦中,實現遠程監控,農機工作狀態可以直接顯現在終端屏幕上。
3.1 提高信息化意識,促進農業生產現代化
要想實現將信息化技術有效的應用于農業發展中,首先要強化農業人員及農戶的信息化意識,農業經濟相關各部分及人員都要認識到農機技術推廣的重要性,加大農業技術成果的轉化力度,以信息技術為依托,將科學的理念與現代農業實踐結合起來。有關部門要加強引導,促進農業技術的普及。
3.2 加強農機信息技術知識的滲透
有關部門要定期舉辦農機技術培訓班,鼓勵廣大農業企業家和個體農戶進行信息技術學習,掌握農機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操作技能,可以熟練操作機械設備,進而提升農業的信息化水平。相關部門還可以舉辦各類活動,加大宣傳力度,幫助相關人員了解農機器械。
3.3 加大資金與政策投入,引導農業經濟發展
農機技術推廣不僅要加大資金投入,還要在政策上得到實實在在扶持,政府及有關部門必須出臺一系列的保證措施,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發展。農業科研部門要加強農業信息技術的研發,研發后的技術要經過生產實踐的考驗后方可普及和推廣,各地區要重視整合農業資源,構建現代農業生產管理體系。
農機技術推廣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標志,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是農業產業化的必然趨勢。目前,農業發展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農機技術推廣工作也面臨著一定的困難,有關部門要積極為農業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實現農業的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業的產業升級和結構轉型。
[1] 羅來群.信息技術在黔東農機化工作中的應用.農業開發研究,2010,(7):44~45
[2] 王洪秋.如何抓好農機新技術推廣應用工作.農機使用與維修,2012,(1):18
[3] 阿米娜·阿布都如蘇力.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機技術推廣中的意義及方法.南方農機,2016,(3):37~38
[4] 羅紅霞,曹建華,王玲玲,等.遙感技術在農業田間信息獲取中的應用.農業機械,2012,(26):23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