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升財
(上海理工大學 社會科學學院,上海 200093)
洛克體育教育中的人本主義思想探析
段升財
(上海理工大學 社會科學學院,上海 200093)
資本主義飛躍發展之際,洛克作為資產階級的代表,為了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紳士”,提出了其體育教育思想并體現出以人為本的指導精神。洛克在《教育漫話》中著眼于人的全面發展,將體育教育作為開篇之作,通過對人的成長發展規律進行總結,闡述了名譽懲戒、理性約束、環境熏陶等一系列人本體育教育原則。取精去糙,其體育教育中的人本主義思想值得我們對當前的體育教育現狀進行再反思。
洛克;人本體育;現實反思
體育是整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體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內容,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凝心聚氣的強大精神力量”。17世紀英國偉大的教育家、哲學家、政治家——約翰·洛克(John Lock,1632-1704)的思想中包含著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體育主張恰好生活在歐洲文藝復興末期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這對洛克人本體育思想的產生有著十分巨大的影響。而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其他方面的成就相比,英國的教育仍被教會等保守勢力把持,教授的內容狹隘繁瑣,既不符合新興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要求,也不符合人的成長發展規律。洛克作為新興的資產階級的代表,作為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便提出了他的紳士教育思想,即培養既有貴族的風度,能活躍于上流社會和政治舞臺,又有事業家的進取精神,是發展資產階級經濟的實干人才。其中成為一名人才尤為重要的基礎和前提便是要有健康的身體。
1.1 洛克人本體育教育的哲學基礎
文藝復興運動使人重新回到了中心地位,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動搖了教會教育和古典人文主義教育賴以生存的神學和思辨哲學的根基,并催生了資產階級勇于冒險、善用理智、私產神圣的新價值標準。在此背景下,洛克受培根的唯物主義經驗論和伽桑狄物質原子論的影響,批判了柏拉圖學派先天觀念的觀點和笛卡爾天賦知識論,他認為人開始就像“是一張白紙或一塊蠟,是可以隨心所欲地做成什么樣式的”[1],“觀念不是天賦的,而是后天獲得”[2],最終形成了他的“白板說”?;诖耍麑逃淖饔梅浅V匾暽踔猎谟行r候有過于抬高之嫌。
洛克從自然法的角度出發,在《政府論》(下篇) 中宣稱每個人一出生即擁有生命、自由和財產等自然權利,而沒有健康的身體生命便得不到保障,進行體育是保持身體健康的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徑。因此,進行體育鍛煉、接受體育教育便是人的權利,是不容損害和侵犯“天賦人權”。只有身體健康才能讓生命持續,才能使人生幸福。納坦·塔克夫說,“洛克不只是要把人從人間暴君那絕對和專斷權力中釋放出來,他也要把人從一位暴虐的神的手中釋放出來”[2]。
1.2 洛克體育教育的基本內容
洛克的體育教育以人為本,以培養出適合時代要求的全面發展的人為終極目標,在《教育漫話》中隨處可見其對人性的深刻認識與尊重。他主張人作為一個完整的人,必須在身體素質和精神修養兩方面得到協調性發展。
洛克認為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體,身體為萬事之本,如果身體都不健康,“即使得到了別的種種,也是徒然”[1]。所以洛克在其《教育漫話》中開篇談論的就是如何加強受教育者的體質問題。洛克認為很多兒童的身體都因嬌生慣養之故寵壞了,為此他結合自己的教育和醫學經歷,提出了獨特的體育教育主張。本著以人為本的精神,他不但強調要通過騎馬、擊劍、游泳、舞蹈等專項運動增強體質,培養自信、勇敢、優雅、吃苦的精神,更看重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最普通而又最重要的體育鍛煉——即要習慣嚴寒酷暑、多過露天生活,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我們出生的時候,面孔的嬌嫩程度并不在身體其他部分之下,但是因為習慣了,它便較之其他部分受得起風寒了”[1],為了進一步論證,洛克還例舉了大月氏哲學家和摩爾太人的例子;要習慣用冷水洗腳,便不至于足部偶爾沾了一點水,就要發生許多毛病,用冷水洗腳還可以防止雞眼;要從小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這樣將來他就會不習慣長夜不眠,便會極力避免去參加那種損多益少的夜生活;飲食要清淡,少食肉,食物要嚼碎之后在下咽;洛克還用較大篇幅論述了要養成早餐之后進行大便的習慣,認為這有利于防止便秘,大便通暢比其他任何事情對于健康的利益都大。除此之外,洛克還強調了要想獲得良好的體質,還應克服一些壞習慣,比如剛運動完就下水游泳的習慣,喝冷飲和烈性飲料的習慣等等。
除了身體素質的增強,在體育精神的培養也不容偏廢。洛克最為重視的是愛國主義的教育,“盡心竭力的為祖國服務,乃是每一個人不可不盡的義務,誰若沒有這種想法,他便與他家里的牲口沒有什么分別了”[1],洛克出版他的《教育漫話》也是希望能對培養符合時代和國家發展要求的紳士有所貢獻。其次要有做人基本品德,對于德行的重要性,洛克稱德行比任何學問都重要,)如果一個人沒有德行,那么他今生來世都得不到幸福。而禮儀作為“紳士的第二美德”[1],是使美德散發光彩的一種寶藏,也是培育兒童良好體育精神的必要一環。
2.1 名譽懲戒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關于人的需求層次理論,已為世人廣泛認同。根據這一理論可知,每個人都有被尊重的需求,如果這一需求得不到滿足,很多人就可能走向愛慕虛榮,甚至是蓄意暴力等極端,以引起他人的注意。被尊重在某種程度上也就是獲得對等的對待方式,該被夸獎時獲得夸獎,該獲得名譽時被授予名譽。洛克就十分重視在體育教育中運用這一規則,“兒童值得受人尊重或被人羞辱的時候,各種可愛的或討厭的事物便應該隨之而來……這是是否值得尊重必然的結果,用這種方法……將有助于他們的德行”[1],“如果你能使兒童愛好名譽,懼怕羞辱,你就是他們具備了一個真正的原則,而這個原則會永久的發生作用,是他們走上正軌”[1]。洛克在其多年從教經驗中認識到,兒童對于稱譽是非常敏感的,他們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同時他還睿智地認識到人類本性中都有耽嗜機體快樂,極力避免痛苦的傾向。因此如果受教育者犯了錯誤,教育者不是采用科學的處理方法,使他不被尊重、產生羞恥心,而是一味采用暴力手段,那么這不但達不到改正錯誤的預期效果,反而會使他們對教育者提倡的事情更加厭惡甚至產生反叛心理。這種機體的痛苦不但是他們所極力避免的,而且是容易消逝的,等他們遺忘了此種此次痛苦,這種暴力懲罰便失去了他的教育作用。而如果進行連續的暴力懲罰,那么他們就容易習以為常,失去了被尊重的感覺,他們可能就會在錯誤的道路上積重難返。這樣的方式違背人性,不利于人的全面發展的,絕不是體育教育的應有之義。
2.2 理性約束
英國偉大的哲學家霍布斯認為人性自私,原始社會中每個人都想實現自己占有一切的“自然權利”,而這種無盡的欲望必然導致人與人之間的利益沖突、人對人的狼的狀態,結果就是混亂與死亡,每個人的權利得不到保障,因此就必須每個人出讓自己的一部分自然權利,達成契約,維持和平。人的無盡欲望人們面臨死亡的威脅,而人的理性則發現了解救人類脫離自然狀態的道路。如果人們不克制自己的欲望,連生命權利都得不到保障,更勿用提身心健康和體育鍛煉了。與霍布斯同時代的洛克,對理性在體育教育中的作用也做了嚴正強調,“一切道德與價值的重要原則與基礎在于:一個人要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要能不顧自己的傾向而順從理性所認為最好的指導”[1],“但凡不能克制自己的嗜欲,不聽從理性的指導而摒棄目前的快樂或痛苦糾纏的人,他們就缺乏一種德行的真正原則,就有流于一無所能的危險”[1]。洛克并不是與教會一樣泯滅人的欲望,他清楚地認識到人類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各種不同的欲望,這并不是我們的錯處,然而如果在滿足基本需求后,還欲無止境,那么必然有損于人的身心健康,甚至威脅到自己的生命。因此在體育教育中,必須要注意對受教育者進行理性約束教育,并且要從小開始,在受教育者最容易接受的時候就培養他們的此種習慣[3]。
2.3 環境熏陶
蓬生麻中,不扶則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易受到環境的影響,這是人類的共性,中國古代就有“孟母三遷”的美談,而洛克在闡述其體育教育時對環境的影響也十分重視,洛克認為兒童具有很強的模仿性,他們的舉止大半是模仿得來的。一個兒童即使缺乏良好教育,只要他身邊的伙伴良好,那么時間會將他們洗刷干凈;而一個兒童盡管接受的教育良好,如果他經常跟不良的伴侶一起,那么不管用懲罰還是獎勵的手段都對他們的良好習慣的派樣于事無補。洛克說如果父母認為兒童做的某件事是一種過錯,而父母自身卻有意無意做了,那么兒童就一定會以父母為榜樣或護身符,加以辯解和開脫。在論述如何培育兒童養成講禮貌的習慣時,洛克強調:“最簡單、最容易而又有效的方法是把他們應該做或應該避免做的事情的榜樣放在他們眼前”[1],而且只要兒童還處在受教育的階段,這種方法都應該繼續采用。關于導師,洛克認為一個合格的導師應該自覺以父母的身份來教育孩子,如果導師的行為違反了自己對孩子的教訓,那么兒童的壞行為、壞習慣也將無法改正,“壞榜樣比好規則更容易被采納”[1]。另外洛克主張兒童最好留在家里,然后聘請一位德才兼備的家庭教師對其進行教育。因為他認為在學校里魚龍混雜,兒童從伴侶那學來的基本是粗魯和詭計,這將會誘使他們形成極壞的行為習慣。雖然現在來看,洛克這一觀點有階級歧視之嫌,但在當時來看,貧下農民和無產階級的子女由于難以接受良好的教育,確實存在一定的問題。
洛克的體育教育將人從教會的枷鎖中解放出來,變消極的人生態度為積極的人生追求,遵循了人的身心發展規律,彰顯了人性關懷,無疑對人的全面發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這都鮮明的體現出了其人本主義思想。
3.1 內外兼修、尊重規律
以人為本就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進行體育教育的目的既不是為了培育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野蠻人”,也不是為了培養只懂體育知識而身體羸弱不堪的“東亞病夫”,而是讓身體素質與體育精神一同進步、一同發展,還體育教育以尊嚴,許人未來以幸福。以人為本就要尊重人的身心發展規律與教育的基本規律,就要考慮到不同兒童的天性稟賦會有所差異,同一個兒童在不同年齡階段也會有差別,要做到實事求是,因材施教,要尊重學生,培養學生重視名譽的情感,引導他們愛學、樂學,而不是采用強制手段加以逼迫。目前我國仍有很多學校和教育將體育的本質簡單的理解為運動技能的傳授,忽視了體育教學中學生身心體驗的重要性,忽視了體育精神的培育對于兒童整體價值觀的巨大影響,使得學校體育教育淪為機器般的復制生產。目前高考、中考等考試將體育納入總成績,雖然提升了教師和孩子們對體質鍛煉的重視,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體育課變得不自由、嚴肅寡味,學生的運動情趣淹沒于考試與分數的壓力之中,全然感受不到體育與幸福成長之間的密切關系。另外,體育教育者不尊重學生、體罰學生案例時有發生,給學生留下了嚴重的身心創傷,小則畏懼老師,大則會產生厭學情緒。上述問題嚴重損害了體育教育應有的豐富性和人作為人的完整性,是體育教育的異化。因此我們在改革教育體制的同時,一定要更加注重對高素質體育教育者的培養[4]。
3.2 走進自然、貼合生活
人生于自然,自然養育萬物,自然既有其可循規律,又充滿了神奇未知。將體育教育融入自然,既可以增加體育教育的趣味性,又可以讓學生們學得自然知識,甚至會于潛移默化中培育他們關愛生命、保護自然的態度與勇于探索、不畏艱險的精神。尤其在體育設施尚不完善的偏遠落后地區,此法不失為一種較好的補充。目前體育教育的概念集中在跑步、籃球、足球、體操、武術等等各種有名目的專項運動的教育之中,極少注重教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衣食住行習慣、培育學生以理性克服不良嗜好來自然地強身健體。體育教育與學生健康可以肯定地說絕不是只靠課堂上的教學就可以的,是可以而且應該融入日常生活中進行教育的。據新華社《參考消息》援引美媒14年報道:“中國人正在變胖,這將影響到中國兒童的未來。中國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二大肥胖國,肥胖人數僅次于美國”,“研究發現,20歲以下的中國男孩中,有23%超重或肥胖,女孩中該比例為14%。這些數字遠遠超過了包括日本和韓國在內的其他高收入國家?!盵6]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如此的肥胖率必須引起我們的警醒,這既不利于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在當前“顏值”凸顯的社會的環境下,也會對他們的心理產生不良影響。究其原因,除了父母長輩的溺愛,就是體育教育沒有融入生活,學生們的健康理性程度不高。課堂只是學生生活的一部分,以人為本,就要必須注重將體育教育融入日常生活[5]。
盡管洛克的體育思想存在著為資產階級說話、對人的身心發展規律認識不足等局限性,但當時在宗教統治的桎梏之下,洛克將接受體育教育提升到人的權利的高度,提倡體育教育要將身體鍛煉與體育精神并重、體育融合進自然與生活,呼吁人們將體育發展為一種良好的日常習慣,這無疑是平地驚雷,對體育教育的發展,人的全面發展,以及歷史的進步都是有著劃時代的意義。
[1] 洛克[英].教育漫話[M].傅任敢,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1979:191,4,5,2,124,37,23,32,64,69.
[2] 納坦·塔克夫[美].為了自由,洛克的教育思想[M].鄧文正,譯.北京:三聯書店,2001:55,92.
[3] 張愛紅.約翰·洛克體育思想的歷史價值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3(7):38-45.
[4] 杜京容.洛克的智育思想對我國學校教育的啟示[J].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報,2012(3):130-133.
[5] 李剛.評析盧梭的自然主義體育思想特質[J].體育科學,2012(4):77-82.
[6] 新華網.中國肥胖人數居全球第二,兒童肥胖率令人憂,2014-06-01.
Analysis of Humanism in Locke 's Physical Education
DUAN Sheng-cai
(College of Soci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China)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bourgeoisie, 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Gentleman"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Locke put forward his thought of people-oriente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made emphatic emphasis on it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In the "Thoughts Concerning Education", Locke took the physical education as the beginning of the book, and focused on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and expounded a seri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principles, such as reputation punishment, rational restriction,environmental influence and so on by summarizing the law of huma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We should make a real rethinking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Locke; people-oriented physical education;realistic reflection
2016-12-21
段升財(1991-),男,山東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1004-3624(2017)05-0022-04
G80-0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