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蔣鑫富 通訊員 周昌滿
打造“服務型黨代表”
◎本刊記者 蔣鑫富 通訊員 周昌滿
隨著“服務型黨代表”機制的創建,天臺縣黨代表參與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全縣黨代表3年來累計參與116項重點工程建設,使久拖12年的溪頭區塊征遷改造工程順利推進,久拖8年的胡塘殿段斷頭路全線貫通,4.5萬平方米的水南調劑市場違章建筑3個月完成拆除,涉及2412戶的“五大城中村改造項目”3個月內全面完成征遷……天臺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陳劍告訴記者:“天臺著眼于落實和完善黨代表任期制,圍繞黨代會閉會期間發揮代表特別是基層一線代表作用,探索開展“服務型黨代表”機制創建,初步形成了一套發揮代表經常性作用機制,對提升黨代會常任制工作科學化水平意義重大?!?/p>
構建“1+3”工作體系。“1”就是“打造一個服務平臺”,“3”即建立“三大服務機制”,這是天臺縣“服務型黨代表”機制創建的主要做法??h委組織部副部長、縣委兩新工委書記施衛玲在黨代表工作室指著臺賬解釋,“打造一個服務平臺”,就是建好“黨代表工作室”,按照“有固定場所、有活動隊伍、有工作制度、有管理網絡、有專人負責”的“五有”要求,在全縣各鄉鎮(街道)和重點村(居)、重點項目建立了35個黨代表工作室,以建立“一月一接待一季一主題一年一特色”制度為抓手,組織開展代表培訓、專題詢問、接待群眾、調研視察、組團服務等活動,同時建立了黨代表網上工作室,拓展代表服務平臺。
在建立“三大服務機制”中,縣里要求每名黨代表每年聯系所在選區5名以上黨員群眾和1名以上困難群眾,所有領導干部黨代表還兼任了1個行政村的黨組織“第一書記”,定期開展走訪活動,主動認領1個以上困難群眾“微心愿”。截至今年6月底,全縣黨代表共完成困難群眾“微心愿”467個。在今年的劣Ⅴ類水殲滅戰中,縣里組織開展“千名黨代表一線剿劣”活動,黨代表帶頭認領全縣4031個小微水體的“十米河長”,成為天臺縣連續3年奪得治水大禹鼎的骨干力量。
以代表團為單位,根據工作需要,設立黨建巡查組、經濟建設組、民生事業組、矛盾糾紛調解組、重點項目建設組等黨代表專業小組,是天臺縣創新建立黨代表編組管理制度的亮點。該縣將縣鄉兩級1196名省市縣鄉四級黨代表編入85個黨代表專業小組,以“團團競賽、組組PK”的模式,讓黨代表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實質性作用。如為開展黨代表專題詢問工作,各選區每年組織召開2次以上專題詢問會。9月21日,縣委候補委員(縣黨代表)、白鶴鎮墨坑村黨支部書記汪傳烈聽完白鶴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徐威的工作報告后,在詢問會上提出“對干部‘百日聯考’結束后,下一輪聯考情況有何打算”的詢問。組織委員楊永安當場回答:“已在具體安排?!?/p>
據統計,目前全縣已開展18次約請活動,涉及“五水共治”、交通出行、美麗庭園建設等方面。平橋鎮組織委員范瓊英帶著縣黨代表、平橋鎮中心小學校長賈豐云組織的“美麗庭園設計組”,正在湖井村家訪摸底,縣黨代表、湖井村黨支部書記蔣亨興配合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