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組軒
鄞州:選準“大腳板”干部
◎鄞組軒
寧波市鄞州區堅持“以實績導向選才,選實干之才攻堅”,深入開展“競標選才”比選領導干部,在行政區劃調整、崗位緊缺情況下,首批推出8個鎮(街道)黨政班子副職崗位,綜合運用公開招標、亮績提名、競標答辯、差額比選等方式,讓一批深入一線、善于攻堅的“大腳板干部”脫穎而出。
按照先定需、后定崗的步驟,鄞州區針對性推出鎮(街道)城建城管、綜治維穩等8個黨政班子副職崗位,面向全區公開“招標”。意向競標的干部都需填報《工作實績表》,主動亮出過去三年的主要成績、年度考核和榮譽情況,用實績自薦,憑“干貨”競爭。
為擴大民主提高公正性,變“小范圍”醞釀為“大范圍”推薦,由區四套班子領導、區委委員、候補委員等78人組成“推薦團”,對照招標職位和實績手冊,進行署名推薦提名。每一職位推薦提名得票數前6名的,列入競標正式人選。
“招賢榜”一發布,全區中層干部踴躍報名,80余家單位共組織推薦競標人選200余名,其中在鎮(街道)崗位及急難險重崗位工作的占比達86%,而在首輪入圍的48名競標人選中,39名是鎮(街道)直接面對基層群眾、在推進急難險重任務中實績突出的“干將”“闖將”。有干部評價:“亮績評議過程很公開,這樣篩選出的入圍人選,組織放心,大伙服氣。”
在比選中,摒棄“筆試+面試”的傳統模式,引入“項目競標”的理念——先調研,后寫“標書”,再評標答辯。
坐船觀察河道流域兩側農業、步行上山看墳頭、搭輕軌了解沿線田地分布……開考第一天,競標五鄉鎮農業副鎮長的6位考生就被拉到田間地頭,感受了一次“水陸空”調研。這讓時任邱隘鎮農辦主任的80后干部吳貝迪很驚訝,但又暗暗松了一口氣。
“我在基層干了7年,但作為女性,競爭這個崗位時還是做了陪考的心理準備。”吳貝迪坦言,外界普遍認為,搞農業常常是日曬雨淋扎田頭,并不適合女性,但邱隘和五鄉緊鄰,調研后她發現兩鎮的農業布局有許多相似之處,反而有了信心。
緊接著,每個“競標者”都進入了更為緊張的全封閉撰寫標書環節——明確目標、理清思路、提出破難對策,而留給他們的時間只有36個小時。
凌晨2點,競聘中河街道辦事處城建副主任的蔡晨捷仍在修改,他的競標項目中有一部分是“如何破解夜宵餐飲業治理難題”。時任鐘公廟街道城建辦主任的他,曾處理過類似問題:“一條街30多個小餐飲,油煙噪音讓居民怨聲連連。我們通過設置準入門檻、設定“紅黑榜”等,促使商戶自覺規范自身形象。”豐富的實戰經驗讓蔡晨捷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標書,更在現場答辯環節得到了高分。
行政區劃調整后,鄞州的發展定位、產業結構、空間格局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需要破解的難題也更多,對能夠主動擔當、沉到一線,“真走、真破,能走、能破”的干部人才的需求也更為迫切。
“這種比選模式在我區尚屬首次”,鄞州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目的也很明確,就是圍繞市委提出的‘大腳板走一線、小分隊破難題’落實專項行動的精神要義,進一步樹立實績導向,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精氣神,給長期在基層一線苦干實干的干部更多機會。”
“這次比選更注重實際操作。比起機關干部,我們筆桿子可能差一些,可論解決基層難題,我們都有信心!”吳貝迪、蔡晨捷最終成為這次創新選拔干部的受益者。據統計,8位中標者中,共有7位是常年扎根基層一線干事、群眾口碑好的實干者,下階段他們還將進入為期一年的試崗任職。
“通過此次‘競標選才’,我們發現了一批有能力的年輕干部,也在全區營造了主動擔當破難題、實干實績爭一流的氛圍。個別‘競標人’此次未被任用,但也將列入區管副職后備干部庫。”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