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珊 張杰
摘要:在浙東這一較為發達的地區,uber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進行品牌營銷,采用扁平化的管理進行市場推廣,并針對各種專車傳統出租的競爭,有的放矢地開展了市場營銷與推廣,取得了不俗的業績。本文基于uber市場推廣與品牌營銷,進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改進的對策。
關鍵詞:Uber;市場推廣;品牌營銷
一、Uber市場推廣和品牌營銷策略
2014年7月14日進入中國市場,Uber先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四個城市推行,很好體現了“共享經濟”特點。2014年我國移動智能終端用戶達到10.6億,使得uber用戶不斷地擴大;Uber和百度合作,運用百度地圖和GPS定位,就近派單,大大提高了效率。
為了更加符合中國市場情況,uber和國內的百度進行投資合作,綁定支付寶;以城市為單位,擴張一個接一個逐步推廣,通過調研、上線、運營、發布四個步驟來完成,保持輕量的團隊構成;其次是以定制化服務來進入市場,uber的收費模式根據起步價、每分鐘和每公里費用總體計價,并根據車型的不同,如uberblack和uberX收取不同的費用以此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最后提供拼車服務,消費者平攤車費,低價進入市場,形成用戶的依賴性。
Uber更是采用層出不窮的跨界營銷活動來進入中國市場的大門,和各大的明星、節假日進行宣傳營銷,與媽媽網、歌莉婭、寶馬mini以及特斯拉等品牌合作,借“他山之石”來擴大其知名度。與國內的打車相比,uber的作用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打車,更是充斥著時尚社交溫暖高端創意等多樣化的營銷活動。Uber認為傳統的步步為營的方式太過于緩慢,和很多新式的產品一樣第一步就需要強大的客源和做大規模。Uber十分清楚自己的品牌定位是年輕的移動互聯網使用者,采用時尚洋氣高端的品牌定位來吸引年輕群體,同時也采用多元化的出行體驗和營銷創意,培養用戶對品牌的愛好度。相對于滴滴快的來說,用戶的直覺只是紅包和便宜,一旦價格提高或者優惠力度沒那么大,用戶就會失望地離開,而這時uber品牌效應也就體現出來了。
二、Uber在浙東地區的市場推廣和品牌營銷策略
浙東地區出租車存在“多、小、散、弱”,打車難服務差等問題,用戶在打不到車的時候愿意支付更高的價格來獲得便捷的服務。2014年下半年互聯網專車進入杭州給打車市場帶來強勢沖擊,uber司機逼近3萬,按照一人一車換算,規模已經是出租車數量的3倍。Uber在2015年8月進入寧波后,給予司機的獎勵高達到2.5倍,由此形成了極大的競爭優勢。
在浙東市場,uber在市場推廣上,能很好地結合當地的市場特點進行推廣,比如對于杭州地區,切合杭州的幸福和諧城市品質,跟杭州知名企業和景點進行合作,在西湖邊與搖櫓船進行合作,在銀泰和cold stone進行合作,輸入優惠代碼是企業名稱等。在寧波地區,uber在4月6號推出“人民優步+拼車”,花公交車的錢,坐小車以及認識新伙伴,綠色出行更環保,在微博上和各大甬城餐飲店合作推出“U粉福利”,轉發抽獎不僅提高了餐廳的知名度也使得uber本身也得到了宣傳。
在嘉興,uber推出了打一天uber,免費坐一周活動,此次活動免費只限于當天減免15元,在無打折只減免,更是遇到減免第二天下暴雨價格翻幾倍,使得消費者在各種自媒體上吐槽,用戶體驗上大打折扣。在嘉興出租車市場,uber的出現對整個出租車行業造成了巨大沖擊,一部分司機選擇了跳槽,導致出租車無法正常營運,跟往年相比業績甚至低于一半多。對于出租車司機,高昂的份子錢壓力巨大,加上uber等搶生意,使得越來越多的出租車司機不愿意開出租車。對于市民,特別是年輕的群體,大多數在手機上進行操作叫車,避免了出租車難打及司機態度差等。但也出現了新的問題,嘉興有司機在車內裝攝像頭進行直播,嚴重侵犯了乘客的隱私。
三、結語
移動打車軟件是新時代互聯網發展下的產物,這是一種全新的商業運轉模式,打車軟件可以從本質上來解決消費者打車難的問題,但是打車軟件是一種全新的模式,還在市場的萌芽階段,雖然有很好的前景,但是對于如何推廣,如何真正被消費者接受還是急需解決的一大問題。
在中國市場,uber根據中國情況,推出了人民優步,但也因為中國的監管還存在很大的漏洞,導致uber在中國存在嚴重的刷單問題,還需要很好的平衡私家車運營和出租車的關系。在浙東市場,uber因地制宜推出了一系列跨界創意營銷,但由于市場的不成熟,對于uber的使用還存在很多的細節問題,包括安全性政府問題等,而這一系列都需要uber更加完善。uber想要進入這片土地,最需要的是得到一個本土的認可,不僅要處理好uber存在的問題,也要努力形成適應“互聯網+”發展的觀念和認知,抓緊制定推動“互聯網+交通”以及專車市場的發展政策規定,積極探索創新管理模式,但Uber到底將何去何從,還需要進行更進一步深入分析。
參考文獻:
[1]楊興麗.移動商務理論與應用[M].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10.
[2]孫悅,郭醒,徐欣欣.O2O電子商務剖析[J].電子商務,2013(11):5.
[3]楚君輝.基于APP的移動廣告發展策略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4(04)
[4]張露璐.手機租車業務規劃 ——以Uber、易到用車、快的為例[D].北京郵電大學,2014(04)
[5]陳靜.手機APP設計的應有研究——以“花語”品牌概念店為例[D].西安美術學院,2015(05)
[6]陳鵬飛.窩窩團網絡營銷策略研究[D].吉林大學,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