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煦霖
摘要:金融監管的規范性與有序性是維系整個國家金融體系制度完整的基礎,這也是保障國家經濟穩固發展的基石。完善當前我國金融監管的整體秩序迫在眉睫。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金融監管;規范;金融秩序;對策
金融監管的規范性與有序性是維系整個國家金融體系制度完整的基礎,這也是保障國家經濟穩固發展的基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從計劃經濟邁入市場經濟,并且國家的整體經濟實力在快速提升,與此同時,由于金融監管體系和制度上問題和缺失所造成的各種問題也頻繁產生,尤其是暴露出我國金融監管體系和秩序上的問題,這些值得我們反思。完善當前我國金融監管的整體秩序迫在眉睫,這樣才能打造市場環境,這也是我國經濟持續穩固發展的基礎。
一、我國金融監管現狀分析
改革開放以前,我國實行的是集中的金融監管體制。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市場經濟逐步發展起來,金融業也開始逐步發展。我國真正形成了“一行三會”分業監管的金融監管體制,中國人民銀行負責貨幣政策等宏觀調控方面的監管,銀監會、保監會和證監會則負責相對行業的微觀層面的規制,它們明確分工、相互協調,共同履行對金融業的監管職責。
隨著我國金融業的不斷發展,金融結構變得日益復雜,一些新的金融產品不斷涌現,金融業出現混業經營的趨勢,加上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金融業的沖擊和影響,給我國金融業分業監管體制的有效性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同時也暴露出監管體制中存在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深入探討和研究,逐步改革和完善我國的金融監管體制。
二、我國金融監管中存在的問題剖析
1. 監管機構間的協調機制不夠
我國金融監管體系中各職能部門間的協調程度明顯不夠,這是金融失序,各方面具體工作推進困難的一個直接造成原因。我國負責金融監管的各個職能部門,各部門間的職責沒有非常明晰的劃分,有些部門在職責范圍內有交叉部分,而有些責任范疇則出現了真空狀態,具體工作不知道應當由哪個部門負責。不僅如此,部門間的協調配合也不夠密切,一項普通業務辦理過程中需要花費很大的時間精力,要跑很多部門,這種協調配合的缺乏極大地降低了辦事效率,也是各種金融失序問題造成的內在原因。
2. 整體監管效率較為低下
金融監管的整體效率很低,這和如下幾個因素有關。首先,當前我國金融監管的手段仍然十分單一,總體來說,金融監管還是停留在行政監管的層面,監管者及被監管者應當體現出的平等市場主體地位一直缺乏,這使得金融監管中扮演領導地位的部門的國家意志色彩濃重,對于金融機構的一些不必要的行政干預過于突出,而更為合理的采取經濟手段或者市場調控來進行金融監管的模式卻比較缺位。另一方面,我國金融監管制度目前來說在法律層面上還較為缺失,沒有形成完善健全的金融監管的法律法規,這使得很多潛在的鉆空子的行為可以找到空間,這極大地造成了金融監管的失序。
3. 社會監督機制和自律意識不夠
我國的很多金融單位,比如國有商業銀行,很多時候存在明顯的自律意識不夠的問題。明明知道是不合規的行為,但如果能夠鉆法律漏洞還是會去做。不僅如此,很多銀行內部的審計部門應當發揮的職責和效用也沒有充分體現出來,審計部門的崗位權威性也存在明顯的缺失狀況,內部體制的不夠完善使得很多潛在問題乃至危機時有發生。另外,整個社會層面對于金融機構也存在監管缺失的問題,目前我國還沒有形成非常體系化且實用的社會金融監管渠道,民眾也還不具備對于金融機構進行監管的基本市民意識,這些都是當前我國金融監管中非常普遍的問題。
三、規范我國金融秩序的對策研究
1. 加強金融機構間的協調合作
加強金融機構間的協調配合,促進各部門間更加緊密的合作,這是規范金融秩序的一個基礎。一方面,我們可以逐漸建立金融監管的協調機構,比如,可以設定第三方監管聯席會議制,成立一個獨立的負責協調和監管的部門,這更加有助于監管工作的良好落實。另一方面,我們可以推進信息共享平臺的建立,這也是加強各部門之間的緊密配合,并且避免監管重復和監管真空問題的一個途徑。信息平臺的建立還可以為公眾參與金融監管提供渠道,能夠讓社會監督機制更好地體現出來。
2. 提升政府監管的整體實效
政府應當在金融監管中扮演最主要的角色,這也是規范金融秩序的一個決定力量。一方面,政府應當積極創新金融監管的模式和手段,要充分發揮立法和體制建設的力量,首先在法律層面完善金融監管的整體制度,讓整個體系更加健全。同時,政府應當多發揮市場在金融監管中可以起到的作用,盡可能地多采取金融工具實現對于整個金融體系的調節和引導作用,而不是強制性的透過行政管理來打壓那些金融機構,這樣的監管方式雖說可以立竿見影,但是從長期效果來看對于整個金融市場的繁榮會產生負面影響。
3. 建立科學的內部控制和社會監管體系
金融機構本身應當形成科學的內部控制體系,并且我們要充分發揮社會對于金融市場的監督力度,要完善信息的披露制度,讓社會監督體系不斷得到健全。有效的金融監管不僅需要強大的外部約束力量,內部的約束也是必不可少的,沒有內部的自我約束,再強大的監管力量也很難發揮應有的作用。完善的金融機構自律機制與政府的強制性監管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發揮監管的真正作用,二者相互提高和促進,共同維護金融業的穩定和發展。建立完善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是實現有效監管的必經之路,不僅要在金融機構內部建立這種制度,金融監管機構也需要這樣的制度來激勵和約束“執法者”的行為。
參考文獻:
[1]陳黎.金融風險擴散的機理及應用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
[2]朱莉.金融全球化與我國金融風險的防范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4.
[3]許文彬.金融風險的經濟學分析[D].廈門大學,2001.
[4]劉靜.試論轉型時期我國金融風險及控制手段[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
[5]郭紅霞.金融風險監測預警機制研究[D].河南農業大學,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