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海宇 張洋
摘要:中國家電風風雨雨走過了近30年,從實體店銷售到電商平臺,其中的物流環節不容小覷,提高企業盈利,降低物流成本,是中國家電企業未來的發展重心。
關鍵詞:線上家電;家電企業物流
一、中國家電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
1.現狀
中國家電行業的各品牌之間的競爭一直非常激烈,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有一批實力與規模并存的家電品牌涌入平常百姓家。像民營家電企業的代表海爾就是引進德國公司的技術助其成長,之后逐漸轉為自主研發。和海爾一樣的眾多其他家電品牌也是通過此法進行技術變革。如今的家電品牌數量眾多:海爾、美的、格力、小天鵝、科龍、格蘭仕、長虹、TCL等等。其中有洗衣機品牌的海爾、小天鵝,冰箱品牌的海爾、科龍,空調品牌的格力、美的,微波爐品牌的格蘭仕,還有電視品牌的長虹、海信、創維等。
家電行業市場規模在擴大的同時其質量技術也在不斷提高,更加趨向于高端化、智能化、科技化、健康化。過去的以冰箱、洗衣機、空調、彩電為主的大家電在家庭需求中逐漸趨于飽和,購買欲望有所減少,然而小而美的廚衛家電和小型家電異軍突起,例如智能電飯煲、掃地機器人、面部美容儀等小家電更多地依靠第三方購物平臺,銷售均價有所上升。
上圖的家電行業線上的銷售額逐年上漲,市場份額也同比增長24.9%。B2C市場上2016年前三季度銷售額達到了5440.4億元,比15年前三季度環比增長了26.5%。自2009年天貓“雙十一”引爆了全國的購物熱潮開始,作為家電銷售載體的互聯網不容忽視。家電行業的增長在整體行業中穩中有升,未來的繁榮商機不僅僅存在于線下實體商場,家電品牌會更多地在互聯網電商中嶄露頭角。
2.未來
家電行業的未來也是無數傳統制造業的未來。互聯網電商與智能家居是未來家電行業的主要發力點,同時周邊的配套服務也需要重視,互聯網銷售的最后一環也是最重要的環節是“物流”,其未來趨勢有如下兩點:
(1)電商是未來家電企業爭奪行業市場份額的有力武器
以格力為例,作為能將單一的空調產品做到千億銷售額的企業,2015年3月,卻突然宣布制造手機,作為傳統家電企業,為什么要涉足智能手機這片紅海?眾所周知,2013年度經濟人物中,董明珠和雷軍曾同臺致辭,并與雷軍設下10億元賭局。盡管董明珠信心滿滿,格力專營店遍布全國的大中小城市,但隨著互聯網的深入發展,智能家居正在逐步形成并為人熟知,格力選擇了阿里作為互聯網的切入口,進軍智能家居。當然做手機并不是董明珠的“三分鐘熱度”,但也足以看出她對傳統家電業的擔憂。同樣有此擔憂的不止格力,TCL選擇與樂視網聯姻,小米與美的達成戰略合作,蘇寧與阿里也強強聯合,通過對物流體系的建設和對農村電商、海外購物的布局,共同發展。傳統家電制造業和互聯網下智能家居的合作不容忽視。
(2)智能化,科技化的發展
2016年3月人工智能阿爾法與李世石的圍棋對決引發人們熱烈討論,同時也讓家電行業看到了智能家電的希望。美的收購德國機器人巨頭庫卡,長虹發布人工智能電視,360推出智能機器人,都是各大家電企業從用戶利益出發進行家電智能化的嘗試。
二、中國家電物流運作模式
1.中國家電物流主要運作模式
(1)第三方物流模式
第三方物流就是社會化物流,家電企業將大部分物流業務外包給社會上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以伊萊克斯為例,優勢有兩點:一是資本集結在核心競爭力上,可以獲得最大的投資回報,不屬于中心功能的其他被弱化或外包。二是企業依靠自己的力量降低物流費用存在很大困難。盡管近年來家電企業在提高物流銷路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要更進一步發展是許多企業所不能承受的。
第三方物流企業擁有著信息化、靈活化、規模化等優勢,可以為許多家電公司提供物流解決方案,但家電公司數量繁多,并且需求不一,第三方物流企業不能復制同一種模式。其次,第三方物流在中國的市場份額較低,市場不成熟,企業并不看好第三方物流模式,和國外的高比例相比,中國的多數企業更傾向于自營物流。
(2)自營物流模式
自營物流顧名思義是企業自己進行物流體系的建設,優勢有:成本低,保證物流體系最大限度地服務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企業可以對物流各環節進行控制,快速收到反饋信息;協調性強。可根據企業生產經營需要而建立起來,能合理規劃物流作業流程。
海爾是自營物流的代表之一,家電企業的競爭更多是供應鏈與服務的競爭,而供應鏈的成本控制決定了企業是否能立足家電行業的不敗之地。海爾于1998年進行物流改革。物流資源重組,供應鏈管理,物流產業化三個階段,海爾提出“一流三網” ,“一流”是指訂單信息流;“三網”分別是指全球供應鏈資源網絡、全球配送資源網絡和計算機信息網絡。“三網”同步流動,為訂單信息流的增量提供支持。海爾在不斷探索物流模式的同時,也在相應地控制成本、增加收益、提高效率,它為海爾奠定了戰略基礎,也為其他的迷途企業指明了方向。
(3)獨立運營的物流業務
美的在千禧年成立了獨立子公司安得物流。這種模式接近海爾的自營物流,同時也作為第三方物流企業向外發展業務。安得全面推行信息管理,實行“一票到底”管理模式。安得非常了解美的的倉庫資源、運輸資源、配送資源,從而使利潤提高。
美的借助安得物流,其利潤逐年攀升,并于2013年上市。2015年,美的年銷售額已突破1500億元,安得物流功不可沒。
2.中國家電物流面臨的主要問題
目前,國內行業中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家電行業正在經歷激烈的市場競爭,有許多物流的家電企業通過降低運營成本從而大大提高公司盈利,所以,家電物流越來越受到企業重視。家電物流業是物流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普遍存在諸多問題,一些家電企業利潤增長空間有限,資源整合不徹底,這些弊端導致企業發展緩慢。
1980年左右,中國家電業剛剛起步,除了全國交通網絡的不完善,家電物流的配套設施也不齊全,生產家電的企業大多將家電物流業務交給運輸公司來完成,從運輸效率、倉儲規模來看都沒有形成成熟的物流體系。目前面臨的問題如下:
(1)物流費用高,企業壓力大
現在的家電企業質量差距在逐步縮小,導致行業內大打“價格戰”,家電產品價格逐年下降,許多家電企業在承受巨大的成本壓力。家電企業的城市市場占有率趨近飽和,未來的發展前景在廣大農村腹地,由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運輸價格不合理使得如今物流企業壓力巨大。
(2)物流外包意識薄弱
我國的家電業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受到傳統體制影響,設施簡單,功能單一,市場集中度低,增值服務薄弱。許多家電企業的物流業務不是企業的主要核心業務,但是企業發展迅速,產品銷量攀升,因為擔心第三方物流企業管理不成熟,成本控制不到位,服務是否優質,所以對物流外包沒有信心。
(3)信息流不暢通
我國的家電物流成長到今天還處在初級階段,許多家電企業的物流系統效率低下,信息流的不暢通導致企業對物流運輸環節缺乏有效管理,也造成在家電貨車裝運,倉庫車輛調度,運輸路線分配上無法高效管理。
(4)專業物流人才稀缺
中國的物流業發展時間較短,但家電企業資本擴張速度比物流業的發展更快。物流屬于高校新興專業,人才培養需要時間;家電企業對物流從業人員的培訓不重視,獎懲機制不健全;
三、中國家電物流未來發展對策
中國家電物流發展的近30年,也是全球物流快速發展的30年。未來的物流業更加趨向于區域化和全球化。區域化方面,大到亞太經合組織這樣的跨國區域組織,小到企業之間的收購合并,都是物流區域化的未來走勢;全球化方面,各國的大型物流企業進行國際間的合作,推動全球物流業的發展。但是在未來,隨著市場環境的好轉、信息網絡的進步、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制定、物流管理技術的提高,中國家電物流會逐漸走向成熟;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的家電企業不斷探尋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發展道路,并使物流成為家電企業的新利潤點。
許多發達國家對于物流在宏觀政策方面都制定了法律來規范市場秩序。例如,美國頒布了多式聯運法,歐盟的統一法,日本的綜合物流施策大綱等。美國的物流業發達且完善,除了密集的交通網,還有針對物流進行專業的人才培養。日本的家電物流,例如松下、本田等都采用了倉庫垂直輸送系統,大小家電分類明確,嚴格遵守出入庫時間,集搬運、保管、分揀、配貨于一體的專業化管理。中國家電物流的建設需要與企業自身緊密結合,日本和美國的家電物流模式可以借鑒。具體的對策如下:
1.國家應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來規范市場環境,家電行業政府部門全面有效的管理,保證家電物流業的良好運轉和發展。物流業屬于我國的新興產業,法律法規需要進一步健全,通過法規達成物流標準化。
2.中國家電一般采用批發零售的模式,消費者的需求可能并沒有生產商預估的那么多,但往往二級代理商或零售商接收到上游企業的大量商品,生產廠家的庫存得到了解決,代理與零售商的庫存仍會堆積,從而導致庫存成本增加,消費者購買時的價格也會隨之上漲,最后仍然是家電企業銷售遇阻,失去市場競爭力。所以,未來的家電企業需要將物流環節簡化,整合流通渠道,實現對下游物流企業的控制。
3.中國家電企業的采購成本較高,企業單一采購,增加物流運輸成本,空車行駛里程過長,浪費有效資源。可以建立統一的采購模式,對供應商進行優質選擇,借助網絡信息化的優勢進行統一采購,降低采購、庫存成本。
4.網絡信息化時代,家電制造商應與零售商、批發商實現信息共享,實時掌握市場變化,了解消費者需求。及時作出產品調整,減少物流周轉費用,降低物流成本。杜絕供應鏈上信息失真、計劃失控、操作失誤的“牛鞭效應”。
5.促進物流專業教育,培養國際專業物流人才,家電物流業的科研人員,從國外的物流發展結合中國自身的物流現狀,學習并解決人才培養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星圖數據.
[2]董千里,陳樹公,王建華.物流運作管理[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3]郝星.家電物流的三種運作模式[J].中國儲運,2013(01)
[4]翟學魂.探索中國家電業物流之路[J].家電科技,2004(05)
[5]中國報告大廳.
[6]中國家電物流網.
[7]孫賢偉,張忠明.我國現代物流服務模式及其發展研究[J].科學技術管理,2001(12)
[8]中商情報網.
[9]中國商貿[OL].1997(15)
作者簡介:
支海宇(1974- ),女,漢族,遼寧沈陽,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