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忠
(山東省淄博市群眾藝術館, 山東 淄博 255000)
舞蹈輔導對基層群文發展的意義及方式分析
戚家忠
(山東省淄博市群眾藝術館, 山東 淄博 255000)
現階段,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越發注重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舞蹈作為群眾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對加強群眾身體健康,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本文結合筆者多年來的研究,就舞蹈輔導對基層群文發展的意義及方式進行了簡單的論述,希望能引起相關工作者的深思。
舞蹈輔導;基層群文;意義;方式
群眾文化是衡量社會團體精神面貌的一項重要指標,在很大程度上推動著和諧社會的發展。事實證明,經濟的發展也會帶動文化的發展。尤其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其經濟發展迅速,群眾文化建設也處于全國領先地步,這一點是十分值得其他地區借鑒的。音樂、舞蹈以及美術都是群眾文化的表現形式,其中以舞蹈最為典型。它具有極強的調動性,促使著越來越多的群眾積極參與其中,在強身健體的同時,也不斷豐富著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現階段,我國群眾舞蹈建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不可避免地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舞蹈動作隨意、不夠專業,缺乏最基本的舞蹈及音樂知識等,制約了群眾文化的發展。因此,進行舞蹈輔導意義重大。
(一)舞蹈輔導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現階段,廣場舞已經成為人們茶余飯后不可或缺的一項娛樂活動。他們利用閑暇時間,自發形成舞蹈隊伍,在優美的音樂中舒展自己,放飛自己的心靈。它具有極強的帶動性,不斷感染著周圍的群眾積極參與其中,使人們忘卻了煩惱,不斷傳達出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通過這樣一種活動,群眾的心態會發生很大的改變,逐漸用一種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生活中、工作中去。因此,舞蹈在基層群文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但是,很多群眾因為舞蹈動作不協調,跟不上音樂節拍等原因喪失了對舞蹈的熱情。針對這種情況,必須要對其進行舞蹈輔導,使更多的群眾更好地參與其中。只有群眾的精神文化得到提高,社會才會更加和諧美好。
(二)舞蹈輔導提高了社會精神文明建設
社區文化對建設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而輔導又是建設社區文化的一種有效手段。它通過對群眾的專業化指導,能夠引導其快速有效地參與其中,激發了人們的參與熱情,推動了社區文化的順利進行,為和諧社會的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實際生活中,舞蹈教師應該充分考慮當地的風俗文化、群眾的年齡特點、文化水平以及舞蹈水平等因素,合理編排舞蹈動作,從根本上提高群眾的精神文明建設。一方面,舞蹈教師要積極鼓動群眾不斷參與其中,采用群眾易于接受的舞蹈形式,不斷進行專業輔導,增強群眾的團隊意識,促進群眾的身心健康發展;其次,要不斷對舞蹈動作進行指正,發揮語言優勢,積極肯定群眾,既提高了舞蹈動作的整體質量,又增強了群眾的自信心,從而實現了舞蹈輔導的目的。
舞蹈文化是我國諸多群眾文化中,一種最為突出的表現形式。現階段,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舞蹈文化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尤其是以群眾為主體的舞蹈團隊積極活躍在各個城市中,甚至在一些娛樂媒體中也可以看到群眾舞蹈團隊的身影。在這樣一個舞蹈團隊中,有老人也有年輕人,不同年齡段的人積極參與其中,打破了年齡限制。這已經成為經濟發展背景下,精神文化建設的突出成果。盡管當前群眾舞蹈輔導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也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提倡,但是其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群眾舞蹈水平層次不齊
有些群眾的舞蹈水平較高,而有些群眾的舞蹈水平就比較低,動作不協調,跟不上音樂和舞蹈節奏。再加上沒有輔導老師進行指導,所以舞蹈專業水平較低,拉低了整個團體活動的質量。
(二)基層群眾存在抗拒心理
一些基層群眾受傳統意識和封建意識的影響比較深,不愿意參加這種自我展示的活動,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對群眾的精神文明建設。
(三)缺乏專業性的指導
在舞蹈活動中,需要專業性的指導人員對舞蹈活動時間、人員組織以及舞蹈動作等做出合理的安排。但是在一些偏僻地區,往往缺乏這樣的人才,導致舞蹈團體活動比較隨意,偏離了正規的軌道,不能達到舞蹈輔導的真正目的。
因此,必須要改變群眾認識,勇于打破傳統思想的束縛,對其進行專業的舞蹈輔導,規范舞蹈動作,促使群眾以積極主動的姿態投入到舞蹈建設活動中去。
舞蹈輔導對群眾的精神文明建設、社會的和諧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群眾文化工作者必須要采取合理的措施不斷完善基層群眾舞蹈建設。
(一)切實了解群眾的舞蹈基礎
基層群眾舞蹈意識薄弱,再加上沒有接受過專業化的指導,身體協調性較差,舞蹈動作比較隨意。而且舞蹈受當地風俗文化影響比較深,在進行舞蹈動作編排時,地域特點十分明顯。所以,輔導老師在進行正式指導前,必須要從當地的文化特色著手,切實了解群眾的舞蹈基礎和接受能力,合理編排舞蹈動作,采用群眾樂于接受的方式,使其簡單卻又不失規范,真正達到強身健體、提高群眾審美水平的目的。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其他群眾的參與熱情,促使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舞蹈隊伍建設中來。
(二)開展形式多樣的舞蹈活動
對于舞蹈輔導來說,進行動作上的規范指導只是一項基本的任務,更多的在于通過舞蹈活動來增強群眾的文化意識,提高群眾對舞蹈的審美水平。對于那些存在抗拒心理或者受封建意識束縛的群眾來說,輔導老師應開展形式多樣的舞蹈活動,調動群眾參與積極性。比如,可以先組織一些思想進步、動作規劃的群眾進行社區舞蹈演示,讓更多的人欣賞到優秀的舞蹈作品,轉變群眾思想觀念。此外,當地政府也應該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給予舞蹈建設大力支持,充分發揮媒體優勢,通過在電視上播放一些舞蹈作品或者指導視頻,增強群眾認識,從根本上提高基層群眾的文化意識水平。
(三)舞蹈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能力
舞蹈輔導作為一項系統且長遠性的工作,對輔導教師的要求比較高。不僅要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而且還要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能力。輔導教師在推動群眾文化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師必須能夠將當地文化特點和群眾的審美建設有效聯系在一起,將舞蹈動作不斷融入到地方表演中去,創造出具有人文特色的舞蹈作品,使舞蹈真正走入到群眾當中,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推動群眾文化建設順利展開。
(四)合理設置舞蹈音樂
音樂是舞蹈作品的靈魂,舞蹈動作要想順利進行,必須也要重視音樂的選擇,只有音樂和舞蹈相互協調發展,才能將作品上升到藝術水平。因此,舞蹈輔導人員必須要緊抓時代發展趨勢,結合群眾的審美水平,合理設置舞蹈音樂。舞蹈音樂的選擇不必局限于傳統的音樂形式,像戲曲、流行音樂以及網絡音樂等也都是不錯的選擇。有能力的舞蹈教師也可以為不同的舞蹈動作配置不同的音樂形式,增強群眾的節奏感。
(五)充分考慮年齡特點
不同年齡段的群體傾向于不同的舞蹈形式。比如,年輕人偏向于拉丁舞、現代舞等一些比較流行的舞蹈;中年人喜歡在傍晚時分結伴去參加一些廣場舞活動;而老年人更偏向于舞劍或者太極拳等活動形式。因此,舞蹈輔導教師在實際工作中,應該充分考慮不同群體的年齡特點,積極添加一些流行因素,豐富舞蹈活動的內涵。
綜上所述,舞蹈輔導對基層群文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新時期,舞蹈輔導者和群眾都應該積極參與到舞蹈建設中來,轉變思想觀念,不斷提高自身能力,體驗舞蹈樂趣,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同時,舞蹈工作者必須要積極創新舞蹈形式,從實際情況出發,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緊抓時代潮流,不斷增強群眾的文化水平、審美水平。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國的基層群眾舞蹈建設必將上升到一個新的階段。
[1]梁穎.基層群眾文化團隊建設與發展[J].黃河之聲,2014(5):123-124.
[2]鐘海娟.提高舞蹈專業知識技能,增強舞蹈編導水平[J].大眾文藝,2014(11):38-39.
[3]譚麗梅.舞蹈輔導對基層群文發展的意義及方式研究[J].大眾文藝,2014(7):17.
[4]安歌昕.社區舞蹈發展模式初探[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6(4):37-41.
[5]蔣琴.淺談各地文化館對基層群眾文化的輔導培訓[J].大眾文藝,2015(4):11.
J79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