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益波
(南京藝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0)
淺談“新唐裝”的東方美學精神
姬益波
(南京藝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0)
隨著東西方文化的融合,在服裝創意設計行業發展中,服裝元素、設計風格、地域特色等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民族傳統服飾元素也越來越多地融入了現代服裝的設計中。帶有民族元素的服飾文化在民族傳統文化發展中占居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影響著一代一代的年輕人。隨著歷史的發展,民族性的傳統文化不斷演變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符號。通常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結合當地的傳統民風民俗,形成具有濃濃地域性特征的民族服飾文化元素,對此問題的研討、研究是非常有意義的。本文旨在通過研究新唐裝東方美學精神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來分析民族文化對服裝設計的深刻影響。
民族化;自由;創意服裝;新唐裝
新唐裝是現代中式服裝,由馬褂結合西式剪裁改良而來。同時特指2001年APEC會議20位中外領導人服裝。如簡單地用“唐裝”來稱呼出席2001年APEC會議領導人的著裝,顯然是不夠準確。因為此會議著裝完全不能等同于傳統的中式傳統服裝,此件服裝已經融合了非常多的傳統、現代的元素,比如在面料、款式、裁剪以及圖案的形成工藝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創新,也融入了現代人的審美情趣。因此說,本文特指的2001年APEC會議領導人的服裝為“新唐裝”,就是強調其服裝是對唐裝的創新。
(一)研究“新唐裝”的意義
作為APEC會議領導人的著裝,必須有很多講究,不但要注重服裝的外觀造型設計,而且更多的是考慮服裝的內在精神與神韻。通常在設計服裝時,要考慮消費群體、消費者的審美觀、款式的新穎程度、服裝的流行元素、材料的性能與環保理念,當然也要注重服裝的文化及藝術感,滿足消費者物質與精神層面的追求。服裝作為人體的“表皮”能夠直接地表達出人們的品味與追求。對于APEC會議領導人的著裝,在文化內涵的研究、身份的體現、大國的風采等方面更是設計的重點。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民族傳統服裝進行創新、深挖文化內涵、融合傳統與現代,表現出服裝的形式美及神韻美,突顯出濃郁的東方特質,顯示東方魅力。
(二)東方精神特點分析
1.關于新唐裝的色彩
在新唐裝的色彩運用中,其色彩區別傳統的唐裝,簡單直接地運用傳統顏色在新唐裝設計中是不被采納的。而是把配色的準確性、流行色的運用放到重要位置。通常,傳統的中式服裝是中國人在特殊場合、重大節日才會穿著的服裝,比如在公司多少周年的盛典、重大傳統節日等,中國人喜歡穿上此類服裝,代表著喜慶和吉祥,象征著活力與激情。但是,當下的年輕人的審美越來越趨同于國際的流行,簡單直接地運用紅色總覺得有點俗氣、土氣。那么,新唐裝除了使用傳統的色調外,流行色的色相、明度、純度之間的比例是關鍵,突破固有的色調,在傳統色彩基調的基礎上融入流行色彩因素,最常用的組合方法是上衣運用流行色系列的色彩,下裝用基礎色。也可以是外套運用傳統固有的色調,內衣用流行色彩,這種設計不但符合現代人對時尚的需求,而且能體現一定的流行感,關鍵是沿襲了傳統服飾文化的精華,也能保留人們對中式服裝的傳統印象與中式情結。
2.關于新唐裝的結構
新唐裝的結構是組成服裝面貌的重要元素之一,由于APEC會議領導人的著裝為實用性成衣,擯棄了款式上的夸張廓形,而更為重視結構的科學性與款式的淵源,工藝上也力爭精致與完整。在傳統分割工藝的基礎上盡量展現出新唐裝設計想要達到的目的,每件服裝的分割線都盡量按照人體的曲線特征來體現其功能。
在造型設計上,新唐裝的設計吸納了傳統中式服飾的特殊部件,如在領口、袖口等基礎上,加以變革,其中傳統技術是通過幾千年的文化積淀和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而來。造型上采用傳統唐裝為基本形,但突出分割線和裝飾拼接的手法。領子保留了唐裝的經典領形即中式立領,但多了精致的鑲邊手法突顯線條感,給人帶來不同凡響的視覺效果。領子、袖子、衣服的大身相互形成呼應,上下協調,合力形成優雅、時尚的視覺韻律,給人以經典、大氣、時尚又不失文化內涵的感覺。
3.關于新唐裝的圖案
新唐裝的圖案設計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一種是自然的紋樣,另一種是與之相對應的動物紋樣,還有火云和山水之類的紋樣。代表吉祥的紋樣有福祿壽、蝙蝠、仙鶴、龍鳳、虎豹等形象。在這些紋樣中不全都是自身發展而來的,很多都是通過民族融合的產物,多數紋樣中采用的是多紋樣的組合,比如云頭紋樣、水的紋樣、動物的紋樣變化豐富,技法主要利用曲直的變化來進行各種不同的組合,此系列的設計通過不同的圖案和色彩搭配,往往能夠表現出新的手法與技巧,給人以不同的視覺感官效果。色彩的表現能增強服裝的裝飾效果,其次色彩本身具有韻律感,這不是任何一種設計技巧能輕易達到的高度,在高級定制中主題思想的表達更是為突出風格及設計師的情緒表達更為明顯,除了這些傳統題材的圖案及色彩表達本身具備的特點外,它的裝飾性也得到越來越多的運用。在圖案的結構上,采用對稱的手法,用局部色彩的不對稱來打破平衡與呆板,追求圖案的整體統一,同時也不失圖案的節奏、活力及韻律。
通過對東方美學精神的特色分析不難發現,具備東方美學精神的設計作品,會依托特定的東方傳統文化、歷史背景、自然條件、風土民情等各方面的要素。這些要素的合力影響,就形成了服裝服飾的文化內涵及特點。因此,此類的服裝設計作品要遵循以下幾個重要的原則。
(一)整體性
東方美學精神應用于服裝設計系統中,可以體現在每一個模塊,也可以出現在設計理念之中,真正做到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全方位考慮。東方美學精神應用的設計是從設計理念、服裝造型、服裝裝飾、服裝設計風格與手法、整體服飾搭配、圖案創意與表現手法等各個方面的協調、統一。無形之中設計出“天人合一”的、帶有人文精神的設計作品,使得設計突顯自然、大方又不造作,因此整體性是服裝設計作品要達到的最佳境界,也是服裝設計的基本原則之一。
(二)民族性
從古至今,民族文化一直都在傳達一種獨特的東方神韻及魅力。在服裝服飾設計時努力做到對本民族文化內涵、文化意蘊的傳承,在設計上做到有禮有節,使東方美學精神應用于服裝服飾設計中,能夠體現出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服飾文化作為社會的主體文化應該值得重視,服飾文化的傳承也顯得非常重要。這種服裝文化的傳承就是民族精神的傳承。因此,在我們這樣一個具有偉大的民族文化內涵的民族,設計師要對其充滿敬仰。豐富的民族文化為服裝設計提供了豐富的涵養,大量的設計創作素材,代表了優秀的民族文化,只有融合古今,吸收民族文化的優秀精華,結合現代的理念與時尚元素,一定能夠促進服裝設計的全面發展。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在行為、思維、生活方式上、審美方式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這些都影響著現代服飾設計的發展。而在現代成衣創意設計方面,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怎樣才能夠在現代服飾設計中展現出耳目一新的效果呢?這就需要服裝設計師獨特的眼光和非凡的能力。在民族服飾文化元素中東方美學精神是必不可少的設計要素,民族性的服裝服飾設計中,有許多獨特的裝飾手法,是帶有濃郁的地域文化特征,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是服裝服飾創作的重要思想。民族性服飾創作應該契合本土的人文文化,做到服飾設計與本地文化、傳統與時尚、實用與藝術的高度融合,對東方美學精神進行提煉,融合到現代的、原創性的服裝設計中,不僅能夠設計出風味獨特的服裝服飾,還能夠使民族服飾文化得到更好的發揚,使之具有無限的生命力。
[1]高杰.蒙古族服飾的“舊”元素“新”運用[J].藝術研究,2011(11):134-135.
[2]高陽,單春紅.民族元素在當代服飾中的運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9(7):98.
[3]梁惠娥,顧鳴,劉素瓊.藝術染整工藝設計與應用(第一版)[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9.
[4]朱華.面料在服裝設計中的綠色藝術再造[J].遼寧絲綢,2006(2):17-18.
[5]張凌君.淺談服裝設計中的面料再造[J].百花園地,2010(1):147-148.
[6]吳曉青,溫金.服裝設計中面料再造藝術的運用[J].紡織科技進展,2007(1):84-87.
[7]賀聰華.服裝面料再造的藝術表現力[J].中國纖檢,2010(8):87-88.
[8]顧鳴藝術染整工作室,華藝現代扎染研發中心.從“藝術染整"談我國服裝設計差別化[C].2007宏華數碼全國印染、棉紡織、色織服裝作品開發年會發言.
J52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