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鐵英(天津市司法局局長)
奮力譜寫天津司法行政改革發展新篇章
張鐵英(天津市司法局局長)
黨的十九大全面開啟了黨和國家事業的新篇章、新征程。天津市司法行政系統要堅持用黨的十九大精神統一思想認識、統一行動步調,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中央和市委確定的目標任務上來,認真落實“三個著力”重要要求,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更實的舉措,肩負起司法行政的職責使命,進一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全系統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奮力譜寫天津司法行政改革發展新篇章,為全力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作出新貢獻。
堅持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要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認識習近平同志成為引領新時代的堅強領導核心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決做到在思想上擁戴核心,在政治上維護核心,在行動上緊跟核心,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的地位。要始終把司法行政工作置于黨的絕對領導之下,把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作為根本政治擔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維護核心、絕對忠誠、聽黨指揮、勇于擔當,切實履行起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職責使命。要準確把握新時代“深化依法治國實踐”的目標任務,積極探索司法行政工作在新的歷史方位下的新舉措新做法,切實發揮司法行政部門推進依法治市中的生力軍作用。
堅持深化司法行政改革,著力提升整體工作效能。黨的十九大確定了新時代“兩步走”戰略部署,進一步描繪了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天津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的奮斗目標,特別強調要使改革發展的成果更多惠及全市人民。我們要站在新的歷史方位,深入思考新時代司法行政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按照中央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對司法行政工作批示要求,準確把握新時代司法行政工作“新的歷史特點”,進一步深化司法行政改革,主動作為,確保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見效。切實把深化監獄體制改革,健全完善社區矯正制度、司法行政戒毒制度,深化律師制度改革,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推進公證體制改革,健全統一司法鑒定管理體制等改革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特別是要積極發揮直轄市和自貿區等區位優勢,主動作為、深化創新,積極推進監獄工作機制改革、公證合作制改革等試點任務,積極提供天津方案、天津經驗、天津模式,向黨和人民交出優異答卷。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力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需要。要深入研究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內涵。準確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到各項具體工作中。按照司法部“以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為總抓手,統籌推進司法行政各項工作”部署,加快建設完備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完善四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和“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平臺,建設“12348天津法網”和“天津掌上12348”微信公眾號,建立健全全市村居法律顧問微信群,實現公共法律服務的標準化、精準化、便捷化,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普惠性、公益性、可選擇的公共法律服務,讓人民群眾通過網絡平臺,不出家門就能解決法律難題,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更高要求。
堅持強化法治宣傳教育,著力提高全民法治素養。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提高全民族法治素養和道德素質等普法工作的新要求。要把提高全民法治素養作為法治宣傳教育的重要任務,通過廣泛、持久、深入的法治宣傳教育,引導人民群眾切實增強法治意識,讓“看得見”的法治形式內化為根植于內心的法治信仰。要注重“誰執法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實行普法責任清單制度,使普法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要注重法治文化建設,深入挖掘法治文化資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法治文化產品,激發法治文化創作活力,推動法治精神向社會文化生活全面滲透融入。
堅持全面從嚴治黨,著力構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要深刻學習領會新時代黨的建設的新要求,準確把握建設“偉大工程”在“四個偉大”中的地位,準確把握全面從嚴治黨的長期性,在全系統扎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要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加強黨性教育,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 從嚴抓好監督巡察,強化執紀問責力度,切實做到真管真嚴真擔當、真查真糾真問責。要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堅持好干部標準,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著力選拔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選優配強各級領導班子。要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推進黨的組織、黨的工作和黨員作用發揮全覆蓋,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張文靜)
第二屆中法公證業務研討會在京舉行
2017年11月15日,第二屆中法公證業務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本次研討會由北京市公證協會與法國巴黎公證人公會聯合舉辦,研討會主題為中法兩國婚姻家庭關系中的若干法律問題。法國巴黎公證人公會會長帕斯卡·夏杉、巴黎公證人公會榮譽會長克里斯蒂安·比薩尼、法國駐華大使館法務參贊安托尼·孟瓦林等法方人員和來自北京公證行業的120多名公證員代表參加了本次活動。中國公證協會會長郝赤勇在講話中指出,中法兩國公證人相互尊重,相互借鑒,交流交往不斷深入,業務合作日益增多,友好關系愈發密切,此次北京市公證協會與巴黎公證公會共同舉辦公證業務研討會,既是業務交流活動,同時也是中法公證人傳統友誼源遠流長的重要見證。研討會上,與會人員就未成年子女的親權和監護問題、夫妻共有財產制度、未亡配偶的遺產繼承權和《歐盟涉外繼承條例》相關規定等問題進行交流研討,并就各自關心的問題進行問答互動。通過舉辦研討會,雙方參會人員進一步學習和了解了中法公證制度和婚姻家庭公證業務辦理情況,助推兩國公證業務深度合作。
據了解,北京市涉外民商事公證業務開展較早、涉及國家較多,公證種類也比較齊全,公證書發往180多個國家和地區使用。2016年,北京市公證行業辦理涉外公證近50萬件,在全年辦理的126萬件各類公證事項中占比達39%。改革開放以來,北京市公證協會與巴黎公證人公會逐步建立起密切的業務交流和友好來往。為進一步加強中法業務合作與交流,2007年10月,雙方在巴黎簽訂了《北京市公證協會與巴黎公證人公會交流合作協議》。
(本刊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