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善縣不動產登記中心 李敏慧
嘉善縣不動產登記中心全力破除為民服務“中梗阻”
□ 嘉善縣不動產登記中心 李敏慧
近期,嘉善縣不動產記中心根據國土資源部關于全面排查不動產登記“中梗阻”問題的要求,針對不動產登記制度落地實施后引發的一系列突出問題,立足實際,多措并舉,進一步提升工作人員服務意識,提高群眾滿意度,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截至2017年9月1日,共辦理不動產登記107018件,發放不動產登記證書證明95766本(證書48613本,證明12821本),辦理各類不動產權注銷9553件,權籍調查9697件,查封解封935件,查檔8299份。
1.加強合作交流
中心高度重視“最多跑一次”工作,多次召開各部門聯席會議,按照辦事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的要求強力推進。通過簡化審批、流程再造、聯合會審等方式,實現一個窗口受理、一個平臺流轉,各自分工明確的運行機制。自4月1日起正式實施不動產交易、納稅、登記統一受理,實現不動產登記中心與房管、地稅部門的信息共享、協同聯辦,并推出證書快遞送達及支付寶付費服務,極大縮短了群眾辦事時間,同時也提高了中心的辦件效率。14個“最多跑一次”受理窗口日均受理總量為195件,其中,日均受理二手房交易納稅登記業務62件,日均受理其他業務133件。
2.采取限時辦結
中心向申請人開具收件回執,規定業務辦理時限。原一般登記業務辦理時限為15個工作日,不動產抵押登記辦理時限為7個工作日。自8月24日起,在全縣范圍內除需公告、實地踏勘的登記事項和大批量辦理的業務以外,全部不動產登記業務實行即辦服務,在登記申請受理后60分鐘內辦結。為確保群眾能在承諾時限內領證,中心每周召開例會,及時梳理、統計上報各崗位業務完成情況,出現問題,及時解決。為應對瞬時人流量激增導致的業務積壓,保證“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到實處,中心全體審批人員加班加點處理不動產登記業務,以“質量最高,效率最快”的要求在承諾時限內完成工作。
3.開展業務培訓
定期對服務中存在的短板進行梳理,通過樹立典型,推廣典型的方式,以身邊榜樣帶動全體看齊,將政治意識和看齊意識融會貫通,為破除不動產登記工作中的“中梗阻”問題打下思想基礎。中心組織進行“一月一講堂”學習,主要對不動產登記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文件的深入講解,對熟練掌握系統進行操作培訓,從政策層面上就實際操作中可能遇到的疑難問題處理進行歸納,以及針對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房屋產權登記相關案例進行分析。定期開展業務培訓保證了窗口各項業務工作順利銜接,為各項政策的實施打下堅實基礎,提高了工作質量和效率,助推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提速。
1.創新服務方式
優化服務質量,推行上門服務、延時服務等便民便企服務措施,對工業企業和特殊群體開辟綠色通道,實行急事急辦、難事簡辦,減少業務積壓。選拔業務骨干擔任咨詢服務臺咨詢員,實施親民化辦證引導服務,對辦事群眾的材料進行取號預審,防止群眾來回跑,盲目跑。中心工作人員以身體力行為申請人提供有“溫度”的服務,以熱情的服務和敬業的精神,春風般化解申請人辦證難題,為群眾提供舒適的辦證體驗,近日連續收到多封群眾的表揚信。信中對中心工作人員熱忱的服務態度,規范的管理和服務,以及清正廉明的品質進行了表揚。
2.資料梳理成冊
以方便群眾辦事為目的,對部分窗口設置及崗位職責進行調整,不斷提升工作效率。對沒有法律依據的前置條件和收件資料進行清理,對各類登記表格進一步規范完善。4月實行“最多跑一次”后,根據省里的要求并結合嘉善的實際,進行資料的再梳理,刪減重復資料,剔除冗雜條件。
3.維護信息平臺
對信息平臺在操作性、實用性、順暢性上高標準、嚴要求,使之更好地滿足登記需求。3月初,不動產登記新系統上線,主要根據受理實際情況對信息平臺的各個欄目和子欄目進行盡量細致的規劃,對原先業務框架、辦件模塊、具體業務流程進行了更新。并配備信息平臺維護專員,負責提高數據庫系統性能及擴充其功能,實現不動產登記網絡系統運行狀況實時監測,一旦發現系統故障及時解決。
1.分類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由于歷史原因,不動產登記工作在實踐中遇到了一些具體問題亟待重視解決。在實際工作中,例如房、地用途不一致、只有房產證而無土地證導致房屋交易困難,或是由于政策執行出現偏差,導致劃撥土地上的房產辦理不動產登記受阻的。中心針對歷史遺留問題完善權籍調查工作,上半年對于宗地方面權籍調查工作有新增宗地268宗,調整宗地權屬線106宗,更新地形數據73份,完善宗地屬性信息589份,上傳宗地圖1331張。針對老房子、房產證或土地證缺失、用途不明確等情況做權籍調查,出具權籍調查表共164份,外業勘探調查77次。房屋、土地掛接工作完成302份。中心將結合具體區域、具體案例,有針對性地解決歷史性遺留問題,針對不同問題的實際情況區別對待,依法實行分類處置,區分權責,優先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利益。
2.深入開展不動產登記宣傳活動
進一步公開辦事程序,主動回應社會關切,積極答疑解惑,將登記制度改革的“陣痛期”癥狀、藥方告知于民,爭取群眾的理解與支持。3月,不動產登記中心公眾微信號正式上線,目前提供辦件進度查詢、網上權調配號等網上服務,并開放全天5個預約時間段可進行預約服務。截至目前,已在不動產登記微信平臺上公布、推送宣傳動態40余篇,回復解決群眾意見23條。
3.探索“互聯網+”新模式
拓寬為民服務路徑,做到讓辦事群眾足不出戶,便可通過“互聯網+”了解不動產登記業務的辦事流程、辦事進度,實現“指尖問政、指尖辦事”。將非必要的跑腿環節在網上實現,實現流程再造,讓“互聯網+”真正發揮作用。目前網上查詢服務已滿足辦件查詢489次,用戶可通過在大廳設立的自助式查檔一體機,進行自動身份讀取、自動信息判定、自動結果生成、自動證明打印,實現自助查詢戶口遷移、契稅繳納、貸款及房屋權屬信息查詢等業務。中心將不斷探索完善“互聯網+” 個性化便民服務,深化不動產登記“互聯網+”工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