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子偉
掛什么 怎么掛 有講究
文/史子偉
有些事情,說來真的不足以掛齒。一是因為它太小,沒有什么大不了;二是因為它普通,做起來人人皆會。比如說掛件東西吧,據說是人人都會干的事。逢年過節,喜慶日子,掛個“紅燈籠”,掛個“中國結”等等,既營造了節日的氣氛,也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常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懸掛東西也與風俗習慣有很大的關系。北方農村在豐收季節喜歡在自家的大門兩側掛上玉米和辣椒,其意為生活“金玉滿堂”“紅紅火火”。南方農村喜歡在自家屋檐下掛上風雞風鴨、臘腸臘肉,其意為豐衣足食,生活小康。
過去南方有些農村,女人生孩子一般都是在家里由接生婆操持,所有的男人都被趕出屋子站在門外,看“掛件”。若是大門門楣的左側掛出“筷子”,便是生了男孩。門楣的右側掛出“絲巾”,便是生了女孩?,F在醫院里孩子出生后的性別填寫,也是用標準符號來表示的:男是♂,女是♀,世界通行。這跟我國農村上述通行做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有些風俗習慣還會帶來好運,王安石的故事堪稱典型。據說他年輕時上京趕考,路過馬家鎮時,看見馬員外家門口,高掛著一盞走馬燈,燈上寫的是上聯“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求下聯。王安石急于趕路,無心細想。到了京城考完試后,主考官面試考生。輪到王安石時,主考官指著廳前的飛虎旗念道:“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要王安石對下聯。王安石腦子一轉,想到了馬員外家懸掛的走馬燈,脫口而出,對曰:“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主考官連聲贊好。
在回家的路上,王安石又經過馬員外家,走馬燈上給出的上聯,還是無人對出下聯。王安石即用主考官給出的上聯對之。馬員外看到下聯后大喜,當即將女兒許配給王安石,原來走馬燈上的上聯是馬家千金的“選婚聯”。
現在,不少人喜歡掛葫蘆,門前窗后,床邊鏡側,大大小小的金黃色葫蘆,掛得琳瑯滿目,煞是有趣。但在過去,至少在《紅樓夢》成書的那個時代,是不會將葫蘆到處懸掛的,因為葫蘆諧音“糊涂”,形容不明事理。《紅樓夢》第四回目為“葫蘆僧亂判葫蘆案”,含意深刻。如今,葫蘆又有了新意,諧音為“福祿”,口彩為“福祿雙全”,人皆喜之,爭相佩掛。
筆者曾應邀參加一個大型文化場所開放前的評審活動,廁所設施的審查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容。他們的“老板”很有創新精神,男廁所取名叫“細水長流”,女廁所取名叫“泉水叮咚”。我一聽頓起雞皮,如鯁在喉,不得不反對。我正色道:“公共圖形符號國家是有標準的,給男女廁所另起名字,純屬多此一舉。只要正確地選用和懸掛男女廁所標準標志,男女老少、中外游客都不會搞錯的。我還提供了參考單位,如目前國內各大機場的男女廁所,其標志的選用非常規范,懸掛正確且醒目,旅客識別和使用非常方便。
掛什么,怎么掛,不僅有講究,有規矩,而且有的還是有標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