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打造創新城市樣本
本刊評論員
杭州,這座西子湖畔的歷史名城正大步向創新活力之城邁進,將“創新”凝結成標簽,留給世人一次又一次別樣驚艷
今年上半年,杭州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1%,高于全國1.2個百分點,更令人矚目的是以創新為核心的信息經濟全面引領杭州經濟轉型升級。杭州,這座西子湖畔的歷史名城正大步向創新活力之城邁進,將“創新”凝結成標簽,留給世人一次又一次別樣驚艷。
突出創新載體建設。杭州先后落地中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兩個國家級戰略,創新實踐納入到國家層面,并充分利用國家級試點帶來的先行先試“特權”,加快發展濱江、臨江兩個國家級高新區,規劃建設城西科創大走廊、城東智造大走廊等創新大平臺。今年上半年,高新區(濱江)繼續跑贏全省,在全國高新區排名中升至第三;余杭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綜合評價排名升至全省第三,榮登省級高新區榜首。夢想小鎮、山南基金小鎮、云棲小鎮等一批小鎮逐漸成長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創新根據地。杭州還有青山湖科技城、未來科技城以及一批眾創空間為創新打下堅實基礎。
突出創新產業引領。2014年,杭州作出加快發展信息經濟的戰略部署,將發展信息經濟、推動智慧應用定義為“一號工程”,并提出建設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全國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中心、全國物聯網產業中心、互聯網金融創新中心、全國智慧物流中心和全國數字內容產業中心等“六大中心”。今年上半年,杭州信息經濟增加值增長22.5%,占地區生產總值24.8%,其中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產業分別增長44.9%和44.1%,數字內容、云計算與大數據、軟件與信息服務產業增長32.5%、29.9%和28.1%。除信息經濟外,杭州還聚焦文化創意、旅游休閑、金融服務、健康產業、時尚、高端裝備制造等六個創新產業部門,加快打造六大千億產業集群,形成“1+6”創新產業體系。
突出創新人才集聚。杭州推出一系列創新創業人才計劃,如“521”計劃、“人才新政”27條,積極推動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杭州未來科技城率先開展人才政策突破和體制機制創新,打造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和人才生態示范區,構建人才生態最優城市。數據顯示,杭州已經成為人才凈流入率最高的城市,一季度人才凈流入率達11.78%,同時也是海歸人才凈流入量最高的城市。杭州還在加快建設湖畔大學、西湖大學、浙江工程師學院等創新人才培育搖籃,繼續辦好培訓企業當家人的新平臺“杭商學堂”,繼續實施“高技能人才815培訓倍增工程”,試點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積極構建創新人才培育體系,全方位自主培育各層次人才。
突出創新體制機制變革。為激發創新要素的活力,杭州不斷提升知識產權保護利用能力,深入推進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建設,探索建立專利轉化平臺、嚴格知識產權執法;加快完善創新成果交易轉化機制,落實科技成果處置權與收益權改革政策;深化政產學研資結合,推動建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探索形成“天使投資+創業投資+債券融資+上市融資”的多層次創新創業融資體系。近年來,杭州R&D投入占GDP比重在3%以上,而高新區(濱江)這一數值保持在13%左右,科技進步貢獻率不斷提升。同時,杭州大力營造鼓勵創新創業的文化氛圍,實施點贊創業行動,形成了“崇尚創新、寬容失敗、支持冒險、鼓勵冒尖”的氛圍,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創業創新之都”。
8月11日,臨安市正式調整為臨安區,成為杭州的第十個區,杭州的市區面積從4876平方公里增至8002.8平公里,躍居成為長三角市區陸域面積最大的城市。這將為杭州創新之路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推動杭州踏上打造創新城市樣本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