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成勇 何玲巧
推行政府投資項目集中管理
□丁成勇 何玲巧
政府投資項目具有投資額大、專業性強等特點,政府投資項目能否按期保質完成,發揮預期的投資效益,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將產生重要的影響。長期來,政府投資建設項目以“工程建設指揮部”這一臨時性機構對項目進行分散式管理。2015年,椒江區針對省委巡視組提出的“臨時指揮部設置過多過濫,監管缺失”等問題進行整改落實。在2013年度裁減58個指揮部的基礎上再行裁減35個,使椒江區現存指揮部總數控制在50個以內,并對保留的指揮部按照管理專業化等要求,出臺了《椒江區政府性投資項目及臨時指揮部管理規定的通知》(椒政辦發[2015]150號),初步強化了對政府投資項目的系統化監管。2016年9月30日,椒江區政府成立了包括椒江城建集團、排水集團、旅游集團、社會事業發展公司(后更名為交投公司)、集聚區椒江分區建設公司、商貿核心區建設投資公司等在內的六大國有企業(以下簡稱“區六大國企”)。區六大國企的職能是把融資放在突出位置,打通基礎建設與資本市場的融合通道,主動承擔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融資需求,按照公司化、市場化、實體化運營要求,實現投資、融資、建設和管理一體化的經營機制,切實承擔起社會責任。
隨著政府對基礎設施和社會發展事業等方面投資力度的進一步加大,政府投資項目管理方面的問題日益突出,與不斷提高的投資活動市場化和社會化進程不相適應。椒江區政府投資項目分散管理模式(工程建設指揮部)亟需向集中管理模式(區六大國企)轉變,區六大國企亟需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對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的策劃、資金籌措、建設實施、生產經營、償還債務和資產保值增值實行全過程負責,并建立投資責任約束機制,確保政府投資公益性項目和投資效益和社會效益。
明確區六大國企的項目法人職責。區政府應明確區六大國企對建設項目的策劃、籌資、建設、經營、償債和效益等全過程負責,尤其要明確其建設實施職能,承擔全區政府投資同類項目的集中管理職責。
進一步撤銷整合現存的工程指揮部。建議將現存的區東片道路(市府大道東延段)工程建設指揮部等11個行屬住建局的指揮部撤銷整合至城發集團;將區截污管網工程建設指揮部等3個行屬住建局的指揮部撤銷整合至排水集團;將區沿海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等2個交通建設指揮部、高閘浦綜合整治工程建設指揮部等11個水利建設指揮部和心海文化生態園項目建設指揮部等2個文化建設指揮部撤銷整合至交投公司。基本取消工程建設指揮部這一臨時性管理組織,并保留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鼓勵他們到區六大國企就職。
行業主管部門不再承擔政府投資項目的建設職責。政府行業主管部門不再擔當項目業主,不再直接參與項目建設和管理,真正實行政府投資項目建設、監管、使用分離,具體由區六大國企來實施建設,由行業主管部門和國有資產管理等部門來實施監管,建成(竣工驗收)后移交給使用單位。行業主管部門和國有資產管理等部門全力行使對項目的監管職責,當好“裁判員”這一重要的角色。
建立對區六大國企的監管機制。一是建立項目問責制度。區六大國企的行政領導必須就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的策劃、資金籌措、建設實施、生產經營、償還債務和資產保值增值等對同級政府全面負責,否則將受到問責和責任追究。二是建立內部制約機制。即在區六大國企內部通過實行項目責任制等形式將建設管理責任分解落實到個人。通過建立績效評價、獎罰、辭退等制度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確保政府投資項目質量、進度、投資、安全四大目標的實現。三是建立和健全外部監督制度。成立級別較高的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監督部門,建立監督制衡機制。紀檢監察、審計、發改、財政、住建、交通、水利等行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政府投資項目運作的全過程監督,實行動態管理。
作者單位:椒江區重點建設項目監督管理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