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鳳嬌
(102300 江泰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我國現行循環經濟法律體系解析
宋鳳嬌
(102300 江泰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循環經濟發展工作在綠色發展理念下不斷推進,在相關法律上面,也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本文分析探討了我國現行循環經濟法律體系,旨在促進我國循環經濟法律體系的完善。
循環經濟;法律體系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綠色發展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循環經濟發展在各方面取得了較好成績,比如,在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產業鏈的構建﹑廢棄物的再利用與資源化﹑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等。和傳統經濟發展相比,循環經濟發展徹底改變了以犧牲生態環境獲取經濟利益的生產方式,而是采用了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相協調的發展模式。循環經濟想要更好發展,需要循環經濟法制作為保障。就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循環經濟法律體系已經初步形成,因而梳理和正確認識循環經濟法律體系,有助于進一步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
循環經濟法律體系主要指將循環經濟相關的全部現行法律規范根據一定的內容進行分類﹑組合,從而建立一個緊密聯系的有機整體。其中不僅包含專門的循環經濟法律﹑法規和規章,而且包含憲法和其他體現循環經濟內容的法律﹑法規和規章。整理和歸納循環經濟法律規范,不僅要從效力等級的縱向角度,還要根據不同的內容,分類現行循環經濟法律規范,進而從循環經濟體系的橫向構成加以分析[1]。
1.憲法與循環經濟相關的條款
憲法一個國家的根本大法,在憲法中,和循環經濟相關的內容表示為宣誓性地說明了國家有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的職責。其中明確規定,作為保護珍貴動植物以及保障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首要義務人,國家有權禁止任何人利用任何形式侵害自然資源。為了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生活環境,國家應該采取一切措施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同時,法律還提倡節儉,反對浪費。這些以憲法的形式作出的規定,有助于指導循環經濟的發展。然而,憲法沒有對國家發展循環經濟的重大轉型作出直接的規定,不能直接指導循環經濟體系,因而,憲法應該不斷完善,從而順應循環經濟發展趨勢。
2.和循環經濟相關的法律
(1)循環經濟基本法。《循環經濟促進法》是2009年頒布的一部關于循環經濟的法律,其是我國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的基本法,對國民經濟運行中的各環節,比如,生產﹑流通以及消費等,進行減量化﹑再利用以及資源化活動作出了系統的調整。《循環經濟促進法》綜合考慮了清潔生產﹑資源循環利用﹑環保產業發展以及固體廢棄物利用等一系列內容,站在國家發展的角度,規范循環經濟的發展,有效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促進我國循環經濟規范化﹑法制化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國循環經濟法律體系的核心。
(2)和《循環經濟促進法》相關的法律。循環經濟涉及多個領域,比如,資源能源的高校利用﹑綠色消費等,因而,循環經濟建設一個復雜的龐大工程。所以,在能源法﹑資源和環境保護法以及經濟法中都涉及到了循環經濟發展的法律,比如,《清潔生產法促進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節約能源法》﹑《農業科學技術推廣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環境影響評價法》等等。這些法律中涉及到開發﹑利用﹑保護以及節約能源,防治污染,回收利用廢棄物﹑綠色消費等內容,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資源化﹑再利用以及減量化的要求,是循環經濟法律體系的一部分。然而從整體上來看,我國現行循環經濟法律還未形成一個健全的法律體系,大部分法律對循環經濟發展只是作出了附帶性的規定,并且這些法律之間缺乏協調性﹑相融性。
(3)和循環經濟相關的行政法規。行政法規主要指國務院根據法律對行政管理和管理行政方面的事項,作出規范性的制定或者修改。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頒布實施的行政法規中有很多關于循環經濟方面的內容。比如,《公共機構節能條例》﹑《水污染防治實施細則》﹑《基本農田保護條例》﹑《退耕還林條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等。雖然從數量上來看,關于循環經濟發展的行政法規有不少,但是缺乏關于循環經濟發展的針對性的行政法規。
1.宏觀循環經濟法律規范
宏觀循環經濟法律規范主要是國家調整循環經濟總體活動時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從不同的調整內容上來分類,可以是循環經濟發展戰略規劃法律規范﹑與發展循環經濟相關的財政法律規范﹑金融法律規范﹑價格調控法律規范等等。然而,從整體上來看,關于宏觀循環經濟法律規范還是不夠完善,最主要的法律還是《循環經濟促進法》,其規定了政府應該確定發展循環經濟的目標責任,制定一系列相關措施,在規劃﹑財政﹑投資等方面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為循環經濟的發展設立專項資金,促進循環經濟的開發﹑加強相關產品的示范和推廣﹑發展循環經濟信息服務;投資領域集中在節水﹑節能﹑節材等項目;綠化政府采購政策等等。子啊循環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這些規定發揮了重大的指導作用,然而總的來說,還是過于籠統,沒有很強的操作性,有些對于相關產業的循環經濟發展規定以及激勵制度往往出現在國家和各地政府的循環經濟發展的實施方案中,沒有很強的法律效力,具有短效性﹑臨時性等特點,缺乏穩定的調控體系[2]。
2.微觀循環經濟法律規范
微觀循環經濟法律規范針對的是國家協調各主體進行循環經濟發展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相關法律規范。其可以分為六類:第一,關于資源領域的法律法規,比如,《森林法》。第二,關于能源領域的法律法規。比如《可再生能源法》。第三,關于生產領域的法律規范,比如,《清潔生產促進法》。清潔生產體現了循環經濟的思想,是循環經濟的實質內容。第四,關于流通消費領域的法律法規。在這方面,循環經濟的法律法規主要分散在其他法律中,比如,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規定提倡要采取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第五,關于廢物綜合利用領域的法律法規,比如,《廢棄電氣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等。第六,關于生態環境保護以及污染防治領域的法律法規,比如,《環境影響評價法》[3]。
總而言之,為了促進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需要從橫向和縱向方面,進一步完善循環經濟法律體系,進而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
[1]黃玲.完善我國循環經濟法律制度研究[D].海南大學,2015.
[2]羨瑛楠,李云燕.我國循環經濟法律體系現狀與完善立法建議[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13,(03):18-21.
[3]沈寧.構建我國的循環經濟法律體系[J].知識經濟,2011,(19):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