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濤
(467000 平頂山市恒信公證處 河南 平頂山)
公證工作改革發展問題研究
孟慶濤
(467000 平頂山市恒信公證處 河南 平頂山)
隨著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公證制度發展至今,已經度過了最艱難和困難的時期。如今的公證事業已經越來越欣欣向上,但同時,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發展,公證工作在克服了一系列問題的同時,一些新的問題開始出現。使得當下的公證事業發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約束,其主要表現在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等方面上,為了讓公證工作能更好地進行和發展,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以公證工作改革發展問題研究為話題,對公證工作改革發展問題研究做出一些闡述和談論,提出幾點思考和探索意見,希望可以為相關從業人員的工作做出一點點的幫助和參考。
公證工作;改革發展;問題研究;公證機構;管理制度
隨著這些年社會的發展,如今我國的公證制度已經得到了健全和規范。由于公證機構的特殊性,是以不盈利的目的所設立,作為一種社會管理職能機構,公證機構在社會當中充當了一種十分特殊的存在和地位。為了能讓公證機構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以及提供幫助,并且能夠適應當下這個環境多變的社會,其公證機構的管理工作就必須有所創新,只有如此才能保證公證機構的日常運行和服務。公正機構作為我國社會當中一個誠信的象征存在,很多時刻當事人和當事人之間都必須需要公證機構才能建立一個好的信任關系。因此,對于公證工作的發展和革新研究是一項十分有意義的研究話題,本文就以此為題,做出探討分析,希望能為我國公正事業的發展做出幫助和貢獻。
公證工作是公證機構,根據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適用情況,按照法律程序證明民事法律行為﹑合法訴訟事實和文件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公證制度是民間和商業活動的預防措施,對促進社會交易保護,解決交易風險,降低司法成本,減少訴訟和加強社會信用建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1]
此外,公證工作一直是市場交易過程中公證和公正的平臺,已成為我們各級行政部門,社會部門的有效合法的監督管理工具。大多數公證機構的工作人員對于政府和黨的中央工作,起到主動發揮溝通媒體的作用,監督保護的作用,防范指導的作用,指導規范的作用,為社會提供高質量和及時的公證法律服務,同時公證機構在社會管理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為確保中國各級黨委和政府依法管理,加強和建設政府廉潔形象,為社會提供法律保護。必須對公證工作改革發展問題作出研究。
1.公證機構系統不統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第六條規定:“公證機構是依法設立,不以營利為目的,依法獨立行使公證職能﹑承擔民事責任的證明機構。從規定出發,公證工作出于公益組織的目的,也承擔了公證機構的民事責任。作為公證機構,應在國內統一制度,以反映行業的規范。“公證法”雖然明確有規定,但公證法已經頒布十年,全國公證處的制度不統一,有行政編制,事業單位編制﹑合伙制。從事公證業務的人員分別是公務員,事業編人員和雇用人員。制度不統一,導致人們對公證處的信任受到很大影響。[2]
2.公證機構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公證機構工作人員作為全職員工,公證人員質量,團隊結構,直接影響到公證業務發展和公證質量水平。但由于種種原因,導致公證機構人才渠道不暢,公證員人才短缺,公證行業發展嚴重被制約。一方面,目前公證員一般年齡過大,行政人員較多,逐漸面臨退休,不愿冒風險,導致工作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通過國家司法考察的人員不想進行公證機構,新鮮血液難以補充。導致這種現狀的原因是公證員的進入門檻很高,“公證法”規定,作為公證員,申請公證執業應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但公證員應當在在公證機構實習二年以上或者具有三年以上其他法律職業經歷并在公證機構實習一年以上,經考核合格,才能從事公證執業。所以大部分人通過司法考試后就不想進入公證機構;律師事務所一般情況下不會承擔太多的責任。公證人員做出的公證事項則保存很長時間,公證機構及其公證員因過錯給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的,由公證機構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公證機構賠償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公證員追償。
3.申請人提供的證明材料不全面,審核困難
申請人提出公證申請后,應提供適當的材料,公證機構對相關材料進行審核。但是,在公證過程中,申請人要求有關部門出具相關證明材料,有關部門會拒絕出具證明材料,或出具的證明材料達不到需要證明的內容。因此就導致申請人不能提供材料,公證處不能收集有關材料的證據,不能向當事人出具公證文書,導致一些申請人誤認為公證處故意刁難﹑推諉當事人,從而造成社會不良影響。如民政部于2015年8月27日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否)結婚登記記錄證明有關工作的通知”,除了一些國家使用申請公證人可以發出結婚登記記錄,一般民政部門已不再向任何部門或個人發放結婚登記記錄。2015年8月22日,公安部官方微博“已有18種證明文件已不由公安機關出具證明。”這些規定出臺后,申請人再向有關部門申請出具相關證明時,上述部門或相關部門就以這些規定為由拒絕出具證明,當事人不能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的,公證機構就不能為當事人出具公證文書。[3]
4.公證機構缺乏健全的法律支持
由于缺乏實質法律支持的證據,沒有證據證明,導致證據準確率逐漸下降。雖然各部委或當地各方通過聯合信件,部門以某種形式出具的文件必須經過公證,但其法律效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確定性。申請人提起訴訟時,有關部門的文件會有遺失情況,或者一旦有關文件進行清理,相關文件可能會被廢除。同時一些公證業務正在逐漸消失。據近幾年統計一些地區的公證業務量降低了四分之一,如國家稅務總局于2015年6月29日發布的“關于簡化個人免費贈送房地產用地使用權豁免營業稅通知書”(國家稅務總局公布的2015年第50期),導致不需要公證許可,那么公正機構的業務范圍就縮小了。[4]
5.缺乏理解和溝通
公證機構作為認證機構,依法建立經濟和社會關系,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實現社會正義和公平發揮了獨特的作用。目前國內只有十多萬公證人,每年全國公證機構出具幾十萬份文書,偶爾出現錯誤的公證是不可避免的,這與工作量大,當事人故意提供虛假材料,驗證困難等原因有很多關系。[5]如一旦出現錯誤的公證文書或要求出具的證明材料當事人無法滿足,公證機構會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在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是公證機構處于風口浪尖,例如“證明我媽是我媽”也一時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笑談,偉大的公證職業被看的低微,因此公證機構才難以得到快速發展。[6]
1.公證工作應該做好創新工作
社會不斷向前發展,對公證事宜的需求不斷變化,因此公證工作的革新思路也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要從公證機構的體制創新﹑公證機構的理論創新﹑公證機構的業務創新以及公證機構的管理創新四個方面入手。建立一個社會主義市場相匹配的公證管理機構。
2.公證工作加大宣傳力度
面對社會,媒體,各方不明白公證工作的意義,而社會,媒體,各方不了解或了解業務并不密切,公證機構應該以多形式,多渠道,全部宣傳公證機構的功能,作用,以贏得社會的認可,媒體支持,以及雙方的了解。[7]
3.公證工作加大培訓力度
面對公證人入職困難,公證員現有知識結構不牢靠等問題應以培訓業務為重點,特別是培訓新公證事務,全面提升公證人的業務素質,適應新形勢情況公證工作需要。[8]
綜上所述,公證工作作為我國一個公平﹑公正和公開的平臺,其對社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正因如此,如何尋找公證工作的新發展和新改革是當下一個重要問題。希望可以通過這篇文章,為相關從業人員帶來幫助。
[1]江曉亮.公證工作的改革和發展——摘自“公證與經濟發展國際研討會”發言[J].中國司法,2003(3):44.
[2]羅志權.關于當前形勢下我國公證工作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其改進策略的探索[J].法制與社會,2012(27):292-293.
[3]趙大程.深入推進公證工作改革發展建設在建設法治中國的偉大實踐中建功立業[J].中國司法,2015(3):10-13.
[4]張福森.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推動公證工作改革和發展[J].中國公證,2001(4):4-7.
[5]胡虎林.實踐與總結來自公證工作改革一線的報告浙江省司法廳在全國司法廳(局)長會議上的典型發言[J].中國公證,2003(2):17-19.
[6]居里.在改革中發展在發展中規范——重慶市公證工作改革情況綜述[J].中國司法,2002(9):46-47.
[7]沈潔.公證在法律行為中多元化適用——注重行業供給側改革提升公證綜合服務力[J].法制與社會,2016(30).
[8]佚名.堅持服務改革建設并舉推動公證工作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司法部副部長趙大程在公證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J].中國公證,201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