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晗博
(300450 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檢察院 天津)
信息系統環境下檢察機關案件評查研究
高晗博
(300450 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檢察院 天津)
檢察機關統一業務系統的應用使辦案過程由線下轉為線上,由封閉變為開放,辦案流程逐步規范,效率大幅提高,案件管理更為高效。隨著新概念不斷提出及新技術的逐步應用均為系統的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催化劑”。在信息系統的環境下,案件評查作為檢務信息管理的重要環節,通過新技術的擴展及完善,也將變得更加高質高效,價值也能得到最大發揮。
檢察機關;案件評查;信息系統;案件管理
案件質量是檢察機關辦案水平和辦案規范最直觀的反映。案件評查作為檢察機關對自身辦案過程和案件質量的一種監督和評價手段,對防止冤假錯案的產生是一種良好的管理監督機制,而如何最大效力發揮案件評查在提升檢察機關辦案質量中的作用意義重大。
(一)當前檢察機關案件評查無法被有效執行
案件評查往往由檢察機關案管部門負責組織,其他業務部門協助開展,參與評查的人員常常不固定,流動性較大。一方面參與案件評查人員的角色不同,往往仍需依靠紙質卷宗進行評查,但由于被評查案件自身所處的辦理階段不固定,如果案件已不在檢察機關辦理階段,紙質卷宗無法全面調取,就會使得被評查案件無法被全面呈現;另一方面部分來自其他業務部門的評查人員可能會因為考慮自身與被評查的業務部門之間的關系而有抵觸情緒;許多評查人員對案件評查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造成評查出的問題只體現在無關痛癢的部分,真正痛處往往被有意無意忽視,評查工作難收實效。
(二)當前檢察機關案件評查結果缺乏有效應用
檢察機關的案件評查結果報告是由案管部門根據所有參評人的評查意見匯總整理后得出的。目前的評查僅限于單位內部的自查,相當于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案件評查工作難以產生有價值的評查結果。另外,案件評查經常出現“評而不深﹑評而不用”的現象,形式化比較嚴重,案件評查過后也就很少會對該次評查進行“回頭看”,不注重分析總結,同樣的問題重復出現,極大影響辦事效率。本來寄希望通過評查使案子中的問題由內自發改正,但由于評查的實效無法達到,造成一些案子本來由內部評查就可以發現的問題,只能通過外部力量進行改變,對檢察機關自身的公信力也造成了影響。
(一)建立專門的檢察機關案件評查系統
在統一業務系統和電子卷宗系統的基礎上構建起檢察機關案件評查系統,并實現多系統間的數據聯通和信息共享。各單位案件評查系統可以從本單位或下級單位統一業務系統及電子卷宗系統調取被評查案件的相關數據,上級單位也可以在管轄范圍內的各單位案件評查系統內按需進行數據共享。各級案件評查活動的最終數據反饋回被評查案件的統一業務系統之中逐案對應,案件評查活動的全面信息在案件評查系統內全程留底,最終實現案件評查的無紙化辦公,數據信息在系統上有據可查,達到案件評查過程多系統聯動,各系統數據按需相互快速共享的目的。
(二)建立分級案件評查機制
案件評查要想取得更好的實效,需破除評查自身的內部自循環性,上下聯動,互相推進,逐步建立分級案件評查機制。除本單位在案件評查系統上對本單位各類案件進行評查外,上級單位也可以對管轄內各單位的評查活動統籌安排,由各單位之間利用系統共享數據進行互評,參與評查的各單位將本單位評查案件最終的評查結果匯總后報上級機關,同時將各案件評查結果發送被評查案件的單位。
(三)組建專門的案件評查人才庫
依托案件系統建立多級人才評查庫,各單位可設定本單位評查人才庫,同時根據評查人員的案件評查水平,可以分級別評選專業評查人員,不同級別的案件評查人員可參與對應級別的案件評查活動,例如下級單位評查人員如在高一級單位的案件評查人才庫,可以參與高一級單位案件評查活動。評查人員的選定之后應相對固定,賦予評查人員自身案件評查系統的使用權限,評查案件與評查人員根據每次案件評查需要,可由系統從數據庫內隨機選出并隨機分配,經評查系統分配后,評查人員可以在本人的評查系統上看到該案件的相關數據進行相應的評查活動。
(四)構建專門的案件評查結果反饋及應用機制
建立與案件評查自身相對應的結果反饋及應用機制將極大地提高案件評查的效果。每一次案件評查的結果在系統登記后,案管部門也應對各案件進行歸類整理,并將評查的結果向業務科室﹑政策研究室﹑監察部門進行通報,必要時可以召開檢委會或多部門聯席會議,對評查的結果總結分析,形成規范性文件。同時可以將評查篩選出的優質案例作為經典案例予以獎勵;對評查中出現的違法違規問題予以懲罰。
(五)構建案件評查動態考評及聯動業務考評機制
對案件評查的結論分次﹑分月份﹑分季度﹑分年度進行匯總總結,同時對各單位案件評查活動,上級院或者本院領導可以通過案件評查系統進行監督,保證案件評查自身的可監督性,實現對案件評查的考評機制,確保案件評查結論的精準。一旦案件評查的結果準確可信,可將案件評查的結果與辦案業務部門與人員的業務考評進行關聯,案件評查將作為辦案人員業務考核的重要參考數據,實現案件評查作為業務考評機制的重要一環。
(一)實現評查數據的安全性、高效性
案件評查專用系統可實現案件評查數據的專用存儲空間,通過信息系統對案件評查所需的數據及案件評查自身數據進行專門保存,能實現數據的高效傳輸和準確獲取,既避免了傳統紙質卷宗評查過程的不方便及不安全,也避免了每次評查數據丟失的可能性。同時通過信息網絡及多系統平臺,可以實現各系統之間數據共享,跨地域﹑跨區域案件評查數據共享互傳也逐步成為現實。
(二)實現評查過程的客觀性、準確性
案件評查系統建立之后,嚴格依照評查標準從系統中選出的評查案件及評查人員將更加客觀;當依靠信息系統的跨區域與跨地域評查實現之后,案件評查將以旁觀者視角中立的進行,可以有效地避免本單位內部評查時可能出現的人情關系,從而最終實現多級聯動的評查效果,充分破除案件評查地域化及區域化的限制。
(三)實現評查結論的全面應用
每一次好的案件評查所產生的案件評查結論及分析都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將案件評查結果與業務及績效考評進行有效銜接,通過案件評查可以更好地反映辦案人員的辦案質量,辦案人員的工作不在單純的以數取勝,更主要的要以質取勝。以案件評查來對照案件辦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可以更好地規范辦案活動自身。
通過信息系統實現跨區域的案件評查,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提高案件評查的實效,另一方面不同區域之間案件評查結果的反饋將會有助于不同地區的交流溝通及經驗借鑒,尤其是相對落后地區可以看到先進地區對一類案件的直觀評價標準和辦案所應注意的主要問題,也能更有助于不同地區間學習。
在司法體制改革要求案件責任落實到人的背景下,案件評查將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一方面案件評查是對辦案人員自身的一種監督,另一方面也是對辦案人員的一種保護,由內自發的去發現問題絕對要好過問題自身的被動曝出。利用案件評查系統對辦案人員進行評查將會使得辦案人員自身行為得到更有效的監督,既有助于規范司法行為,實現從嚴執法;也有助于保護辦案人員自身,預防和盡早發現辦案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1]莫孫華,周愷.完善案件質量評查機制初探[J].人民檢察,2012(20).
[2]黃煜華.“網上案件評查”機制探討[J].湘潮,2014(08).
[3]李剛.案件質量評查機制的重構與完善[J].法制與社會,2015(11).
[4]趙寧,孟凡豪.案件質量評查完善建議[J].人民檢察,2015(13).
[5]孫冬華.檢察機關如何開展好案件評查工作[J].法制博覽,2015(11).
[6]劉璐.略談案件質量評查數據庫的構建[J].中國檢察官,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