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亮
(730000 蘭州大學法學院 甘肅 蘭州)
對由共享單車引起的法律問題的思考
陳 亮
(730000 蘭州大學法學院 甘肅 蘭州)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大量實體產業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運營,比如在各大城市投放運營的共享單車。共享單車作為一款低碳環保的出行工具,由于其便捷價廉,受到市民的歡迎。但是仍然有很多人違背道德,違反法律的規定,肆意對單車進行破壞、私自加鎖、藏匿、另設二維碼等嚴重損害單車本身及其市場運營。本文將從以上行為涉及的相關法律加以分析,力求明確以上行為觸犯的相關法律。
共享單車;ofo;共享經濟
共享單車是指相關企業在大學校園﹑車站﹑商業區等公共區域提供的自行車單車共享服務,是一種“隨騎隨走”的租賃模式。共享單車是共享經濟的一種形式,其經歷了由傳統的“有樁”模式到現在隨處可見的“無樁”模式,即我們在任何地點都可以看到并刷二維碼騎行這種自行車,這很好的解決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難題。本文將要討論的是“無樁”模式的共享單車。
中國最早的共享單車是由北大畢業生戴威和4名合伙人于2014年共同創立的ofo,其目的是為了解決大學生出行的問題。其后又誕生了多家共享單車企業,比如摩拜﹑小藍﹑優拜﹑永安行等。
共享單車投入運營后,受到了廣大市民的歡迎,它在給市民的出行帶來便利同時,也為保護環境做出了貢獻。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現實地擺在社會的面前:共享單車泛濫成災,有多家新聞媒體曾報道共享單車包圍汽車站﹑地鐵站等人流量比較大的公共場所,這些場所的單車出現“車山車?!钡木跋螅瑘雒婵胺Q“壯觀”;有些市民隨意停放單車,占用盲人通道,嚴重擾亂了公共秩序,給他人的出行和城市面貌造成了極大影響;共享單車被隨意毀壞﹑私自加鎖﹑直接騎回家的現象已經不容忽視。由于共享單車作為新興事物,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完善,監管不明確,出現的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處理。
1.共享單車資金沉淀問題
使用共享單車要收取一定數額的押金,比如摩拜為299元,ofo為199元,優拜為298元。基于這些企業龐大的用戶數量,共享單車運營公司收取的押金總額將會十分驚人。摩拜單車聯合創始人﹑首席技術官夏一平今年6月透露,摩拜單車注冊用戶已超1個億。那么摩拜收取的押金總額將達到300億。ofo今年5月的數據顯示,ofo總體用戶數已達1億。雖然ofo此前的押金是99元,但ofo收取的押金至少是百億以上。那么這兩家共享單車企業的用戶押金數將達400億元左右。
長期擁有如此巨額的資金,共享單車企業有變相非法集資的嫌疑。如果單車企業將這些押金運作投資的話,就會加大資金的虧損風險,給相關客戶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失。
2.破壞共享單車的行為
共享單車自運營以來,在全國各地都遭到不同程度地破壞,輕者有故意刮掉二維碼﹑卸掉車鈴車把的行為,重者有擰掉自行車座﹑剪斷鏈條的行為,更有甚者把單車扔進河里溝里。這種行為在考驗社會公民道德素質的同時,還將觸犯相關的法律法規。
根據我國《刑法》第275條的規定,如果行為人毀壞的共享單車價值達到5000元,行為人可能要面臨刑法的處罰。當然,即使達不到5000元,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可以對行為人進行拘留或罰款。
3.將共享單車上鎖獨享行為
有些人給共享單車私自上鎖,獨自霸占使用單車。對于給共享單車上鎖的行為,有學者認為這種行為是對他人財產的侵占;還有學者認為共享單車具有定位功能,共享單車仍然受到運營商的控制。對于這種問題,孫平教授認為,運營商應該通過先進的管理手段來解決,運用單車使用區域限制﹑單車使用時間限制等技術來防止。
4.盜換二維碼并植入木馬的問題
共享單車是用戶通過手機掃取單車二維碼進行使用的,但有些不法之徒在共享單車的二維碼之外,另行設置二維碼,或者在破壞原先二維碼后,重新設置二維碼。用戶在不知道或者疏忽大意的情形下掃取這些二維碼,被植入木馬并造成財產損失,這是一種電信詐騙行為。對于這種情形,輕者,應該適用《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9條的規定予以行政處罰;重者,則可能構成《刑法》第266條的詐騙罪,可能會受到刑法的制裁。
5.盜竊共享單車的問題
有人通過暴力手段對共享單車的車鎖﹑二維碼進行破壞,有的對共享單車重新進行噴漆,據為己有進行使用;還有人對單車車鎖﹑GPS定位設備等破壞以后,將單車當廢品進行處理,或者在網上公開進行售賣。對于以上行為,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并根據數額予以定性。對于盜竊數額較大的,應受到刑法的處罰。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規定的數額較大。由此可知,如果行為人盜竊單車價值達到一千元的,則可能涉嫌盜竊罪,受到刑法制裁。對于盜竊的單車價值不足一千元的,根據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關規定,將受到行政拘留或罰款等處罰。
(1)對于共享單車企業收取的押金的管理問題,有學者認為:就目前而言,應該由商業銀行進行第三方存管,這部分資金可以參考備付金的管理,不計利息。在未來,單車企業要實現“即租即押﹑即退即還”的模式,盡可能減少押金規模,以防形成資金池。
(2)用戶一定要通過正規應用商店下載共享單車APP,避免下載一些來路不明的惡意軟件。在掃單車二維碼時,要辨別二維碼是否是單車車身唯一的二維碼。在進行支付時,一定要看清支付的對象是否是相關的單車企業,避免因疏忽大意造成財產損失。
(3)建立黑名單制度,對于長期違規使用共享單車的用戶,應當納入黑名單,并且在一定期限內限制他們再次使用單車。通過黑名單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范這些使用者的不良行為。
[1]李穎.”共享單車”上的二維碼乍現三種誘騙[J].真相,2017(3).
[2]袁夢陽.共享單車背后的法律問題探究[J].法治與社會,2017.5(上)
[3]孟超慧.共享單車涉及的法律問題及應對策略[J].法制博覽,2017.06(上)
陳亮(1985.~),男,甘肅省隴西縣人,現就讀于蘭州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