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超
(100076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北京)
淺談國有企業法務工作機制的完善
王 超
(100076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北京)
國有企業法務工作機制的完善需要從多方面入手處理,首先是要提升領導層對法務工作的重視程度,從而有效在法務工作開展上提供人力、物力、財力、制度層面的支持配合,進而有助于相關工作得到更為專業的管理,提升法律工作實際工作價值。
國有企業;法務工作機制;完善
國有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法制建設工作上,國企管理中缺乏足夠的重視,與企業其他具有營收性管理工作相比,國企法務工作相對而言放在較為次要的位置。雖然設立了對應的法律顧問工作,但是卻沒有發揮實質性價值。需要充分的重視法務工作的價值,完善國企法務工作機制,才能更好的讓法務工作為企業發展服務,確保企業持續穩定的發展。
(一)缺乏較強的重視意識
在國企管理層中,對于企業管理中的風險管控意識較為缺乏,因此對待法務工作缺乏足夠的重視程度。在法務工作上的處理具有一定滯后性,無法認識到風險防范的價值。一般多采用問題發生后的補救處理,缺乏事前防范管理,同時在風險發生過程中的管控能力也較弱,法務工作在風險管理中的參與度不足,導致企業整體運營具有更高的風險性,整體經營的效益不高。而這一切都源于國企領導層缺乏法務工作價值的認識,在相關問題上缺乏重視度,導致有關工作的開展缺乏有力的支持與配合,即便再完美的法務工作管理方法也無法有效的實施。在具體法務工作制度﹑人員配備﹑資源支持等方面均較為薄弱,無法達到專業化團隊標準。
(二)缺乏配備支持
在法務工作開展中,缺乏對應人力﹑物力的支持。法務工作人員在國有企業中沒有較高的工作地位,甚至法律固位的有關配備﹑機構設置與法務人員配置上較為滯后,與國有企業的發展狀況嚴重不符,甚至作為企業領導兼職單人法律顧問的情況較為常見,缺乏專業的法律顧問團隊與部門建設。這樣導致法務工作在企業內部處于較不受重視的位置,在企業管理中缺乏有效的預警機制;具體的法務工作開展效果依賴于領導層對法律知識的認識程度,法務工作缺乏規范化與專業化管理,從而導致法務工作無法有效的提升其存在價值。
(三)缺乏專業高素質的人才團隊
在國有企業內部缺乏專業高素質的法務工作人才團隊,尤其是該工作崗位對于人才的綜合性素養有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了解企業經營有關知識,另一方面也需要具備專業的法律知識做支撐。但是在很多企業內部,這樣雙向型人才較為缺乏,要么懂得經營,要么單純的懂得法律,將兩者有效融合且達到較高水平的人相對匱乏。甚至國企中較多的法務工作人員并不具有相關方面的專業能力,更多的是從事工程或者管理學等專業轉換而來從事法務工作,不僅法律專業知識缺乏,對于企業經營管理也并不精通,因此導致人才整體素質較差,無法在企業管理中發揮實質性效果,進而導致法務人員在企業中的價值與重視程度無法有效提升。
(一)明確法務工作在企業中的價值
首先,要明確法務工作性質﹑職責范圍﹑工作原則等內容。要明確指出企業法律顧問不能兼任企業內部其他職務,保證工作的專業性。該工作是為企業領導提供對應的法律參考建議,完善法律咨詢工作,屬于企業的管理職能之一,要設定專業的法務部門,對企業員工與行為操作承擔對應的管理職責。日常要為企業領導開展企業管理提供法律知識的輔助與意見參考,確保企業活動在合法范圍中操作,避免企業因為違法而導致企業的損失,確保企業在合法范圍內獲得更大的權益,避免出現法律有關的企業運營陷阱與障礙。做好企業內部的規章制度設計,讓企業管理運作符合合法性原則。輔助企業開展合同有關的談判與起草,同時也會涉及到企業合并﹑投資﹑分離﹑租賃﹑抵押擔保﹑招投標與資產轉讓等各種適宜的權益性工作開展,處理其中有關的法律工作內容。承擔企業在工商登記﹑商業機密﹑專利與商標等事宜上的法律工作。做好企業外聘法律人員的工作協作。
(二)完善法務工作制度
法務工作的完善與執行需要依仗專業的管理制度,從而才能確保工作的有序展開。要完善法律論證制度﹑合同管理制度﹑企業資產權利變更審核制度﹑商業秘密制度﹑企業專業與商標管理制度等內容。同時要將法務工作開展的用人制度﹑崗位權責義務范圍與標準﹑工作考核制度﹑培訓制度﹑監督制度﹑激勵制度等做細化管理,從而有效的促進法務工作有序開展,調動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同時保證工作開展的專業性。
(三)注重企業內部決策管理層運營的法律水平
要注重企業內部管理層的法律知識培養,這樣可以有效的提升企業整體員工對企業管理中法律知識運用的價值認可度。企業中,無論是高層決策者還是基層的部門小組管理人員,都需要有一定法律常識,這樣才能在日常的工作開展中更好的接受法律有關的管理建議,能夠清楚的明白法律運作的重要性,規范的開展實際工作處理,減少違法行為帶來的企業損失。由于基層人員對法律知識重要性得到認可,可以更好的配合法務工作人員的開展,減少法務工作進行中的阻礙,在各部門各人員的配合下與認可下,有助于整體企業擁有一個相對專業的法務工作氛圍。在較多的企業中之所有不重視法企業運營中的法務工作,主要是對相關工作價值與必要性的認識缺乏,甚至有較多人員人為是國有企業的角色,會在法律管理方面得到更多的便利,這種認識往往會導致企業陷入管理亂象。
(四)注重人才的培養
要注重法務人才的培養,不僅要學習法律知識,還需要純熟的掌握管理知識,對企業運營情況有充分的了解,熟知企業運營管理的原則,了解企業文化。法務人員要劇本專業的法律知識,基本情況要具備懂法的基礎,而后要訓練其用法的專業能力,要對其實際工作情況做監督管理,做好能力檢測,用實際工作開展情況作為其工作能力表現的檢測手段。在法律問題的解決上,要訓練其運用不同模式語言的表達能力,例如專業的書面語言處理文書處理,專業的通俗口語語言解釋法律知識給企業內部人員聽,有效的通過清晰的語言來做法律問題的交流互動,有助于企業內部人員更清晰的了解法律問題,進而更加規范的在法律范圍內操作實際工作,提升企業內部法律武器的運用能力。其中對于工作人員的培訓管理工作上,一方面可以開展內部的以老帶新培訓管理,另一方面可以開展企業外部的專業性培訓管理,讓法務工作人員的專業性不斷提升,保持前瞻性﹑先進性。這樣有助于工作人員具備更高的綜合素養,更好的勝任法務工作需求。人員培訓管理要依據實際不同而區別對待,例如常見的入崗前培訓,了解企業文化與基本運營情況,熟知企業管理常識;在崗培訓主要針對專業性深化知識﹑常用知識﹑新知識做培訓,讓工作人員在專業性上不斷的精進,同時提升工作人員的實際工作能力。培訓工作要保持務實的精神,需要以服務于實際工作為重點。同時要注重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思想狀態培訓,讓其精神層面能夠與企業文化與要求相契合,避免精神意識層面的矛盾沖突。
國有企業法務工作機制的完善需要從企業整體管理上入手,要規范相關管理制度﹑注重人才的培養﹑提升領導層對工作的重視,加大各部門對工作開展的配合,保證各方面配備專業,從而有效的提升法務工作價值,為企業發展謀求福利。具體操作中需要依據各企業情況而定,沒有籠統一刀切的絕對有效性。要充分考慮到企業文化﹑企業運營情況﹑企業規模等情況差異,而后提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1] 時銀樓.淺談新形勢下國有企業法務工作能力建設[J].江蘇建材,2016(6):72-74.
[2] 王德勝.淺談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法務工作[J].商品與質量,2016(18):61.
[3] 楊佩堯.基于企業法務工作崗位需求的人才培養 模式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6(17):115-117.
王超(1988~),性別:女,民族:漢,籍貫:北京,學歷:本科,職稱:工程師,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