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邁向健康“浙”時代
本刊評論員
站在新時代的歷史起點上,浙江健康產業發展將在“健康中國”這一頂層戰略布局之下,奮力探索健康產業的浙江示范、浙江特色、浙江生態,成為八大萬億產業的中堅力量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全方位”“全周期”兩大關鍵詞道出了未來中國醫療健康的發展方向。而這些年國民對于健康的認知已逐漸從治療為主轉向預防為主,養生保健唱主角的大健康時代已然來臨。浙江早在五年前就已提出“健康浙江”戰略,與之相呼應的是,健康產業被列為浙江省重點培育的八大萬億產業之一。如何在健康產業的中國版圖上,勾勒出浙江示范、浙江特色、浙江生態?浙江正以實際行動亮出答案。
以平臺載體為抓手,培育健康產業“浙江示范”。“十三五”期間浙江健康產業在載體建設方面推出“四個一批”計劃,即計劃到2020年,在全省力爭建成10個健康小鎮、創建20個重點園區(基地)、培育100家健康產業骨干企業(機構)、每年滾動實施100項健康產業重大項目,還將積極構建一批信息服務平臺、創建一批人才培養基地。以“四個一批”為抓手,一批先行先試的行業示范正在形成。其中,健康特色小鎮正成為浙江健康產業集聚發展的新平臺,在浙江省首批37個特色小鎮中,涉及健康產業的就有奉化濱海養生小鎮、桐廬健康小鎮,這些各具產業特色的小鎮,將為浙江健康產業發展帶來產城人融合的新發展生態;健康產業基地正成為浙江健康產業創新發展的新載體,在2017年浙江省健康產業“四個一批”重點培育清單中,共有17個健康產業基地,這些產業基地均體現了極強的創新性和引領性;健康重點企業正成為行業“領袖”,帶動引領一大批健康產業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搶占行業發展先機;健康重點項目正成為政府和民間資本拉動健康產業發展的主引擎,一批高質量項目的落地,為浙江健康產業轉型提質創造了更多更優的可能性。一個覆蓋全生命周期、內涵豐富、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的健康產業體系正在浙江顯現出清晰輪廓。
以融合創新為動力,打造健康產業“浙江特色”。伴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在各個產業領域的廣泛滲透,浙江健康產業跨界融合態勢漸強。在去年8月召開的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李克強總理強調,要引導和支持健康產業加快發展,尤其要促進與養老、旅游、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的五大融合。事實上,浙江市場主體早已試水健康產業跨界融合。根據浙江健康服務業促進會開展的相關調研,目前浙江已有不少互聯網企業、房地產企業、投融資機構紛紛投身健康產業,試圖在健康產業這片新藍海中分得一杯羹。作為互聯網和信息經濟大省,浙江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領域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理應在智慧健康領域率先突破,培育一批具有行業影響力的領軍企業,形成智慧健康產業集聚效應,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健康產業。
以政策要素為支撐,打造健康產業“浙江生態”。2014年,浙江省政府印發的《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省健康服務業總產出達到6000億元,全產業鏈達到10000億元,成為推動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重要力量”;2015年,健康產業被列為浙江省重點培育的萬億級產業之一,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浙江省健康產業發展規劃(2015-2020年)》,根據浙江健康產業初步形成的集聚態勢和地域特色,提出了構建“一核三極三帶”的產業總體布局。與此同時,浙江醫療改革近年來在政府推動之下也取得了明顯進展。始于2012年的“雙下沉”工程,通過“醫學人才下沉、城市醫院下沉”,提升了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群眾滿意率。在醫療市場化改革方面,浙江省政府先后印發了《關于促進民營醫療機構加快發展的意見》《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健康產業相關領域。一系列落到實處的政策,為浙江健康產業創造了得天獨厚的發展生態。
站在新時代的歷史起點上,浙江健康產業發展將在“健康中國”這一頂層戰略布局之下,奮力探索健康產業的浙江示范、浙江特色、浙江生態,成為八大萬億產業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