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海霞 鄧丹青 杜群陽
加速推進杭州企業海外研發投資
□范海霞 鄧丹青 杜群陽
杭州正處在全面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的關鍵時期,鼓勵企業海外研發投資,短期有利于全球產業創新人才、團隊、設備為我所用,中期能產生積極的反向技術外溢,長期將促進全球高端人才、創新要素向杭州集聚
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大量中國企業紛紛開展對外投資,獲取海外創新要素,通過海外研發活動,加速整合全球資源,迅速提升自身創新能力。2016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增長44.1%(商務部,2017)。目前,杭州正處在全面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的關鍵時期,鼓勵企業海外研發投資,短期有利于全球產業創新人才、團隊、設備為我所用,中期能產生積極的反向技術外溢,長期將促進全球高端人才、創新要素向杭州集聚,對有效補齊創新創業資源整合不充分、國際經濟合作參與不深的短板,提升杭州城市國際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杭州企業海外研發投資一度進展緩慢,1997年至2014年的18年間僅設立了20家海外研發機構。但2015年杭州企業海外研發投資出現爆發式增長,當年新設立海外研發機構達16家。
區位上,主要分布在美歐等創新資源集聚地。從區位分布來看,杭州企業海外研發投資主要集中在歐美,37家杭州企業海外研發機構中,22家位于北美(其中美國21家)、6家位于歐洲(其中德國3家),占了76%的比例。6家位于亞洲,其中日本3家、澳洲2家、以色列1家。顯然,杭州企業海外研發基本布局于發達國家創新資源集聚的知識高地。
行業上,主要集中在高新技術領域。37家杭州企業海外研發機構,最為集中的是醫藥、信息產業(包括通信、電子、檢測技術等)、軟件等行業領域,分別有14家、8家、4家。2015年新設的16家海外研發機構,有10家來自醫藥行業。其他研發機構涉及的領域有機械、汽車、新能源與新材料、時尚產業等行業。汽車行業的海外研發企業雖然數量不多,但是,吉利集團和萬向集團的海外投資金額和海外研發活動規模都高于其他企業。此外,近年來,杭州企業在機器人視覺識別、石墨烯技術、鋰電池技術等高技術領域也開展了海外研發活動。杭州企業海外研發既符合杭州產業發展的定位,也代表了未來產業的方向。
主體上,以領軍企業為主,小微企業也逐步開始海外研發活動。2010年以前,杭州企業海外研發由行業領軍企業主導,如萬向集團、海康威視、華立集團,作為行業龍頭企業,率先在海外布局研發體系,進軍行業創新高地。2010年后,杭州企業海外研發不斷提速并于2015年進入高速成長期,領軍企業以并購形式持續開展對外直接投資,快速獲取行業頂尖科技資源,如吉利并購沃爾沃后設立吉利歐洲研發中心。此外,一批小微企業、股權投資機構也紛紛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海外研發投資。
模式上,形式多樣,以獨立設立海外研發機構居多。杭州企業海外研發投資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種。一是獨立的海外研發中心。如恒生日本軟件株式會社、康萊特公司美國研發中心、佳力科技德國研發中心,占據海外研發投資模式的“半壁江山”。二是跨國技術聯盟。如浙大網新2005年和富士電機合資成立SIF株式會社,富春江集團旗下的杭州電纜股份有限公司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于2016年聯合創辦“石墨烯研發與產業化”悉尼實驗室。三是跨國技術并購。如聚光科技2012年以393萬歐元收購荷蘭BohnenBeheer公司,其中263萬歐元為研發投資;萬向2014年收購菲斯科公司的總投資中,6067萬美元為研發投資。四是私募股權投資。如泰譽股權投資對美國Neural Analytics公司和Blockade醫療公司的投資,茂信投資對澳大利亞Cytomatrix公司的投資,建信諾康創業投資對Quartet醫藥公司的投資。
與深圳等城市相比,海外研發投資規模和水平仍有待提高。縱向看,杭州海外研發投資近年來發展迅猛,但是橫向比較,尤其是相較深圳而言,杭州海外研發投資的規模和水平都有待提高。2016年上半年,深圳企業備案的海外并購交易宗數達88宗,協議投資總額達48.44億美元,遠超杭州。深圳企業的并購目標公司以歐美中小規模的高新技術企業為主,以開展海外研發為主要并購目標。華為在全球設立了16家研發中心,與各國龍頭運營商成立了28個聯合創新中心。2016年5月,深圳企業光啟集團在以色列第二大城市特拉維夫正式成立光啟全球創新共同體孵化器,該孵化器總投資3億美元,首期投入5000萬美元。深圳以國際化視野整合全球研發資源的大手筆極大促進了城市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國際化水平,值得杭州借鑒。
杭州企業海外研發的總體層次不高,重點產業覆蓋度仍有待提高。大多數杭州市企業海外研發投資金額不高、研發機構規模較小。調查顯示,許多杭州企業海外研發支出額低于100萬美元,雇傭海外研發人員數量少、層次不高。多數企業的海外研發機構定位于海外研發信息搜集和聯絡點,一些海外研發機構未能開展實質化運作。在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與新材料和時尚產業這三大重點產業開展海外研發投資的企業數量少,僅有一兩家,產業覆蓋面不夠廣闊。
部分企業缺乏足夠的國際研發管理能力,對外投資未能實現預期目標。在海外開展研發活動往往需要高昂的運營費用,尤其在以并購方式開展投資時,目標選擇不慎可能給企業帶來潛在風險。從實踐來看,部分杭州企業海外投資還存在兩個方面的誤區:一是盲目追求高技術,進行非關聯業務并購;二是對文化差異未做足夠準備,并購方案設計欠合理,未能有效激勵原有研發團隊。
對企業海外研發投資的服務體系和政策支撐不足。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信息獲取渠道較為單一,主要依靠企業經營過程獲取,信息面較為狹窄;二是服務體系不夠完善,主要依靠駐外使領館科技部門提供較為有限的東道國的科技政策和信息;三是政策支撐力度不夠,許多企業反映在海外的研發投資無法享受到稅收抵扣政策。調查顯示,許多企業希望政府在稅收、融資等方面的政策能有所突破。
實施“百家工程”,加快推進海外研發投資。要引導杭州企業對外投資行為集中于獲取全球創新要素,建議政府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海外研發投資,盡快制定可長期實施的“百家工程”推進計劃,爭取在“十三五”期間,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圍繞六大重點產業,在歐美等創新高地設立和發展總數超過100家的海外研發機構。
強化政策支撐,利用財政、稅收政策促進海外研發投資。一是加強政策引導,制定和發布杭州對外投資合作產業導向政策,有計劃、有重點地推動企業開展海外研發投資。二是要為杭州企業爭取國家、省對經濟技術合作專項資金提供便利,加強對海外投資合作企業的稅收政策宣傳和境外稅務指導,完善有關稅收優惠政策,對海外研發機構的研發投入和運營費用認定為企業研發投入,允許享受相應的加計抵扣政策。三是對在海外研發的技術及產品,在政府采購中享受相關自主創新產品的優惠政策。四是對運營情況良好,在引進技術、開發新產品、吸引高層次人才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的外海研發機構予以獎勵,以鼓勵和引導更多企業加大海外研發投入。
加大金融扶持,拓寬企業海外研發投資的融資渠道。
開展海外研發投資的風險大于國內投資,投資標的又往往包含定價困難的知識資產,企業海外研發活動常常受制于融資困難。建議進一步加大金融扶持:一是支持企業上市融資,鼓勵上市公司通過資本市場籌資進行海外研發投資。二是鼓勵和引導商業銀行、股權投資基金等多種金融機構積極支持企業境外設立(并購)研發機構的融資需求,以及對已設立的研發機構提供信貸支持。三是政府可設立一些引導性基金,鼓勵民間資本共同參與杭州企業的海外研發投資。四是完善企業“走出去”信貸審批和風險評估機制,降低融資成本,提高放貸效率。
培育中介服務機構,完善企業海外研發投資服務體系。海外研發投資具有較大的信息不完全性和不確定性,政府應大力培育政策服務機構和科技政策咨詢中介機構。一是形成多方參與、專業化的信息服務體系。支持在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行業協會加強與海外研發機構的溝通聯系,幫助民營企業更及時、更全面地獲得海外研發資源、投資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和服務。二是構筑服務網絡。要進一步完善重大項目跟蹤服務機制和重點企業聯系制度,深入了解企業研發需求,構建包括駐外使館、商會、企業家聯誼會等在內的信息互動網絡。要不斷提高社會化的海外研發投資服務企業的專業化水平。三是完善服務平臺。發揮行業組織作用、建設大數據信息平臺,搭建全方位的、互動式的信息服務平臺。
優化生活環境,提高杭州對國際化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一要為研發人員出入境創造條件,簡化境內人員出境審批手續,為境外專家和科技人才提供綠色通道等多方面的便利措施。二要進一步優化政務環境。各相關部門要形成合力,在對外投資審批、貨物、資金進出口等方面逐步提高海外投資合作的便利化程度。三要進一步完善杭州國際化生活環境,尤其是在高端教育、醫療資源等方面加大引進力度,為吸引海外研發人員與團隊在杭州創新創業創造良好環境。
作者單位:范海霞,杭州市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鄧丹青,浙江省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杜群陽,浙江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