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東部醫藥港小鎮
構建“三生融合”大健康產業生態圈
□杭州東部醫藥港小鎮
醫藥健康產業作為國家鼓勵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浙江省重點培育的八大萬億產業之一,市場前景廣闊,關乎國計民生。近年來,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依托良好的醫藥產業基礎,充分發揮產業集聚、區位交通、生態環境等綜合優勢,結合大院名企引進、科技平臺建設與高端人才招引,舉全區之力建設杭州東部醫藥港小鎮。小鎮圍繞生物技術制藥、生物醫學工程以及高端醫藥器械三大領域進行產業布局,項目培育和招引,以建設國內領先的生物與新興醫藥創新創業基地為目標,力爭打造良好的生物醫藥產業生態體系,構建“生產、生活、生態”大健康產業生態圈。
東部醫藥港小鎮以三區建設為目標,從技術、人才、資本及文化等方面來協同打造醫藥科技創新升級版,形成具有全省引領作用的“三生融合”發展樣板,助推全省生物醫藥產業高端化發展。
建設國內產業技術領先的生物醫藥產業先導區。建立產業先導區體現了以技術創新引領發展的核心理念,也為小鎮發展謀篇布局。杭州東部醫藥港小鎮以“高端化、科技化、品牌化”為主攻方向,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生物醫藥產業的深度融合,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鏈的完善,以便全面提升研發、制造、工藝及管理水平。目前醫藥港小鎮主要聚焦生物技術制藥、生物醫學工程、高端醫療器械三大領域,重點發展抗體藥物、基因治療、新劑型的創新藥物研發、新型疫苗與診斷試劑、高端診療設備、植入醫療器材等,以期推動全國抗體偶聯、3D打印、數據芯片、緩釋控釋、靶向給藥等新技術的應用。
打造生物醫藥創新創業團隊和高端人才集聚區。人才與資本是小鎮快速拓展的奠基石,打造團隊與人才集聚區就是疏通小鎮的脈絡,為小鎮的成長提供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杭州東部醫藥港小鎮大力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圍繞高端制造部署智慧創新服務功能,構建新型“眾創空間”,加快建設服務于區域生物醫藥企業的創新創業服務、產學研合作等平臺,集聚科技檢測、科技中介、人才培養、科技總部等智慧型、知識型服務機構。這一系列的舉措都是為了集聚高端創新創業人才、創新資本和要素而鋪墊的。
營造全球先進醫藥技術進入中國的首要承載區。首要承載區的定位是小鎮對外互通的窗口,起到承接外部先進技術,啟發國內現有技術的作用。小鎮積極謀劃對全球知名生物醫藥產業領域的企業戰略投資,在輝瑞、默沙東等7家全球前十藥企落戶的基礎上,重點引入諾華、羅氏等全球前十大生物醫藥企業。同時為了加快培育一批品牌型生物醫藥企業,建設專業園區來主動承接國際醫藥產業CRO、CMO,包括奕安濟世全球研發中心項目、捷諾飛生物科技、華海藥業、九洲藥業、科惠醫療等在內的一批具有行業領先水平的項目已落地。
預計通過三年的努力,東部醫藥港小鎮將累計實現投資100億元以上、引進億元以上投資項目20個、引進生物醫藥企業400家以上,生物醫藥產值規模達到500億元。
杭州東部醫藥港小鎮瞄準生物制藥等產業發展重點領域,通過多層級平臺的打造,形成布局合理、層次豐富、特色鮮明、整體協同的創新發展支撐體系。
藥物研發和先進技術轉化的創新平臺。創新平臺是為了支持創新型研究的開展而建立,小鎮堅持借助高??蒲匈Y源、人才優勢和產業化能力,通過“借助投資、聚焦產業、接軌國際”的方式,吸引優質項目落戶開發區,促進醫藥產業的創新升級。小鎮將通過集聚龍頭企業、高精尖企業和國內外各類知名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建立集“政、產、學、研、商、用、投”等各方資源的產業發展聯盟來推進企業與平臺的合作交流,形成產業鏈與創新鏈的融合發展。
促進技術研發、公共服務的服務平臺。服務平臺的建設主要是為了提供創新創業服務供給,支持企業的落地、更新與升級。小鎮圍繞醫藥研發的關鍵節點,大力開展服務平臺建設。在藥物研發階段,建設杭州精準醫療公共服務平臺,配備二代測序儀、高分辨質譜、核磁共振儀等各類儀器設備,打造最具影響力、最具競爭力、最具生命活力的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臺。在藥物臨床前研究階段,設立了國家(上海)新藥安評中心浙江分中心,為企業提供藥物安全性評價技術研究服務和便捷的藥品評審服務。在醫療器械領域,引進了浙江省醫療器械檢驗院為企業提供產品質量監督和認證檢測服務。
專業化符合企業小試、中試需求的孵化加速平臺。由眾創空間、孵化器、產業園構成的有機體系營造了不同階段企業所需的發展空間與資源,助推小鎮內各類企業分階段分類別地快速成長。根據規劃,東部醫藥港小鎮將建設總規模達100萬平方米的集研發、小試、中試、產業化于一體的產業化平臺。目前小鎮已建成投用15.5萬方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擁有生物醫藥研發實驗室、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臺以及面積4000㎡的中試平臺。同時,小鎮可為創新企業提供政策申報、產學研對接、投融資對接、人才招聘與咨詢,企業工商注冊、消防環保申報、實驗室安全管理與環境監測、能源管理等各類服務。
多層次扶持資金與政策的綜合平臺。綜合平臺的作用是在前三個平臺的基礎上,更精準地定位與扶持小鎮內的企業發展。從企業的生命周期、企業鏈條的服務周期、全方位科技人才需求、多方式的融資需求出發,專門設立領導小組辦公室來優化體制機制建設,研究出臺了“5+X”政策扶持體系,設立了10億元的專項產業基金以推動醫藥產業的創新、轉型與發展。
平臺合作引領發展。堅持高端引領、突出科技創新,加快集聚各類創新發展平臺。已簽約落地中科院理化所杭州研究院、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生物醫藥產業化中心、浙江大學(杭州)創新醫藥研究院、浙江省醫療器械檢驗院、浙工大長三角綠色制藥研究院、國家人體組織功能重建中心、溫州醫科大學、國家新藥安評中心浙江分中心、奧克蘭大學(中國)創新研究院等一批大院名所,目前正積極推進與中國醫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國藥科大學進行合作設立產業創新研究院,進一步加快產學研轉化和創新醫藥開發步伐。開發區圍繞項目孵化、成果轉化、技術服務、一致性評價、小試中試的產業服務鏈持續完善,專業化、全鏈條的產業生態體系日趨完善。
金融要素支撐發展。開發區每年投入3億元的人才資金和6億元的科技資金,支持企業加快創新發展步伐;設立了規模50億元的產業母基金,先后引進了海邦、賽伯樂等各類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38家,管理資金規模160億元以上;啟動設立首期規模為10億元的開發區生物醫藥產業專項基金,重點支持開發區內具有較強帶動作用及領先水平的重點生物醫藥項目;與中國銀行、建設銀行、高科擔保合作,設立了1億元的產業貸款風險池基金;形成了股權、債權、風險補償等多層次、具有區域特色的產業金融體系。
機制創新優化服務。積極推進“MAH”試點,與省藥監局多次對接,積極爭取納入浙江省試點重點區域;落實“兩票制”改革,根據區內行業動態及企業現狀,經過前期重點企業的走訪對接,加快完善在開發區內鼓勵設立銷售公司的政策扶持體系、引育計劃、管理服務舉措等實施方案。推動一致性評價省級試點,借助國家開展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有利時機,積極推動CRO企業開展一致性評價研發外包服務。
杭州東部醫藥港小鎮以生物醫藥產業生態體系為主線,融入生物元素和文化,形成“一核三區兩廊”的空間結構,打造主題鮮明、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醫藥健康特色小鎮。
從建設初始,醫藥港小鎮便按照“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發展理念來布局,在建設醫藥產業專業園區的同時謀劃配套的生活及生態環境,最終構筑起符合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特點的綜合生態體系。作為小鎮“核心”的小鎮客廳與產業培育社區、國際研發社區、企業成長社區及生活配套社區四個功能區,將主要承擔小鎮產業發展、創業創新和服務配套功能;圍繞海達北路布局高端產業實現要素集聚,打造醫藥創新軸,依托圍墾街公建帶,建設智慧健康軸;沿小鎮北部新建河、西部幸福河及南部德勝河打造的三景觀廊道,將主要承擔小鎮的“綠肺”和“休憩”功能。
產業培育社區。以高端生物醫藥及新型醫藥制造為核心,推進生物醫藥制造技術改造,完善配套產業鏈,提升產業創新能力,使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轉型升級。目前輝瑞全球生物技術中心,生物醫藥加速器、中科院理化所杭州研究院、浙江大學(杭州)創新醫藥研究院等機構已落地;高端科技公共服務平臺“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臺”“國家上海新藥安評價中心浙江分中心”等權威服務機構已建設。
國際研發社區。重點針對三大領域,吸引龍頭藥企、高技術性或高成長性企業、先進醫藥技術產業化項目,重點發展高端生物醫藥加工制造,以“高端化、融合化、品牌化”為目標,加強高端生物醫藥制造技術裝備,引進國內優質醫藥企業和項目,鼓勵發展針對重大疾病的化學制藥,提升全區生物醫藥產業整體發展水平。
生活配套社區。推進建設各類生活配套設施,打造“三生融合”發展新樣板。小鎮規劃區域內建成小學、衛生服務中心、農貿市場,在建人才公寓,規劃建設幼兒園、初中、商業綜合體,將為小鎮各類人才及企業員工提供居住、消費、教育、保健等全方位綜合服務配套保障。
杭州東部醫藥港小鎮圍繞生物技術制藥、
生物醫學工程以及高端醫藥器械三大領域進行產業布局、項目培育和招引,
以建設國內領先的生物與新興醫藥創新創業基地為目標,
力爭打造良好的生物醫藥產業生態體系,構建“生產、生活、生態”大健康產業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