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士衡
(212013 江蘇大學法學院 江蘇 鎮江)
法治社會建設進程中的律師職業道德研究
臧士衡
(212013 江蘇大學法學院 江蘇 鎮江)
近幾年,隨著依法治國的理念不斷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不斷深入,我國的律師隊伍不斷壯大,其專業水平也越來越高,總體素質越來越煥然一新。但是,律師整體專業素質的提高,不能掩蓋其職業道德水平的停滯不前甚至下降,在某些地方,社會對律師的滿意度并不高,律師的職業道德水平也許將成為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發展瓶頸。
律師;職業道德;法治社會
所謂職業道德,就是指在就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符合職業特點所要求的道德規范﹑道德情操與品質的總和,它既是對職業活動中行為的要求,同時又是職業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與義務。律師的職業性質與法律的關系決定了其所要求的職業道德水平要比其他職業高得多。律師職業道德除了具備法律職業道德的一般特征外,還表現為自身的一些特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律師既然作為法律職業共同體中的一員,其職業道德規范也就體現了法律職業的特點,但同時,律師的行業性質又區別于法官﹑檢察官的職業特性,律師作為其員工也是要追求企業效益和經濟利益的。這些都體現了律師職業道德具有其特殊性的一面。②強制性與自治性的統一。律師可以說是專業服務于委托人的“訟棍”,也可以說是與法官﹑檢察官共同維護法律的公平與正義,推進民主法治的建設的伙伴。律師的自治性是十分重要的。這種獨立性和自治性對律師的自我約束﹑自我規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較為嚴格的職業道德和懲戒措施是維護律師行業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③規范性和非規范性的統一。律師職業道德在具體表現形式方面,從形式上看,律師職業道德具體表現為規范性和非規范性的統一。
雖然目前我國律師整體的職業道德水平有了比較明顯的提高,但相比于西方發達國家的律師道德水平,我國的律師職業道德建設依然困難重重。當前,我國律師職業道德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律師與當事人之間的關系問題。當事人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律師的“衣食父母”,但往往就是這種關系,反而成為律師職業道德素質低下的主要體現:第一,唯利是圖,欺騙當事人。第二,不管不顧,“有活就干”。第三,相互扯皮﹑敷衍了事。”②律師同業之間的關系問題。律師與律師同行關系方面,主要表現為法律服務市場惡性競爭,律師職業的商業化傾向日趨嚴重。片面追求經濟利益的惡性競爭以及過度商業化的行為已經嚴重影響律師整個行業的公信力。③律師與司法機關的關系問題。律師與司法機關的關系本應該是同在法律屋檐下,同為法律人,應同做守法事,但當今律師與法官﹑檢察官的關系卻表現為違規越矩,知法犯法﹑“花錢鋪路”現象較為嚴重。律師通過自身的專業素質鉆法律漏洞,拉關系賄賂法官檢察官,危害性十分巨大。這些都嚴重影響了社會公眾對司法公正的信任。
1.經濟原因
由于律師職業本身的商業屬性,隨著律師人數越來越多,市場經濟的規律決定他們之間的競爭愈來愈激烈,一旦競爭激烈,錢少了,分這杯羹的人多了,缺乏職業道德賺錢的律師﹑超越法律界限賺錢的律師﹑突破職業底線賺錢的律師也就越來越多了。
2.環境問題
此處特指法律環境。不可否認,目前我國司法體制下的法律環境﹑市場環境以及執業環境,是不容樂觀的。“律師在法庭上被法官無視甚至無故訓斥﹑因敢于為弱勢群體辯護而得罪某些權要繼而鋃鐺入獄﹑因為黑社會頭目或貪污犯辯護而遭受公眾貶抑和責難……。按照某種說法就是:中國律師……屬于經濟上相對富裕而又要疲于自我維護權利的弱勢群體。”
3.管理原因
司法行政部門監管不力﹑行業協會管理無力﹑律師執業機構管理無作為也容易導致有些律師鉆空子,打著所謂大律師的旗號坑蒙拐騙,影響正常的司法秩序。
除上述三種原因之外,律師自身的原因也是不容忽視的。
1.思想上要正確認識律師職業的性質和使命
律師提供法律服務,通過專業勞動和技能賺取金錢,追求一定的經濟利益,養活自己和家人,這本是無可非議的。但是,《律師法》同時規定,“律師應當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我們由此可知律師不能僅僅以賺取錢財為目的,學習法律最重要的使命還是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嚴格依法辦事,促進法律合理正確地得到實施,有助于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如果律師銘記自己肩負這樣崇高使命,在職業生涯中,就不會迷失方向,更不會因金錢而做出有悖職業道德的行為。”
2.內容上通過各種方式加強法律職業道德教育
加強法學院教育中的法律職業道德教育,提前防患于未然;通過律師事務所自身定期組織職業道德教育活動,提升提高自身修養與素質,進而提高律師自律意識;目前我國設有法官學院﹑檢察官學院等,而律師作為法律職業共同體的一員,也應設立自己的律師學院。因此,可以通過設立律師學院,將其作為一個學習和培訓的基地,同時也可以作為一個律師彼此的交流平臺,擴大律師行業的社會影響力和行業凝聚力。
3.管理上加強監督與管理,嚴格懲戒制度
2004年4月我國開展了以加強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為主要內容的“律師行業整頓運動”,它從行業整體上對加強律師職業道德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后應通過制定更加嚴厲的法律法規,實行整改完善:如律師行業可學習當前法院系統開展的“五個嚴禁”,針對目前律師行業在職業道德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制定通俗易懂﹑簡單明了的幾條禁令,通過行業大整頓和自我整改,接受全社會監督。
綜上所述,律師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律師職業道德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但筆者相信,律師行業將會在民主法治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席位,其所存在的問題也終將會被解決。律師行業的明天,還需要廣大法律人的共同努力。
[1]張善數.中國律師制度專題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頁.
[2]魏杰.我國律師職業道德之問題分析與解決路徑.中國政法大學碩士學位論文.華東政法大學圖書館,2011年4月.
[3]六屆全國律協亮點紛呈.中國律師,2008(11).第19頁.
[4]劉桂明.律師不能成為利益集團的工具.中國律師網,2008年.
臧士衡(1996.8~),男,江蘇宿遷人,本科,江蘇大學法學院,主要研究方向:民商法學。
本文系2017年江蘇大學第16批學生科研課題立項資助項目“法治社會建設進程中的律師職業道德研究”(項目編號:16C20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