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紅麗
(830000 新疆仲頤凱業園林有限公司 新疆 烏魯木齊)
第三方互聯網支付經濟法規制研究
聶紅麗
(830000 新疆仲頤凱業園林有限公司 新疆 烏魯木齊)
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有效推動了第三方互聯網支付行業的發展,比如支付寶、財付通等都是屬于第三方互聯網支付行業,由于第三方互聯網支付行業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第三方互聯網行業發展速度直接關系到每個使用者的經濟效益,因此,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為了更好地加快第三方互聯網行業的發展進程,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制定出完善的第三方互聯網支付經濟法律法規和制度,維護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使用者的公共權益。本文就第三方互聯網支付行業市場準入制度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如何完善第三方互聯網支付行業市場準入制度的建議。
第三方互聯網支付行業;經濟法規制;研究
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主要是由第三方來負責開展工作,提供與銀行支付結算對接和某種通道服務,以及資金的轉移和網上支付結算服務等,其作用主要是為了維護雙方當事人的經濟權益,以及約束和監督雙方當事人的行為,并且為電子商務的穩定長久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第三方互聯網支付行業經濟法規制主要目的是為了維護各方利益,以及責任的追究和義務的設定,保障社會經濟行業發展的平衡,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理論基礎和現實基礎。
第三方互聯網支付是指和世界各大銀行進行簽約,并且擁有一定服務水平和信譽第三方組織創設的資金結算平臺,將其作為支付中介,為交易雙方當事人提供相應的服務,包含了網絡支付和預付卡的發行和受理等方面服務,其中網絡支付指的是在公共網上或者專用網絡中發生支付行為,其中互聯網支付和電話支付屬于網絡支付的范疇;其中第三方是指出了付款和收款雙方當事人之外的人或組織,其不參與付款和收款雙方當事人的交易,僅僅是提供一個交易資金結算的平臺,期存在形式有的是有限公司或者是股份制有限公司,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并且其具備較強的服務水平和強大的技能支持,必須具備良好的信譽度。
(一)第三方互聯網支付行業經濟法規制的理論基礎
1.信息不對稱
對稱信息是保證市場良好交易的基礎,對產品和服務的信息了解清楚,促進市場交易公平和公正;其中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當中明顯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現象,主要由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企業掌握了運行的全過程,擁有整個支付過程中的信息,雖然消費者可以選擇利用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平臺發號施令,但對整個運行過程中的信息不能充分了解,比如其中的資金是怎樣進行流動和轉入轉出所需要的時間,以及主要采取以了那些措施保證使用者的資金安全等,針對這些信息使用者并不是很清楚,使得信息不對稱,導致市場上面出現眾多規模和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的支付平臺,假如使用者對支付平臺不夠了解,不能判定支付平臺的服務水平,不能做出準確的選擇,可能導致出現錯誤的選擇,消費者選擇服務水平差的企業,導致服務水平優異的企業不能繼續發展下去[1]。
2.權利限制
經濟法即給予權利,也進行控制權利,經濟法規制明確指出,行政機關可以對宏觀市場和微觀市場進行控制和調整,使得權利界限更加顯著,防止濫用職權對市場經濟發展造成損害,因此,在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當中需要經濟法的規制,目前,第三方互聯網市場規制者主要是央行,由于央行是全國支付體系的負責人,央行的主要職責包括了構建和諧完善的全國支付系統和與其他部門共同合作制定支付結算的規則,以及對全國支付系統的發展進行合理的規劃等;當前我國商業銀行是央行的主要規制對象,第三方互聯網支付與商業銀行存在顯著的競爭關系,央行在對待兩者之間的態度應當是公平公正的。
(二)第三方互聯網支付行業經濟法規制的現實基礎
1.現有規制措施定位失當,需要全方位的經濟法規制
目前將第三方互聯網支付看作是非銀行金融機構,由于其擔任了金融服務中資金結算的中介角色,假如僅僅有央行對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企業進行規制,出現過分的金融監管對其造成很大的壓力,或者過度的監管力度不利于第三方互聯網支付行業的發展,很難解決其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如此一來就形成了形式上看不屬于金融機構的身份,而其實又將以金融機構的標準來對待,所以,導致經濟法規制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從經濟法廣闊視角來看,不僅要考慮行業市場的身份問題和競爭問題,還需要從金融的角度進行規制,并且要維護金融消費者的第三方互聯網支付行業消費者權利[2]。
2.風險無處不在,經濟法規制成為降低風險的重要途徑
第三方互聯網支付行業的發展存在一定程度的風險,其中包含了技術風險和管理風險,對第三方互聯網支付行業的技術進行不斷的改進,對于管理風險則需要對經濟法規制進行不斷地強化;巨額資金的方向不明確導致存在風險,并且第三方互聯網支付機構交易方式和交易對象不夠透明,有關部門的監管力度不夠強,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企業內部的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導致網絡資金流動存在風險;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發展屬于初期,發展場面比較混亂,服務水平和技術能力不強的支付平臺很可能面臨倒閉的風險;使用者財產安全和個人信息存在風險,知情權和選擇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諸多方面的風險阻礙了第三方互聯網支付行業的發展,然而,經濟法可以有效規制第三方互聯網支付的行為,同時也具備限制機構的權利,將市場風險降至最低[3]。
總而言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行業的發展已經收到了社會各個領域的廣泛關注,也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當中一股強勁的動力,大部分網絡使用者都感受過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帶來的方便和快捷,但其中不能規避的事實是,由于第三方互聯網支付發展時間不是很長,發展速度較快,處于發展初期階段,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得到高度的重視,需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和為其提供良好的市場發展環境,健全的經濟法規制幫助支付平臺降低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風險,促進第三方互聯網支付行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1]趙寧.項目風險管理在互聯網金融第三方支付領域的應用[D].云南大學,2016.
[2]張娟.第三方移動支付用戶忠誠度影響因素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6.
[3]徐顯峰.我國第三方支付發展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