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速遞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政府主導的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再過5到10年,城鄉社區治理體制更加成熟定型,城鄉社區治理能力更為精準全面
《意見》指出,健全完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有效發揮基層政府主導作用,注重發揮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基礎作用,統籌發揮社會力量協同作用。不斷提升城鄉社區治理水平,增強社區居民參與能力,提高社區服務供給能力,強化社區文化引領能力,增強社區依法辦事能力,提升社區矛盾預防化解能力,增強社區信息化應用能力。著力補齊城鄉社區治理短板,改善社區人居環境,加快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優化社區資源配置,推進社區減負增效,改進社區物業服務管理。的科技獎項,在獎勵活動中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追蹤解讀:
科技獎勵制度對于促進科技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具有重要意義。《方案》旨在提高國家科學獎勵的“含金量”,使國家科技獎更加“學術化”,使得國家科學技術獎更權威、更激勵人、更鼓舞人,充分調動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創造性,充分調動全社會支持科技創新的積極性,為我國早日建成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注入更強勁的動力。
追蹤解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發揮城鄉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基層群眾自治深入發展,社會力量的協同作用日益顯現,社區服務水平和居民群眾福祉不斷提升。但總體而言,我國城鄉社區治理目前仍然存在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不強,基層群眾自治活動的內容和載體相對單一等問題。《意見》對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作出了全面部署,有助于打通聯系服務居民群眾“最后一公里”。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方案》,提出應堅持服務國家發展、激勵自主創新、突出價值導向、公平公開公正的基本原則,圍繞國家戰略全局,改進完善科技獎勵工作
《方案》明確,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重點任務有三:一是改革完善國家科技獎勵制度。實行提名制,建立定標定額的評審制度,調整獎勵對象要求,明晰專家評審委員會和政府部門的職責,增強獎勵活動的公開透明度,健全科技獎勵誠信制度,強化獎勵的榮譽性。二是引導省部級科學技術獎高質量發展。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設立一項省級科學技術獎(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可單獨設立一項),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國防、國家安全的特殊情況可設立部級科學技術獎。三是鼓勵社會力量設立的科學技術獎健康發展。堅持公益化、非營利性原則,引導社會力量設立目標定位準確、專業特色鮮明、遵守國家法規、維護國家安全、嚴格自律管理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立科學規范、權責清晰、約束有力的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制度,構建種養循環發展機制
《意見》要求,全國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5%以上,大型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提前一年達到100%。畜牧大縣、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和現代農業產業園率先實現上述目標。《意見》指出,建立健全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制度,嚴格落實畜禽規模養殖環評制度,完善畜禽養殖污染監管制度,建立屬地管理責任制度,落實規模養殖場主體責任制度,健全績效評價考核制度,構建種養循環發展機制。在保障措施方面,要加強財稅政策支持,統籌解決用地用電問題,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加強科技及裝備支撐,強化組織領導。
追蹤解讀:
抓好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關系畜產品有效供給,關系農村居民生產生活環境改善,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在我國畜牧業發展史上,《意見》是首次針對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出臺的指導性文件,具有劃時代和重要里程碑意義,必將開啟畜牧業綠色發展新紀元,引領我國畜牧業現代化建設取得新進展。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建設第二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的實施意見》,要求再支持建設一批雙創示范基地,進一步強化支撐能力,放大標桿效應,提升社會影響,形成新的創新創業經驗并在全社會復制推廣,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拓展就業空間
《實施意見》指出,確保各項“雙創”支持政策真正落地的同時,針對創新創業重點領域、主要環節、關鍵群體,繼續探索創新、先行先試,再推出一批有效的改革舉措,逐步建立完善多元化、特色化、專業化的創新創業制度體系。具體而言,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支持新興業態發展,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完善人才激勵政策,支持建設“雙創”支撐平臺,加快發展創業投融資,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支持海外人才回國(來華)創業,推動融合協同共享發展,營造創新創業濃厚氛圍。
追蹤解讀:
截至目前,首批雙創示范基地建設取得顯著成效,雙創示范基地已經成為促進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重要抓手。該《實施意見》的印發有助于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持續打造發展新引擎,突破阻礙創新創業發展的政策障礙,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創業模式和典型經驗。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2017年起,進一步加強醫保基金預算管理,全面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到2020年,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覆蓋所有醫療機構及醫療服務
《指導意見》明確,應堅持遵循保障基本、建立機制、因地制宜、統籌推進的原則,實行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重點推行按病種付費,開展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試點,完善按人頭付費、按床日付費等支付方式,強化醫保對醫療行為的監管。為了配套改革,應加強醫保基金預算管理,完善醫保支付政策措施,協同推進醫藥衛生體制相關改革。
追蹤解讀:
醫保支付是基本醫保管理和深化醫改的重要環節,是調節醫療服務行為、引導醫療資源配置的重要杠桿。盡管新一輪醫改取得了積極成效,但醫保對醫療服務供需雙方特別是對供方的引導制約作用尚未得到有效發揮。《指導意見》的印發將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參保人員權益、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充分發揮醫保在醫改中的基礎性作用。
■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企業減負擔降成本改革的若干意見》,要求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工作,進一步創新企業減負擔降成本的體制機制,有效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促進浙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意見》指出,進一步降低企業稅費負擔,取消兩項政府性基金,調整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政策,取消或停征41項行政事業性收費,繼續推進營改增,簡化增值稅稅率結構,擴大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小型微利企業范圍,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將2016年底到期的部分稅收優惠政策延長至2019年底,允許符合條件的財政性獎勵資金從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中減除,支持企事業單位改制重組,階段性降低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收費標準。進一步降低企業用能成本,逐步擴大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規模,加快推進能源領域市場化改革,出臺降低高可靠性供電及臨時接電費用收費標準政策,完善差別化電費收繳方式。進一步降低企業用工成本,階段性下調企業社會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階段性下調企業撥繳上級工會經費比例。進一步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實現省級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涉企零收費,適當降低高速公路部分貨車計重收費標準,組織開展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試點工作。進一步降低涉企中介服務收費,清理和規范一批省級涉企收費項目,調整特種設備檢驗費,全面推廣建設工程領域“多測合一”。進一步降低消防領域服務收費,全面推廣“免培鑒定”,減少消防設施檢測收費,簡化消防驗收申報材料要求。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嚴肅查處違規收費行為,積極穩妥開展市場化債轉股,加快處置不良資產。進一步規范社會團體涉企收費行為,全面整頓規范行業協會商會,嚴禁行業協會商會違規收費強拉入會。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繼續深化企業投資項目“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行“中介超市”服務模式,進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進一步規范涉企保證金管理,取消一批地方政府設立的涉企保證金,適當降低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繳納比例。
追蹤解讀:
《意見》共涉及進一步降低企業稅費負擔,降低企業用能、用工、物流成本,降低涉企中介服務收費,降低消防領域服務收費,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規范社會團體涉企收費行為,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以及規范涉企保證金管理10方面的35條政策措施。經測算,這35條“減負”政策,今年將有望為浙江企業減輕成本和負擔約5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