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約記者
促進浙江創業投資持續健康發展
——《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創業投資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的解讀
□本刊特約記者
創業投資行業已經到了發展的關鍵時期。《實施意見》的出臺,有助于破解浙江創業投資發展難題和困境。隨著國家稅收等新政策的實施,以及爭取相關政策的先行先試,能進一步加快浙江創業投資的發展,對于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落實新發展理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發展新動能和穩增長、擴就業都具有重要意義
為大力促進浙江創業投資持續健康發展,積極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快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今年4月7日,浙江省政府印發了《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創業投資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近日,省發改委負責人對《實施意見》進行了問答解讀。
省發改委負責人:為積極貫徹落實《關于促進創業投資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6〕53號),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加快浙江省創業投資持續健康發展,浙江省發改委聯合省創投協會進行了專題研究和系列調研,并與浙科投資、華睿創資、科發資本、如山匯金、安豐投資、省創投等多家創投機構深入交流座談,形成初稿。在此基礎上,多次組織召開部門和行業座談會,深入調研和廣泛聽取各設區市政府和行業、專家、協會以及社會大眾的意見,形成《實施意見》送審稿,報省政府印發。
省發改委負責人:浙江創投業始于1993年,由省科技廳、省財政廳共同出資成立了浙江省科技風險投資公司,在2005年十部委聯合制定的《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出臺后,浙江創投業發展加快,并涌現了省創投、天堂硅谷、萬向創投、華睿創投、杭高投等規模較大的創投企業。通過支持企業創業活動,創投企業在增加就業崗位、提高企業研發能力、促進創新產品產業化和稅收增長等方面作了重要貢獻,對浙江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發揮了較好的推動作用。
但從總體上看,創業投資發展仍普遍存在法律法規不健全、監管體制不適應、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滯后、政策環境不完善以及機構投資者投資渠道狹窄、退出渠道不暢、政策協調配合不足等問題,也存在投資估值虛高、投資“泡沫化”現象以及非法集資風險隱患。根據摸底調研和創投企業訴求,浙江創投業在投資運營和發展中還需進一步提升:一是創投主體和資金規模有待擴大。浙江創投家數雖然不少,但其總體規模、作用與浙江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的需求還是有很大差距,需要進一步創造條件加快發展投資主體,做大資金規模。二是創投企業梯隊建設不夠。目前創投企業良莠不齊,大品牌、領軍型的本土創投機構不足,行業發展后勁有待進一步加強。三是股權變更過程中的評估程序有待進一步簡化。四是高水平專業人才缺乏。特別是與國際創投機構相比,人才問題更加明顯,需要加快培育一批專業技術強又具有創投經驗的復合型人才。五是對創投意義認識不足。創投作為高效能的投資在發達國家已充分被認識,國內普遍對創投了解不夠,促進創投發展氛圍有待加強營造。
創業投資行業已經到了發展的關鍵時期?!秾嵤┮庖姟返某雠_,有助于破解浙江創業投資發展難題和困境,隨著國家稅收等新政策的實施,以及爭取相關政策的先行先試,能進一步加快浙江創業投資的發展,對于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落實新發展理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發展新動能和穩增長、擴就業都具有重要意義。
省發改委負責人:國家稅務總局的《關于實施創業投資企業所得稅優惠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9]87號)仍繼續執行,在備案管理部門登記備案的滿2年以上的創業投資企業,按照規定享受企業所得稅相關優惠。
省發改委負責人:截至2016年9月,在中國創投協會備案的浙江投資企業和機構總數317家,占全國15.87%,資金規模339億元,占全國7.13%。浙江備案創投企業數在全國省市排名第二,僅次于江蘇省498家,高于北京135家、上海110家、深圳84家;而資金規模排名位于全國省市的第五位,低于江蘇1008億元、深圳695億元、北京393億元、上海365億元。浙江省創投企業中民營企業占90%以上,其管理資金規模也占整個創投業的90%以上。目前,全省創業投資在全國具有品牌影響力的企業有10家左右,創業投資管理隊伍人數達到1000人以上。
由此,浙江提出創業投資發展主要目標:到2018年底,全省創業投資行業在資本規模、企業品牌、隊伍建設等方面有較大發展;資本規模達到1000億元左右,在全國比重進一步提高;形成20家左右在全國具有品牌影響力的創業投資企業;創業投資管理隊伍人數達到2000人以上。到2020年,創業投資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浙商創業投資品牌,浙江成為國內領先的創業投資集聚地。
省發改委負責人:《實施意見》分為6個部分、23項任務舉措。
第一部分,明確了總體要求,包括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以“八八戰略”為總綱,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積極落實創業投資服務實體、專業運作、信用為本、社會責任的原則,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健全政策措施,加強統籌協調和事中事后監管,加快構建促進創業投資發展的制度環境、市場環境和生態環境,形成有利于創業投資發展的良好氛圍和“創業、創新+創投”協同互動發展格局,進一步擴大創業投資規模,促進創業投資企業做大做強做優,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浙商創業投資品牌,推動浙江創業投資行業走在全國前列。
第二部分至第十部分,圍繞5大領域提出21項政策措施。一是大力發展多元創業投資主體,加快形成具有浙江特色、充滿活力的創業投資機構體系,鼓勵和支持包括天使投資人在內的各類個人從事創業投資。二是多措并舉擴大創業投資資金規模,大力培育和發展合格投資者,建立和完善股權債權等聯動機制。三是加強政府引導和政策支持,積極落實創業投資稅收政策,完善創業投資與政府項目對接機制,研究鼓勵長期投資的政策措施,拓寬創業投資市場化退出渠道,推動創業投資行業雙向開放,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爭取設立國家級創業投資綜合改革試驗區。四是優化創業投資環境,推進監管環境、商事環境、信用環境、政策環境優化,嚴格保護知識產權。五是落實保障措施,加強統籌協調,加強行業自律,加強人才培養,加強平臺搭建。
省發改委負責人:《關于促進創業投資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6〕53號)是國內第一部促進創業投資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系統性、針對性的政策文件,著力構建覆蓋創業投資企業運營中“募、投、管、退”各環節,從行業到政府部門、從行業協會組織到各類服務機構的全面、立體的政策和服務體系?!秾嵤┮庖姟穬热莘浅H?,進行了頂層設計,浙江一方面積極貫徹好文件各方面要求,另一方面也針對自身的發展目標和發展特點、重點問題,提出相應的發展措施:一是建設浙江創業投資機構體系時,堅持培育與引進并重,著力培育一批注冊地、核心管理機構均在浙江的創業投資企業,鼓勵和吸引省外知名創業投資企業將總部或核心管理團隊遷入浙江。二是根據浙江民營企業比較發達的現狀,以及浙江創投企業中民營企業占90%以上,其管理資金規模也占整個創投業的90%以上的實際情況,提出支持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在風險可控、安全流動的前提條件下,投資創業投資企業和設立創業投資母基金。三是為創業投資有序退出創造條件,發揮不良資產處置公司剝離不良創投項目的作用,積極探索確認股權轉讓損失的辦法。四是創業投資與政府項目對接,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創投項目,在項目、用地、資金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五是充分發揮浙江股權交易中心等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的作用,積極完善創投基金份額評估及流通轉讓機制,改善市場流動性,暢通創業投資市場化退出渠道。六是爭取設立國家級創業投資綜合改革試驗區,國家有關創業投資扶持政策在創業投資改革試驗區先行先試。七是加快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各項工作,實施更多的普惠性支持政策措施,充分激發市場發展活力,優化監管環境。八是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準確把握有限責任制、合伙制等創業投資企業注冊登記特點,研究簡化各類機構投資者和個人依法設立創業投資企業的辦理流程,探索設立創業投資服務窗口進行專業服務,提高工商登記注冊便利化水平。九是依托世界互聯網大會等重大活動平臺,推動開展創業投資國際國內交流合作。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地方與國內外知名城市聯合開展富有特色的創業投資推廣活動,為創業投資持續健康發展搭建更多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