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峰 項軼天
燃油附加費還會卷土重來嗎?
□陳宇峰 項軼天
短期內,從供給、需求以及庫存來看國際油價的突破性上漲缺乏能量,國際原油價格處于“一團混戰”狀態,燃油附加費的征收也缺乏再度開啟的動力。然而在下1-2個年度,受到OPEC組織與非OPEC組織減產協議,世界經濟復蘇的進程加快等影響,國際原油的價格將在長期上呈現上漲姿態,燃油附加費的復征或成為大概率事件
2016年夏季以來,全球能源市場逐步回暖,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以下簡稱“美國原油”)期貨價格經歷兩波七連漲,價格兩度突破50美元大關,劍指60美元。隨著國際限產協議的達成落地,新興經濟體的逐步發力,國際原油價格會不會進一步上漲?停征兩年的燃油附加費會不會復征?又成為了民眾關心的一大熱點。這一問題將對航空運輸行業下一步戰略的方向、物流行業的成本結構等產生重大的影響。
從2017年一季度美國原油價格走勢來看,美國原油價格呈現箱體震蕩行情。最高收盤價出現在2017年2 月23日,收于54.38美元。最低于2017年1月10日報收50.76美元,極差3.62美元,多空雙方在這一區間上對原油的價格展開激烈爭奪。2017年3月8日,EIA(美國能源信息署)和API(美國石油協會)先后報告稱,美國原油庫存大幅上升,庫存增加1160萬桶,再創歷史新高。而在此前接受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期,美國上周原油庫存僅僅增加160萬桶。以此為導火線,美國原油價格展開了新一輪的暴跌,當天油價重挫5%,錄得2016年2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創下了2017年以來的最低收盤價。隨后伴隨著國際局勢的動蕩,中國、尼日利亞和伊拉克出口增加,美國原油庫存的起落,沙特暗示重啟能源價格談判等因素,美國原油價格開啟了大幅的震蕩調整模式。3月下旬,美國原油價格下跌至48美元的周邊徘徊一周左右后,于4月上沖53美元的高位,隨后再次連續下跌,在2017年5月5日報開年以來最低成交價格42.78美元。

表1墨西哥灣深水領域項目
國際原油價格是否存在進一步下跌的能量,從國際原油供需層面上來看,2017年1月1日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和非OPEC產油國關于石油限產的協議宣布生效。根據協定,歐佩克產油國和部分非歐佩克產油國將通力合作減產近180萬桶。3月8日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后,沙特阿拉伯又再一次暗示將在下一次OPEC會議上,推動產油國家進一步攜手穩定油價。這將對國際原油的供給市場產生加大的沖擊。此外地緣政治的不穩定,中東地區的武裝沖突不斷,也使得原油價格將在底部出現支撐,原油價格的進一步下跌缺乏能量。但是,美國墨西哥灣石油產量的穩步上升又減緩了中東地區主導石油價格的局面。盡管石油價格很低,美國墨西哥灣(GOM)原油產量預計在2017年創歷史新高。美國能源信息署預計墨西哥灣2017年的石油產量將達到平均179萬桶/天,2017年12月將達到平均191萬桶/天。墨西哥灣石油產量預計將在2017年占美國原油總產量的21%。此外,墨西哥灣深水領域項目啟動,另有兩個項目預計在今年投產(詳見表1),這也將進一步加大對國際原油市場的供給。
在原油的需求側,原油依舊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戰略儲備物資之一,受到世界各國的極大重視,隨著新興市場經濟體的持續發力,美國與中國市場的復蘇,能源的需求持續增長。OPEC預計中國將保持較大的原油需求增量,達到28萬桶/天,增幅為2.54%。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和美國保持相對溫和的增幅。2017年5月,“一帶一路”全球峰會在中國北京召開,會議達成多項多邊經濟貿易合作協定。作為一個由中國主導的新世界合作模式,“一帶一路”必將對世界經濟在短期內復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這也勢必將加劇各個相關世界經濟體對原油的需求與依賴。
隨著新能源行業的迅猛發展,能源結構已經開始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頁巖油、頁巖氣、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的黃金時代開始到來。油氣咨詢公司Rystad Energy創始人Jarand Rystad 4月27日表示,美國頁巖油正在以遠高于預期的速度增長。美國能源信息署4月13日發布報告也預計,今年4月美國頁巖油日產量將較3月增加10.9萬桶,至日均497萬桶,達到2016年3月以來最高水平,同時也創下去年10月以來最大月度增幅,這樣的增幅將給沙特等產油國帶來巨大的價格壓力。雖然頁巖油的快速開采已經對國際原油價格的走勢產生了巨大的壓力,但是新型能源要能達到替代原油的程度尚需時日。以極力擁護傳統能源而聞名的美國新總統特朗普在競選時曾表示,并不認為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是氣候變暖的罪魁禍首,否認氣候變化是人為造成的,表示要推翻現有的去碳化能源計劃。這一因素也使得新能源的研發腳步會進一步放緩。此外,受到全球人口數量的增長,新興國家和市場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加速,發展中國家的逐步崛起影響,原油需求量的持續大幅增加仍是不爭的事實。
綜合原油國際原油的供給、需求以及庫存等幾個方面,短期內國際油價的突破性上漲確實缺乏能量。展望未來油價,預計2017年底美國原油油價仍存著階段向上的波動機會。觸發因素主要是供需情況持續改善。從供給端來看,OPEC和非OPEC產油國對延續減產協議持開放態度,加上美國頁巖油增產速度因油價下滑而減慢。從需求端來看,中國工業企業利潤復蘇和基建投資增加將繼續提升柴油需求,而美國經濟持續復蘇帶動收入和消費增加,對汽油需求也有正面的幫助。
根據國家發改委2011年8月1日頒布的《關于推進航油價格市場化改革有關問題的通知》,我國燃油附加費的征收標準與航空煤油市場價格形成聯動機制。美國原油價格的上漲,將不可避免的推動國際航空煤油價格的上升。縱觀2005年8 月1日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啟動征收以來,航空業國內行業的燃油附加費有兩次較為明顯的上漲過程,在兩次征收的最高點上,800公里以上航段的燃油附加費為150元、800(含)以下航段的燃油附加費為80元,同期美國原油價格報收141.1美元,創歷史新高。此外,受益于美國原油價格的連續下行,在2009年的1月至2009年11月間航空燃油附加費有一次歷時10個月的停征,同期美國原油價格分別報收35.41美元與75.34美元(見圖)。

2015年初,在全球能源供過于求的大背景下,能源價格持續走低,2月4日美國原油價格報收53.05美元。次日,國航、南航、東航等國內主要航空公司聯合宣布暫停征收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這是國內航空燃油附加費自2009年11月14日恢復征收以來再次停止征收。近兩年時間來,受益于燃油附加費的“0”時代,航空運輸業、商貿流通行業收獲了較為直觀的利好,也極大地降低了民眾的物流、出行成本。
總體來看,綜合國際能源供給和需求的表現,短期內原油價格大幅上漲沖破60美元或者大幅下跌跌破40美元都缺乏可能性,燃油附加費的征收也缺乏再度開啟的動力。國際原油價格處于“一團混戰”狀態。展望2017年下半年,隨著OPEC組織與非OPEC組織減產協議的進一步執行,世界經濟復蘇的進程進一步加快,國際原油的價格將在長期上呈現上漲姿態。預計將會在年底至明年突破55-60美元的上壓力線,走向60-70美元的高位。一旦國際原油價格上漲變為現實,將會帶動航空煤油價格的上升,對于航空運輸企業的利潤打壓將會趨于明顯。參照2011年11月,國家發改委下發的《關于完善民航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與航空煤油價格聯動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國內航空煤油綜合采購成本超過每噸5000元時,航空運輸企業可按照聯動機制規定收取燃油附加費。據此推算,預計在美國原油價格上漲突破60-70美元時,部分航企將會選擇在調價窗口復征燃油附加費以彌補航油采購成本上升所帶來的利潤損失。在下一至兩個年度燃油附加費的復征或成為大概率事件,國內的航空運輸業或將告別燃油附加費“0”的時代。
本文為浙江哲學社會科學基金(15NDJC153YB)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浙江工商大學現代商貿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