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鋒
(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體育教研室,浙江 寧波 315100)
·學校體育學·
關于現代大學生體育權利保護現狀調查
王越鋒
(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體育教研室,浙江 寧波 315100)
大學生體育權利的保護,是現代高校教學改革發展的重點工作。課題采用文獻資料、問卷調查、數理統計等方法,對浙江省部分高校學生的體育權利進行調查研究,全面了解高校學生體育權利的實際情況,使高校體育工作者認識到體育權利是學生的根本利益,也使學生理解體育權利對個人的重要作用,全面維護學生接受體育教育的權利,促進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的順利實施。
高校體育;體育教學;學生權利;根本利益
近年來,高校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發生了很多學生傷害事故,各種賠償糾紛事件也逐漸增多,這些問題直接導致了高校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不斷降低,或者采取消極方法進行體育教學,不愿意購置完善的體育教學器材,盡量減少體育課程學時,甚至用文化課、自習課代替體育課程,高校這些錯誤的做法嚴重侵害了學生的體育權利,因此,教育管理部門和高校管理者必須加強對體育教學的重視,保障學生的體育權利不受到侵犯。
《體育法》中明確要求學校必須開設體育課程,并且規定學校針對體育課程要制定完善的考核評價系統,體育課程在不同教育階段發揮著不同作用。高校學生在體育家教學中,主要有接受體育教育的權利,《體育法》中明確提出了學生參加體育課外活動的要求,學習必須按照國家教育管理部門的要求確保學生接受體育教育的時間,同時積極組織形式多樣的體育課外活動,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競賽、體育技能培訓等活動,每年組織開展一次校級運動會。國家《教育法》中對體育教學過程中的體育設施有著明確規定,學生有權利參與學校教學計劃中設置的各項體育活動,使用相關體育設施。因此,總的來說,高校學生在體育教學中享受的權利有接受體育教育的權利、參加課外活動、體育設施的使用等權利。
本文以浙江省高校學生的體育權利狀況開展問卷調查研究。本文以浙江省的本科院校和高職院校為研究對象,選取杭州、寧波、溫州、金華、嘉興5個地區的本科院校和高職院校各1所。針對這些高校的在校學生進行隨機調查和對比分析,主要從高校學生體育權利中的學習權、平等權、健康權、選擇權四個方面的滿意情況進行研究。本研究問卷調查工作于2014年4月至6月進行,共計發放調查問卷500份,回收475份,回收率95%。其中,有效問卷437份(本科院校學生244人,高職院校學生193人)。
2.1 學生對體育學習權的滿意情況調查
體育學習權是學生體育權利的一種權利類型,指的是學生在學校學習期間內獲得學習體育知識、技能的權利。本研究針對學生體育學習權中的七項權利滿意情況進行調查,這七項權利包括學生每天參加體育活動時間是否超過1小時、每周參與體育活動次數是否超過3次、體育教師向學生傳達的動作技術是否到位、體育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要求是否多樣、體育教師的個人儀態行為是否得體、體育教師是否根據學生特征安排運動量、學校體育設施器材數量是否充足。
在接受問卷調查的浙江省本科院校244名學生中,選擇每天參加體育活動超過1h的學生共計84人,占總接受問卷調查人數的34.43%;在接受問卷調查的浙江省高職院校193名學生中,選擇每天參加體育活動超過1小時的學生共計53人,占總接受問卷調查人數的27.46%。浙江省本科院校學生選擇每周參加體育課外活動超過3次的學生共計72人,占被調查人數的29.51%;高職院校學生選擇每周參加體育課外活動超過3次的學生共計45人,占被調查人數的23.32%。浙江省本科院校學生選擇學校體育設施、器材數量充足的學生共計69人,占被調查人數的28.28%;高職院校學生選擇學校體育設施、器材數量充足的學生共計43人,占被調查人數的22.28%。由此可見,浙江省本科院校學生的體育活動時間、活動次數得不到有效保障,最終原因是學校體育設施建設不完善,器材設備數量不足。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浙江省高校學生對體育學習權的滿意度為41.19%,其中,本科院校學生的滿意度為45.08%;高職院校學生的滿意度為36.27%。顯然,浙江省本科院校與高職院校學生對體育學習權的滿意度存在一定差異,P<0.05。這是由于浙江省本科院校學生體育學習意識較強,學校對體育教學活動重視程度較高,體育教師綜合素質水平較好。
2.2 學生對體育平等權的滿意情況調查
學校不能將學生享有接受體育教育的平等權以同一標準和尺度去要求所有學生,而是要以促進學生心理和身體同時健康發展的體育教育方式幫助學生。本文針對學生體育平等權滿意情況的調查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體育教師是否能夠平等對待體育成績不同的學生;二是體育教師是否在體育教學中區別對不同性別的學生。
調查結果顯示,浙江省本科院校和高職院校學生對于體育平等權的滿意度分別為74.59%和59.33%,該數據說明當前高校學生學習體育的平等權得到了有效保障。但是,浙江省本科院校學生對學習體育平等權的滿意度遠遠高于高職院校學生對學習體育平等權的滿意度,P<0.05。這是由于本科院校體育教師在對待體育成績不同和性別不同的學生時有著良好的教學態度,說明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的個人素質水平較高、教學責任感較強。
2.3 學生對體育健康權的滿意情況調查
高校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放松身心,緩解文化課程學習帶來的心理壓力,在體育活動中鍛煉身體,增強學生體質。本文針對學生體育健康權滿意情況的調查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體育課程中教師是否體罰學生;二是學校體育設施、場地、器材等是否符合國家安全標準;三是學校是否定期組織學生進行體格檢查;四是體育教學內容是否具有強健體魄的實效性。
浙江省本科院校學生中選擇體育課上不存在體罰學生現象的學生共計148人,占被調查人數的60.66%;高職院校學生中選擇體育課上不存在體罰學生現象的學生共計95人,占被調查人數的49.22%。浙江省本科院校學生中選擇學校體育設施、場地、器材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的學生共計102人,占被調查人數的41.80%;高職院校學生中選擇學校體育設施、場地、器材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的學生共計73人,占被調查人數的37.82%。浙江省本科院校和高職院校學生對體育健康權的滿意度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由此可以說明高校學生體育健康意識得到了明顯提高,但少數高校仍然存在體罰學生的不良現象,學校和教育管理部門要提高重視程度。
2.4 學生對體育選擇權的滿意情況調查
浙江省高校學生對體育選擇權的滿意度為33.52%。浙江省本科院校學生對體育選擇權的滿意度為41.19%,高職院校學生對體育選擇權的滿意度為23.83%,兩者之間具有明顯差異,P>0.05。目前,浙江省本科院校學生在自主選擇體育課外活動項目、自主選擇體育課程學習內容方面強于高職院校學生,說明浙江省高職院校體育教師要求過于嚴苛,教學內容落后,沒有綜合考慮學生個性特征和興趣愛好。
3.1 學生基本體育權利的保障問題
通過前面的調查問卷,目前很多高校對于學生的基本體育權利的保障力度是不夠的,例如學生的體育學習權保障方面,高校體育設施硬件環境以及各種運動器材的供應不足,或者因為體育課程設置原因以及高校體育教師資力量薄弱等原因,導致大學生基本體育權利無法得到保障。從調查數據可以看到,大多數高校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參加體育活動的時間和次數都得不到有效保障,原因是高校對體育教學重視程度偏低,很多高校在辦學中僅僅重視專業學科的建設,體育學科的建設工作非常滯后,硬件方面無法為學生提供完善的體育環境,高校體育器材陳舊,數量不足,難以滿足學生運動健身的需求;由于高校課程設置的問題,大學生參加體育課外活動的時間有限,不能體會體育活動給學生身心帶來的愉悅感,部分文科類大學比較少運動會以及各類球賽,校園體育文化活動較少,學生參加課外活動積極性較低;其次,師資力量方面比較薄弱,目前高校的體育教師思想道德水平一般,部分教師教學態度不夠端正,在組織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敷衍學生,甚至用文化課代替體育課;高校為了節約資金在課余時間不會對學生開放體育場館,也不為學生提供體育器材;對于一些體育成績優異,具有體育潛力的學生來說,根本拿不到應該屬于自己的體育活動獎勵;高校仍然采用傳統落后的體育教學模式,沒有設置完善的體育考核評價系統,也不會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性別差異等制定不同的體育教學計劃。
3.2 教師教學不能體現體育公平原則
在民主法治社會中,公平原則是非常重要的原則。當今大學生,是一個有理想有活力的群體,他們希望在大學以及社會中得尊重,受到平等對待。但是目前高校的教學管理忽視了公平公正原則,在參與問卷調查的學生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學生選擇目前高校制定的體育考核評價體系是科學合理的,仍然有部分體育教師對學生的體育成績判定不能做到公平、公正、公開,不能以客觀的態度和體格健康標準給予學生科學評價。其次,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學生認為對于一些體弱多病和身體存在缺陷的學生來說,體育教師通常會安排這些學生旁聽體育課程,甚至告訴這些學生不用參加體育學習,并沒有針對這些學生制定適合他們的體育學習計劃,這些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中得不到任何照顧和保護。最后,大多數學生都不能根據個人興趣愛好自主選擇體育課程中的體育活動項目,教學內容和體育活動項目都是教師制定的,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學生的個性特征。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教師”,高校體育忽視學生的興趣培養,將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很多高校為了工作方便,開設體育課程的時候,是直接剝奪了學生的自主選擇權。同時,目前體育課程是選修課程,通常會有較多體育項目選擇,但還是有很多同學選不到自己喜歡的課程,這樣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不公平的。
3.3 學生對自身體育權利的認識不足
如今高校學生對自身體育權利的認識不足,主要原因是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比較薄弱,尤其是對教育權利方面缺乏認識。如今,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共計144課時。雖然沒有任何一門學科可以超越體育學科在學生學習階段的總課時,但是,學生體育技能水平、身體素質情況、體育鍛煉意識和心理健康發展仍然面臨很多問題。在實際體育課程學習中,很多大學生忽視了個人自主選擇的選擇權利,例如在實際選課的時候,被強制安排到一些個人不喜歡的課程學習,或者因為高校的選課系統問題,導致大學生無法選到合適的體育課程,而大部分學生都是選擇沉默。在體育考核中,一些學校對于體育考核的標準不清楚,當自己的體育考核受到不公正對待的時候,也不懂得維護自身的權利。大學生也不清楚個人有教學管理的建議權與監督權,如今很多大學生清楚學校體育教學管理侵犯個人權利的,但是個人也不提出相應的建議,也沒監督。權利與義務是對等的,大學生要享受自己的體育權利,就要有相應的義務。當然,體育課堂中,部分學生也不懂得愛惜體育器材,體育活動結束后容易隨意丟放體育器材,不會珍惜使用體育場地和設施,甚至將體育器材隨便放在操場上就走回教室。由于學生在體育活動中不能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也會使得個人體育權利受到侵犯。
4.1 完善體育權利的法律保護
目前,我國社會公民的體育權利缺乏法律法規的有效保護。因此,在完善體育立法工作中,應該明確指出我國社會公民享有參加體育活動的權利,以及國家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對公民體育權利給予保護,同時要出臺加強保護學生體育權利的法律條文。1995年,我國頒布了《體育法》,在保護社會公民體育權利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體育法》的出臺也受到了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對于學生體育權利的法律規定存在一定缺失,而社會公民在享有體育權利時應盡的義務也并不明確,權利與義務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不能過于強調權利而忽略了權利人的義務。體育作為國家公益性事業,政府和相關組織機構是確保社會公民體育權利的基礎。因此,《體育法》中要加強社會公民義務性規范法律條文的制定,同時進一步強調社會公民的體育權利。《體育法》中要有明確的法律條文維護包括學生在內的社會公民的體育權利,提出社會公民體育權利的基本概念,以及國家維護社會公民體育權利過程中必須執行的內容,使體育權利更加詳細化和法律化;《體育法》中對于社會公民的體育權利要做出明文規定,盡量構建全面完善的社會公民體育權利體系,使公民體育權利更加清晰化,具備良好的可操作性;《體育法》還應該建立完善的法律責任制度,對于侵犯社會公民體育權利的行為要采取有效的法律制裁手段,提高法律的執行力度,保障社會公民體育權利不受到侵犯。
4.2 提高體育權利法律監管力度
由于高校體育教學長期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以及對體育權利相關法律缺乏認識,學校和體育教師經常在無意間侵犯學生的體育權利,這是由于學校和體育教師對于權利的濫用造成的。目前,很多高職院校或多或少存在著“違法治教”的現象,例如,學校私自挪用專項體育資金用于其他學科項目的研究建設;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和器材在利用率較低的情況下經常挪作他用,造成體育設施的損壞,學校行政管理部門不能做到有效監督、及時發現,導致高校體育教學工作不能順利開展,學生的體育權利受到侵害。因此,必須進一步提高學生體育權利的法律監管力度,各級體育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工作的監督力度,及時發現問題、糾正錯誤,確保學生體育權利不受到侵害,促進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4.3 提高體育教學工作重視程度
為了促進《體育法》的有效落實,各級體育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體育法》的宣傳力度,高校要積極擴大各項法律法規的普及范圍。學校可以設置法制宣傳欄,制作學生體育權利相關的法律法規海報,在全校范圍內開展《體育法》的宣傳活動,營造體育法制校園氛圍,使每一名學生都能了解自身的體育權利和自己承擔的義務。同時,學校要及時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加強體育教學工作,使學生充分參與體育鍛煉活動,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還可以組織開展《體育法》培訓活動,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社會公民的體育權利和應盡義務。
高校要盡可能不斷提高體育教師業務素質水平,定期組織教師開展體育教學培訓活動,加快推進體育教學改革的實施,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維護自身體育權利的意識。同時,高校要嚴格執行教育管理部門的要求,使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發展個人興趣愛好,促進學生心理和身體健康全面發展。學生的體育權利應該得到國家法律法規的保護,高校應該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制定適合自身發展的體育教學管理制度,向學生宣傳體育權利與個人義務,不斷提高學生維護自身體育權利的意識。
綜上所述,高校體育教學作為學校體育工作的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體育教學工作包括體育課程教學、體育課外活動、開展校級運動會、組織體育競賽等。體育教學不但要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更要努力緩解學生的課業壓力,使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體育活動內容,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促進學生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的全面發展。因此,學校體育教學是教學改革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本文針對學生體育權利的情況進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全面了解了當前學生對個人體育權利的滿意度情況,提出了學生在獲得體育權利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給出了完善體育權利的法律保護、提高體育權利法律監管力度和提高體育教學工作重視程度的解決對策,有利于學校在體育教學工作中深入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改變對學生體育權利造成侵害的行為,培養學生逐漸形成維護個人體育權利的意識,學會運用國家法律法規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到侵害。
[1] 謝冬興.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權力沖突與再平衡模式構建[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2):92-96.
[2] 黃小民.我國核心權力人物文明體育素質淺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5):52-54.
[3] 劉美秀.“公民體育權力”視野下河南省城市學校體育場地社會開放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 貴州體育科技,2015(1):13-15.
[4] 郭洪波,孟欣欣.權力美學理念:一種立足于大眾體育文化立場的主導力量[J].體育與科學,2014(1):129-132.
[5] 楊雪,劉志民.體育、性別與權力:西方體育社會學中的女性文本研究[J].體育與科學,2014(5):21-25,43.
[6] 謝冬興.轉型期高校體育課程學生權力社會學審視[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5):104-108.
[7] 尹志華,毛麗紅,汪曉贊,季瀏,PhillipC.Ward.對話、規訓與權力:一個分析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三維框架[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2):100-104.
[8] 朱江華,崔德霞.我國體育行政權力陽光運行機制研究[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3(2):16-19.
[9] 陳煒.現代競技體育法制建構中的公權力配置[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45-49.
[10] 劉彥龍.福柯微觀權力論對體育教育的啟示[J].運動,2012(21):71-72.
Investigation on Sports Rights Protection of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NG Yue-feng
(PE Teachers' Office, Ningbo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Ningbo 315100, China)
College students' sports rights protection, is the key poi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ollege teaching reform work.Using literature material, questionnaire survey,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s, investigated on such as part of Zhejiang provinc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sports rights, studied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to make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ports workers recognize the right is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students, and also mak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sports rights is an important role of the individual, thus comprehensive maintenance students to accept the rights of the sports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ports teaching work.
college sports; sports teaching; student rights; fundamental interests
2017-01-09
王越鋒(1982-),男,浙江嵊州人,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高職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
1004-3624(2017)02-0091-04
G807.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