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超峰
專欄Column
物流新政重在落實
文/姜超峰
最近,國務院辦公廳頒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一共27條措施,給物流行業帶來重大利好。主要在降低物流行業制度性成本,改革我國物流管理體制等方面提出了多項政策。其中有的已經落地,有的還在研究之中。文件的重要性在于國務院堅決支持物流業發展的態度。
首先,《意見》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對超載超限治理、規范公路運輸執法行為、簡化審批程序、提高辦事效率等方面做了詳細規定。有望解決長期存在的部門政策不統一、行政執法隨意性大、亂罰款、貨運車輛年檢難等問題。事實證明,物流企業過去遇到的難點和障礙實際上是部門傳統制度的障礙。我們這樣大的國家,沒有制度的約束是不行的,各行其事必然造成混亂。但制度之間要協同,車輛管理、運營管理、駕駛員管理、海關管理、城市交通管理之間的制度要相互配合。《意見》要求結合增值稅立法,統籌研究統一物流各環節增值稅稅率。有望實現我們十年前提出的統一物流業稅率、降低物流業稅負的愿望。還要求做好收費公路通行費營改增相關工作,加強物流領域收費清理,包括港口、鐵路、公路的不合理收費或過高收費。利用車船購置稅等相關資金支持港口集疏運鐵路、公路建設。實施營改增以來的物流業實際稅負增加問題,最終有了可能的解決方案,我們期盼上述政策盡快落地。
其次,進一步明確了物流用地的政策。要求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中綜合考慮物流發展用地,統籌安排物流及配套公共服務設施用地選址和布局。更為重要的是,要求確保規劃和物流用地落實,禁止隨意變更。這就保證了物流設施的相對穩定,避免經常被城市驅趕的事件多次發生。還要求,對納入國家和省級示范的物流園區新增物流倉儲用地給予重點保障。鼓勵通過“先租后讓”、“租讓結合”等多種方式向物流企業供應土地。對利用工業企業舊廠房、倉庫和存量土地資源建設物流設施或提供物流服務,涉及原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或租賃的,經批準可采取協議方式辦理土地有償使用手續。要研究建立重點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用地審批綠色通道,提高審批效率。這里的要點是將物流用地納入城鄉規劃,國家和省級評定的物流園可優先保障用地,鼓勵使用存量資源發展物流,鼓勵租地建庫等,還要求政府部門加快辦理土地使用手續。但是土地政策是由地方政府執行的,如何讓政府把有限的土地出讓給物流企業,還要有一些具體的辦法。比如科學地確定物流用地的規模、數量、強度和效率。
第三,規范發展金融物流和物流金融。首先,對于物流企業發展中的資金需求,支持設立現代物流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其次,發揮物流企業的中介作用,發展供應鏈金融產品和融資服務方案。實際上,物流企業參與金融產品的活動是支持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保證。物流企業與實體企業的結合最為緊密,金融機構通過物流企業可以控制擔保貨物,從而增加借貸資金的安全性,是推行供應鏈管理、促進金融、物流、實體結合的最好手段。極為可惜的是,在上海的鋼貿事件爆發之后,有關部門錯誤地把板子打在金融物流業務上,有的部門甚至下文徹底禁止金融物流業務。事實證明,金融業的不良資產率不是由質押融資造成的,而是由管理制度、風控手段不完善、次級貸款增加、對實體企業認知不清造成的。
文件的內容很多,我只對上述三個方面談些個人之見。我們真正關心的是,這些政策如何落地。文件標題是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但實際是要建設新的物流管理體系。公路貨運車輛使用ETC、夜間通行高速路收費95折是解決不了多少物流成本高的問題,真正的解決方案是把物流當作一個整體的產業來對待,給予物流業應有的地位。那就是,物流業是基礎性戰略性產業,應在國家級規劃、土地、財政、金融、安全、城鄉國民經濟運行的層面高度重視和通盤考慮,從落實國家戰略的角度發展物流業。比如一帶一路戰略中,貿易與物流如何同時走出去,而不是貿易的單兵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