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建波
大力推進智能馬桶產業提升發展
□盧建波
椒江作為全國第一個智能馬桶蓋的誕生地,歷經20余年的堅守與創新,逐步發展成為國內產量最大、企業最多、潛力最大的智能馬桶產業集聚區。近年來,圍繞“智能馬桶看臺州”和百億級小鎮培育目標,椒江區高度重視智能馬桶產業提質增效,推動產業由“國內先進質量”向“國際領先質量”轉變,爭創全省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樣板區。
產業規模逐步形成。自1995年率先生產出全國第一款智能馬桶蓋,通過多年的積累,椒江智能馬桶產業已初具規模。目前擁有智能馬桶整機生產企業10家,2015年企業年產值5億元,2016年超過10億元,預計2017年可達20億元,每年以翻番的態勢增長,智能馬桶產銷量超100萬臺,約占全國總量的27%。
創新能力穩步提升。20多年來,椒江智能馬桶企業不斷進行產品的革新、技術的突破。創造了國內第一個智能坐便蓋、第一臺一體式智能馬桶、第一個無水箱智能馬桶等。星星便潔寶、怡和衛浴、特潔爾、澳帝等4家企業榮獲13項“沸騰杯”標桿大獎(2017年)。截至到2016年年底,椒江智能馬桶產品共有專利732件,其中發明專利231項,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家、省級研發中心2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3家。
區域品牌日益提高。率先獲得“中國智能馬桶產業質量提升示范區”“中國智能馬桶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級智能馬桶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國字號”榮譽。在智能馬桶行業榮獲第一個“浙江區域名牌”產品稱號。率先聯合國家質檢總局舉辦全國智能馬桶產品質量攻堅計劃啟動活動。星星便潔寶、怡和、維衛等3家企業的智能馬桶進入G20杭州峰會元首下榻賓館。維衛、特潔爾被評為2016年全國智能馬桶企業10強、十大智能衛浴品牌。
行業標準率先制定。星星便潔寶、怡和等企業率先參與起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并幫助業內9家企業建立標準化體系,其中有4家通過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A級驗收。星星便潔寶是省內唯一一家主導起草《衛生潔具智能坐便器》國家標準的企業,還主導起草“浙江制造”團體標準《T/ZZB 0147-2016智能坐便器》。
對標智能馬桶行業的國際先進企業、先進品牌、先進技術,椒江智能馬桶產業改造提升工作還存在以下痛點、難點:一是缺少行業領軍企業。目前智能馬桶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企業規模普遍在5億元以下,缺乏大企業的引領作用。二是缺少核心技術。加熱器、控制器、清洗器、電磁閥等核心零部件以外購、進口為主。三是缺少知名品牌。企業的營銷網點超千家,但仍停留在以建材市場為主,尚未進入家電市場,消費者認可度較高的大品牌還未形成。四是產品質量有待提升。產品質量抽檢合格率還有待提升,在質量和工業設計等方面與國外知名品牌還存在差距。
今后三年,椒江區智能馬桶產業將構建“1+5”產業改造提升計劃,即圍繞智能馬桶特色小鎮建設為核心,狠抓企業培育、產品創新、品質提升、“互聯網+”改造和要素保障等五大措施,確保產業改造提升取得實效。
著眼試點建設,創建智能馬桶特色小鎮。在離區政府直線距離3公里的核心區域規劃建設3平方公里的全國首個智能馬桶特色小鎮,核心建設區1.27平方公里,前期項目已經啟動。特色小鎮的建設將緊盯整機大項目,瞄準核心電子零部件,打造集聚研發設計、創新孵化、智能制造、創新體驗、工業旅游等“產、城、人、文、游”五位一體的智慧型智能馬桶小鎮。
著眼企業培育,引培一批知名領軍企業。一是推進企業股改上市。以培育企業上市為目標,對行業骨干企業全部實現股份制改造,抽調經信、金融等部門領導定人定企聯系包干。加大對企業股改上市的支持力度,制定股改、上市新政,對企業股改和上市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和1200萬元的獎勵。鼓勵大企業圍繞產業鏈開展并購重組,借助資本市場實現裂變發展,著力培育一批“三名”企業。
二是實施產業鏈招商引智。憑借椒江智能馬桶的先發優勢,瞄準國內家電行業龍頭企業,開展并購重組實現共享發展。依托產業鏈集群優勢,積極吸引國內外電機、電磁閥、電控等核心零部件企業入駐構建完整產業鏈條。建設智能馬桶工業大廈,集聚產品研發、工業設計、電子商務等生產性服務業總部經濟與產業共贏發展。
三是加速科技型企業培育。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省級研發機構培育庫”“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庫”等多種類型的企業數據庫,完善創新型企業—省級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的階梯式培育機制。組織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專題培訓,指導企業申報高企和各類科技項目。提高創新券的補貼額度和使用范圍,促進企業創新發展。加快工業地產開發,給予科技型企業購買和租賃工業地產專項補助。
著眼產品創新,強化行業創新引領能力。一是搭建行業研發中心。促進星星便潔寶、怡和等行業龍頭企業與浙江大學臺州研究院、長三角研究院臺州創新中心、臺州學院、浙江工業大學等市內外高校院所合作共建智能馬桶研究院,著力攻克電磁閥、噴嘴等核心技術以及缸體等新材料,研發生產具有社交化、個性化、功能復合化和數據終端特點的智能馬桶產品。
二是建設創新服務綜合體。聯合高校院所和企業共建眾創空間、孵化器、智能馬桶創新綜合體,促進產業孵化;集聚企業上云、智能制造、工業設計等關聯產業加速產業技術創新、業態創新、營銷模式創新;建設智能馬桶會展中心,舉辦全國、全球性產業論壇和展會,提高區域品牌影響力。集中創新設計、產學研合作創新、高端展銷會等相關公共資源。
三是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積極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引導企業不斷追求產品創新,贏取核心競爭能力。組建椒江民營企業家學院,著力提升智能馬桶企業家創新理念。加強對企業創建各級研發機構的輔導,組織申報各級技術研發中心。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增加對企業創建創新平臺、開發新產品等創新活動的補助。
著眼品質提升,構筑區域品牌行業地位。一是加快國家級智能馬桶質檢中心建設。以國家級智能馬桶產業質量提升示范區建設為契機,加快全國唯一的智能馬桶檢測中心建設,全面承擔國家智能馬桶檢測任務。依托質檢中心,加大對本地智能馬桶企業產品質量的監督指導,產品合格率達到90%以上,爭取形成智能馬桶的權威認證和區域地理標志。
二是加快形成智能馬桶國家標準體系。研究提出智能馬桶領域標準體系建設規則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修訂計劃項目,鼓勵支持行業龍頭骨干企業牽頭制定智能馬桶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規上智能馬桶蓋、智能馬桶整機生產企業采標率達到100%,通過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A級驗收的企業達到100%。
三是加快智能馬桶企業品牌提升。突出重點以區域品牌和企業品牌營造為導向擴大智能馬桶影響力。加大對企業自主品牌創建的扶持力度,給予企業廣告投入補貼,根據企業自主品牌占比給予分類補助,鼓勵企業爭創國內第一家智能馬桶上市企業。建設智能馬桶消費大數據分析中心,支持智能馬桶企業與騰訊家居等聯合發布年度智能馬桶消費趨勢白皮書、品牌活躍度地圖。
著眼“互聯網+”,創新智能馬桶商業模式。一是開展智能制造試點。促進“個性化定制+智能化制造+網絡化營銷”協同創新,推進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和供應鏈管理等關鍵環節的柔性化改造。在關鍵環節和關鍵工序推進智能制造單元、裝備智能化升級、工藝流程改造、基礎數據共享;鼓勵發展智能制造中介機構,推廣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工業機器人等技術,為企業智能制造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二是開啟互聯網營銷模式。支持大型企業成立電子商務事業部,建設集產品推廣、品牌營銷等于一體的電商平臺。支持行業協會、電子商務平臺等聯合組建行業性電商平臺、品牌集合店等,給中小企業提供新型營銷渠道。創新“線下體驗+線上購物+全程服務”的電商O2O營銷模式,實現線上、線下的多渠道聯動及共融共贏。
著眼要素保障,完善智能馬桶發展環境。一是強化組織保障。成立由區主要領導任組長的臺州智能馬桶特色小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并設立建設指揮部,統籌智能馬桶產業改造提升和小鎮建設工作。出臺智能馬桶產業扶持政策、小鎮招商政策,給予智能馬桶產業改造提升全方位支持。
二是強化用地保障。在市區核心區塊規劃3平方公里的小鎮建設用地,全力保障核心區塊建設用地,推進小鎮區域非相關企業的空間騰換;創新工業地產開發模式,解決專精特新的關鍵配套企業入駐等問題,同時對用電、用水、排污等指標予以重點保障。
三是強化人才保障。依托椒江人才科技產業園,加快建設臺州市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落實《臺州人才新政三十條》。以“千人計劃”和“500精英計劃”為抓手,加快引進智能馬桶高端人才、團隊和創業項目。對引進領軍型創業創新團隊,按項目類別最高給予1億元的獎勵,入選省級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再給予1∶1配套資助;對引進的高精尖人才、國千、省千人才給予最高800萬元的獎勵。
四是強化資金保障。設立智能馬桶產業扶持資金,在企業技術改造、品牌運營、股改上市等方面給予全方位的大力度支持。組建智能馬桶產業投資基金,以市場化的形式借助資本市場助推產業發展。
作者為椒江區副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