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徐幸
堅持穩中求進奮力開創農經工作新局面
□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徐幸
農經工作的“穩中求進”,就是要通過強化基礎補短板,夯實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硬環境;要通過深化改革激活力,增添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動能;要通過推進融合促拓展,培育農村一二三產業聯動發展的新業態;要通過科技進步推創新,提升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質效新水平
2017年是加快實施“十三五”規劃、深化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一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穩中求進”,“穩”是前提、是基礎,“進”是目標、是要求。只有確保“穩”,才能有序“進”;只有不斷“進”,才能鞏固“穩”。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前召開的政治局常委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進一步做好“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堅持發展新理念,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提高農業綜合效益,促進農民增收,繼續為全局發展作出新貢獻。發改農經要圍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按照“穩中求進”總基調,緊盯形勢,緊扣大局,同時結合發改職能,聯系各地實際,有重點地開展工作。
農經工作的“穩中求進”,就是要通過強化基礎補短板,夯實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硬環境;要通過深化改革激活力,增添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動能;要通過推進融合促拓展,培育農村一二三產業聯動發展的新業態;要通過科技進步推創新,提升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質效新水平。
浙江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穩”有相當好的基礎,但新階段、新常態下也有許多新矛盾、新問題,需要深入研究、及時化解;“進”有非常好的發展勢頭,但按照“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要求,也還有許多方面需要作出新的探索。
發改工作的核心任務是規劃、項目、改革,規劃是龍頭、項目是抓手、改革是推力。
規劃是龍頭,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從縱向看,規劃具有前瞻性、方向性、目標性;從橫向看,規劃具有宏觀性、綜合性、整體性;從效力看,規劃既有指導性,在許多方面還具有剛性約束。抓好規劃是發改部門的首要職責。
前一階段,規劃工作的重點主要是調研、編制、審核、印發。農口“十三五”規劃列入省政府目錄的有14項,目前已經全部印發,其中省發改委牽頭的有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治理兩項規劃。除此以外,還有一批沒有列入目錄、由部門牽頭或者與發改委會簽印發的專項規劃也已陸續出臺。當前的重點是抓好落實工作。要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規劃要宣傳。特別是發改委系統為主組織編制的規劃,包括一些政策性文件,要通過各種形式加強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規劃的內容和目標任務、了解哪些工作是發改委主抓的。通過宣傳,也可以增強自身對規劃制訂、規劃實施的責任感與緊迫感。
規劃要細化。要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細化制訂實施計劃,包括三年滾動計劃、年度計劃和項目推進的工作計劃,如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全省重大項目“411”、重大項目前期攻堅、重點建設項目、治水攻堅重大項目等項目的儲備、更新、計劃編制,通過年度和專項計劃的制訂和實施,強化規劃的執行力、操作性,確保政策配套、舉措到位、項目落地。
規劃要跟蹤。要建立規劃、計劃執行情況的年度或階段性的形勢分析會制度,對規劃確定的重大事項、重點任務、重要指標完成情況,要有動態監測、通報考核。規劃中期要組織評估,對下步實施提出相關意見和建議。
項目工作是發改部門的重要工作抓手。農經領域口子多、項目雜、規模不一、規范化管理差異大。要著重抓好以下幾個關鍵點:
抓住水利建設這個中心。水利是全省“五水共治”的重中之重、城鄉防洪保供的重要基礎、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的重要保障,也是農口項目最多、大項目最集中的領域。省委、省政府已作出決策,把“五水共治”重點從前三年的污染治理為主轉移到以防洪排澇為重。就發改系統來說,當前的重點是要全力抓好“治水攻堅”重大項目三年建設計劃的組織實施,以此更好地發揮發改部門在“五水共治”項目建設方面的統籌協調作用。通過這項計劃的全面實施,盡快形成“洪能防沖、澇能快排、旱能保供、有水皆清、靠江皆美”這樣一種排蓄結合、安全可靠、生態優美、具有浙江特色的現代化水利格局。2017年是“治水攻堅”計劃實施的關鍵年,各市要會同有關部門切實做好項目實施工作,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倒排時間、掛圖作戰。要千方百計、及時協調解決計劃實施和項目建設工程中的重大問題。
抓住項目前期這個關鍵。項目工作貴在一個“早”字,重在一個“實”字。項目前期早謀劃、早儲備,方案研究和項目設計做深、做實,既關系到項目本身是否科學合理,同時也關系到項目能不能早批、早建,能不能盡早形成有效投資,能不能及時享受政策支持。從以往情況看,部分農口項目的前期工作還比較弱,有些領域項目儲備不多。這要求項目前期工作一定要謀早、謀實、謀深,政策處理一定要依法依規、按章辦事。
抓住中央投資這個重點。近幾年,浙江省每年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約15億元左右,大頭是水利。專項建設基金前7批總共已達81億元。在中央資金爭取方面,重點是項目準備,同時也要積極匯報爭取,多匯報、多對接,效果一定好于坐等客來。在項目建設實施方面,農口項目總體正常,但也有資金沉淀較多、較長問題,亟需加強指導協調和督促檢查。
要抓住綜合管理這塊短板。近年來,無論是國家和省里,對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基金、全省重大項目的實施環節和資金使用,都大大加強了檢查、稽察、審計力度,建設進度按月調度。農經處作為農口投資的綜合處室,要進一步改進與加強對農口項目的綜合、規范、精細化管理,切實做到計劃一個本子、投資一本帳、項目一個庫、統計一個口徑、考核一把尺。
當前的重點,就是要加快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這是培育農業產業新業態、打造農村經濟新動能、開拓農民增收致富新渠道的有力抓手。“一產”強、“二產”精、“三產”活,關鍵在于“融合”。加快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其實質內涵就是要把農業產業化的特有規律與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市場化的共有規律有機結合起來,通過融合發展,積極引入新的發展理念、新的業態、新的經營主體、新的社會資本、新的管理方式和技術手段,進一步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農村建設水平和農民收入水平。
《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已經印發。加快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要強化落實。要抓緊制訂具體的推進計劃,特別是發改部門的牽頭責任和分工任務,進一步細化、具體化。二要抓好試點。按照國家發改委等七部委工作要求,余杭、德清、安吉、武義、仙居等地正在開展試點,要按照部署要求、結合各地實際,積極開展多樣化的創新探索,不僅是產業融合,更重要的是要推動要素融合、資產融合、技術融合、利益融合等等。與此同時,要組織開展省內多層級、多類型的試點,以點帶面,更好地推動全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蓬勃發展。三要研究政策。繼續積極爭取國家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建設基金等相關政策支持。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和落實具體的支持政策,會同有關部門積極研究和謀劃建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基金。四要加大宣傳。加大對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宣傳,及時總結和宣傳省內的試點實踐與成功案例,更廣泛地吸引社會各類主體關注、參與農村產業融合發展。
做好發改農經工作,要更加注重加強協調聯動和隊伍建設。
加強協調聯動,重在加強上下、橫向和外部三個方面的協調聯動。一要加強上下聯動,在依法依規、符合程序的前提下,國家、省、市、縣各級發改農經口的文件辦理、項目審批、信息報送、日常事務等方面,要建立全天候綠色通道。二要加強橫向協調,農經工作面廣、量大、事雜,要進一步加強與農口各行業部門的協調與配合,主動溝通信息、會商情況,形成工作合力。三要加強“外腦”借用,農經工作一定要建立自己的智囊團、專家庫,充分發揮科研院校在規劃編制、課題研究方面的作用,進一步增強各項工作的前瞻性、科學性、創新性。
加強系統建設,重在強化制度建設、業務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一要強化制度建設。要確保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進,制度建設是前提。既包括內部制度建設,也包括與相關部門積極溝通,對相關領域的政策規定進行梳理,共同加快制度改革與制度創新。二要強化業務建設。現在各市農經工作在機構設置、人員編制等配備方面普遍較弱,這樣的狀態難以適應農經工作系統化、精細化管理的新要求。要積極爭取把農經處室的力量配備得更壯大一些、更專業一些。三要加強培訓工作,針對各市農經工作在機構設置、人員編制等配備方面普遍較弱的情況,有計劃地組織培訓班,使從事農經工作的同志盡快適應新任務和新要求。
*本文根據徐幸副主任2016年12月22日在全省發改農經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改編,有刪節。